念奴娇(淮上雪)

作者:王以宁 朝代:宋代

念奴娇(淮上雪)原文

天工何意,碎琼珰玉佩,书空千尺。
箬笠蓑衫扁舟下,淮口烟林如织。
飞观嶙峋,子亭突兀,影浸澄淮碧。
纶巾鹤氅,是谁独笑携策。
遥想易水燕山,有人方醉赏,六花如席。
云重天低酣歌罢,胆壮乾坤犹窄。
射雉归来,铁鳞十万,踏碎千山白。
紫箫声断,唤回春满南陌。

诗词问答

问:念奴娇(淮上雪)的作者是谁?答:王以宁
问:念奴娇(淮上雪)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念奴娇(淮上雪)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以宁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以宁名句大全

王以宁念奴娇(淮上雪)书法欣赏

王以宁念奴娇(淮上雪)书法作品欣赏
念奴娇(淮上雪)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天工

天然形成的高超技艺

何意

(1).为什么,何故。 宋玉 《神女赋》:“晡夕之后,精神怳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 整 闻声仍打 逡 , 范 唤问:‘何意打我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 瑯瑘王 ﹞遂大怒,询曰:‘至尊已有,我何意无?’”

(2).岂料;不意。《后汉书·申屠蟠传》:“ 蟠 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为可与言也,何意乃相拘教乐贵之徒邪?’”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自谓可终始相保,并骋材力,效节明主,何意数年之閒,死丧略尽。”《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数十餘年,深蒙 秋公 珍重护惜,何意驀遭狂奴,俗气薰炽,毒手摧残。” 清 顾炎武 《王征君潢具舟小坐栅洪桥下》诗:“何意多同心,合沓来诸方?”

碎琼

玉屑。 元 张宪 《听雪斋》诗:“万籟入沉冥,坐深窗户明;微於疎竹上,时作碎琼声。”

玉佩

古人佩挂的玉制装饰品

书空

(1).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余遂请 齐公 书於纸。乃凭槛书空,凝思默虑。” 清 黄遵宪 《续怀人》诗:“只恨书空作 唐 字,独无炼石补天词。” 傅尃 《避地》诗之二:“那意书空成咤怪,转因避地得偷閒。”参见“ 书空咄咄 ”。

(2).雁在空中成列而飞,其行如字,故称。 宋 赵师侠 《菩萨蛮·舂陵迎阳亭》词:“残角起江城,书空征雁横。”

千尺

极言其深、高、长。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 南山 。”

箬笠

用箬竹叶及篾编成的宽边帽。《红楼梦》第四五回:“ 宝玉 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 许杰 《邻居》四:“在风雨潇潇中,他拿着一支钝凿,没有箬笠,更没有蓑衣,出着头,在雨下淋到酒店。”

扁舟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烟林

烟雾笼罩的树林。 唐 刘禹锡 《和窦中丞晚入容江作》:“莎岸见长亭,烟林隔丽譙。” 元 王恽 《枯木寒鸦》诗:“锦鳩呼雨烟林外,红杏香中过一生。”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气象萧疏,烟林清旷。” 况周颐 《水龙吟》词:“出帘櫳试望,半珪残月,更堪在、烟林外!”

飞观

高耸的宫阙。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阳榭外望,高楼飞观。”《文选·曹植<杂诗>之六》:“飞观百餘尺,临牗御櫺轩。” 李善 注引《尔雅》:“观,谓之闕。” 李周翰 注:“观,楼也。” 宋 柳永 《仙吕宫·倾杯乐》词:“连云复道凌飞观。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蒨。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閬苑。”

嶙峋

(1) 形容山石峻峭、重叠

岭巆嶙峋,洞无涯兮。——《汉书·扬雄传》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司空图《诗品》

怪石嶙峋

(2) 形容人消瘦或刚直有骨气

瘦骨嶙峋

子亭

小亭。 唐 李庾 《西都赋》:“建子亭於屏外,设兰錡於廡下。”《新唐书·柳公权传》:“尝夜召对子亭,烛穷而语未尽,宫人以蜡液濡纸继之。” 清 方以智 《通雅·宫室》:“子亭谓别立小亭也。《李白传》 玄宗 坐沉香子亭,以沉香为子亭。”

突兀

(1) 突然变化的

平原过去了,面前山峦世界突兀而起

(2) 高耸的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突兀而已。——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苍然突兀。——明· 顾炎武《复庵记》

突兀的山石

(3) 突然

事情来得这么突兀,使她不知所措

(4) 出乎意料

纶巾

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又名诸葛巾

鹤氅

(1).鸟羽制成的裘。用作外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企羡》:“ 孟昶 未达时,家在 京口 ,尝见 王恭 乘高舆,被鹤氅裘。”

(2).泛指一般外套。 宋 陆游 《八月九日晚赋》:“薄晚悠然下草堂,纶巾鹤氅弄秋光。”《红楼梦》第四九回:“﹝ 黛玉 ﹞罩了一件大红羽縐面白狐狸皮的鹤氅。”

(3).道袍。《新五代史·唐臣传·卢程》:“ 程 戴华阳巾,衣鹤氅,据几决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家僮开了竹箱,把我买下的箬笠、芒鞋、萝绦、鹤氅,替俺换了。” 王季思 等注:“藤萝做的绦,鹤羽做的袍,都是道士的服装。”

