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元之相公二首·其一

作者:毕仲游 朝代:宋代

挽王元之相公二首·其一原文

门风清可尚,有道付陶甄。

旧载传家榜,新承顾命篇。

遗文星转斗,定策日升天。

东府功名地,安居十五年。

诗词问答

问:挽王元之相公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毕仲游
问:挽王元之相公二首·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挽王元之相公二首·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毕仲游的名句有哪些?答:毕仲游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参考注释

门风

旧指某一家、某一族或某一流派世代相传的言行准则和风气

笃学修行,不坠门风。——《颜氏家训·风操》

有道

(1) 有德有才或通达事理

(2) 指政治清明,有德政

就有道而正也。——清· 刘开《问说》

有道之士。——《吕氏春秋·察今》

陶甄

(1).比喻陶冶、教化。《文选·张华<女史箴>》:“茫茫造化,二仪既分。散气流形,既陶既甄。” 李善 注:“ 如淳 曰:陶人作瓦器谓之甄。”《晋书·乐志上》:“弘济区夏,陶甄万方。” 唐 薛逢 《送西川杜司空赴镇》诗:“莫遣洪鑪旷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禄微坚砥礪,俗野急陶甄。”

(2).比喻造化,自然界。 宋 苏轼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诗:“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履中。”

(3).比喻君王。 五代 齐己 《送司空学士赴京》诗:“重謁往年金牓主,便将才术佐陶甄。” 明 薛蕙 《送杨石斋》诗:“累朝瞻翊戴,四海忆陶甄。”

(4).指权位或掌握权位的人。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二游诗·徐诗》:“君抱王佐图,纵步凌陶甄。” 宋 王禹偁 《献仆射相公》诗之二:“五年黄阁掌陶甄,忧国翻成两鬢斑。”

(5).烧制陶器。《明史·职官志一》:“凡陶甄之事,有岁供,有暂供,有停减,籍其数,会其人,毋轻毁以费民。”

传家

(1).传家事于子孙。《后汉书·郑玄传》:“入此岁来,已七十矣。宿素衰落,仍有失误,案之礼典,便合传家。” 李贤 注:“传家谓家事任子孙也。《曲礼》曰:‘七十老而传。’”

(2).传给子孙或子孙世代相传。 宋 苏轼 《再和许朝奉》诗:“传家有衣鉢,断狱尽《春秋》。” 清 吴伟业 《赠张以韬来鹤》诗:“草圣传家久著闻,斗看孤鹤下层云。” 老舍 《茶馆》第一幕:“东西真地道,传家的玩艺。”

顾命

顾虑性命

奋不顾命

文星

星名。即文昌星,又名文曲星。相传文曲星主文才,后亦指有文才的人。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词海跳波涌,文星拂坐悬。” 唐 裴说 《怀素台歌》:“ 杜甫 、 李白 与 怀素 ,文星