独笑

独自喜笑;自乐。《汉书·张敞传》:“ 敞 身被重劾,及使者至,妻子家室皆泣惶惧,而 敞 独笑曰:‘……此天子欲用我也。’”《北史·房彦谦传》:“﹝ 谦 ﹞尝从容独笑,顾谓其子 玄龄 曰:‘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於清白耳。’” 唐 李白 《九日》诗:“窥觴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清 王履亨 《自戏》诗:“睡起莞然成独笑,分明兴味少年郎。”

遥想

回想很久以前的事

遥想当年

易水

(1).水名。在 河北省 西部。源出 易县 境,入 南拒马河 。 荆轲 入 秦 行刺 秦王 , 燕太子 丹 饯别于此。《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 易水 寒,壮士一去兮不復还。” 北周 王褒 《 * 》诗:“萧萧 易水 生波, 燕 赵 佳人自多。” 唐 李白 《留别于逖游塞垣》诗:“耻作 易水 别,临歧泪滂沱。” 明 何景明 《易水行》:“寒风夕吹 易水 波, 渐离 击筑 荆卿 歌。”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独不思该犯身伏国法,死有餘辜。何至如低徊 易水 ,凭吊 夷门 ,竟足令过客欷歔,途人感泣。”

(2).以指代 荆轲 。 清 吴伟业 《又咏古》之五:“古来有烈士, 軹里 与 易水 。”

(3).指《易水歌》。 姚华 《论文后编》:“后别为一体,《易水》、《虞兮》、《大风》诸作,为后倡矣。”参见“ 易水歌 ”。参阅《战国策·燕策三》。

燕山

中国河北省北部山脉。西起八达岭,东到山海关,主峰雾灵山2116米。著名的明朝万里长城在河北省、北京市部分即沿其山脊而筑

人方

古族名。即 夷方 。人,通“ 夷 ”。 殷 代分布在今 山东 一带。 帝乙 、 帝辛 时曾多次抗 殷 ,后为 殷 所并。参阅《殷虚书契前编》。

六花

(1).雪花。雪花结晶六瓣,故名。 唐 贾岛 《寄令狐綯相公》诗:“自著衣偏暖,谁忧雪六花。” 宋 楼钥 《谢林景思和韵》:“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牀醉不知。”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我则见舞飘飘的六花飞,更那堪这昏惨惨的兀那彤云靄。” 清 纳兰性德 《清平乐》:“六花斜扑疎帘,地衣红锦轻霑。”

(2).阵名。 宋 高似孙 《子略·风后握奇经·兵体》:“诸儒多称 诸葛武侯 八阵, 唐 李衞公 六花,皆出乎此。”参见“ 六花阵 ”。

重天

犹高天。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雕鐫备勒,飞禽走兽之奇;藻绘争开,复地重天之变。” 前蜀 贯休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诗:“百千民拥听经座,始见重天社稷才。”

酣歌

尽兴歌唱

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清· 方苞《狱中杂记》

胆壮

胆子大,有勇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此刻听了他这两句话,越发胆壮得意,以为自己平日的威福足以慑服人。” 鲁迅 《彷徨·长明灯》:“他们一走近,孩子们似乎也都胆壮,围近去了。” 姚雪垠 《长夜》二:“看见弟弟的勇敢和镇静, 芹生 也跟着胆壮起来。”

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射雉

(1).射猎野鸡。古代的一种田猎活动。《易·旅》:“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三国志·魏志·辛毗传》:“﹝ 辛毗 ﹞尝从帝射雉。”

(2). 魏 晋 以后多以射雉为戏。 晋 潘岳 有《射雉赋》。 唐 陈子良 《游侠篇》:“东郊鬭鸡罢, 南皮 射雉归。” 宋 陆游 《怀成都十韵》:“鬭鸡南市各分明,射雉西郊常命中。”

(3).指 春秋 时 贾大夫 以射雉博取其妻言笑的故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 贾大夫 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 贾大夫 曰:‘才之不可以已。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后遂以“射雉”为因才艺博得妻室欢心的典故。 宋 苏轼 《和梅户曹会猎铁沟》:“不向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西湖二集·文昌司怜才慢注禄籍》:“从来女子多皮相,一笑须从射雉回。” 清 方文 《甘泉山展墓》诗:“西风空有椎牛恨,北闕曾无射雉缘。”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十万

数目。一百个千。用以形容数量极多。《孟子·公孙丑下》:“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欲富乎?” 唐 杜甫 《渔阳》诗:“繫书请问 燕 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宋 陆游 《好事近》词:“驱退睡魔十万,有双龙苍璧。” 陈毅 《梅岭三章》诗之一:“此去泉臺招旧部,旌旗十万斩 阎罗 。”

千山

(1).极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千山鸟飞絶,万逕人踪灭。” 宋 王安石 《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2).山名。在今 辽宁省 西南部,为 长白山 的支脉。上有 月芽 、 钵盂 、 笔架 等十余峰。奇峰迭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

春满

春浓;春意弥漫。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宫室》:“翫奇花之春满,摘甘实於夏成。” 唐 张说 《奉酬韦祭酒》诗:“春满汀色媚,景斜嵐气侵。”

南陌

南面的道路。 南朝 梁 沉约 《鼓吹曲同诸公赋·临高台》:“所思竟何在, 洛阳 南陌头。” 唐 沉佺期 《李舍人山园送庞邵》诗:“东邻借山水,南陌驻驂騑。” 清 宋琬 《舟中怀米吉土作长歌寄之》:“西郊芳草梨花岸,南陌春风明月轮。”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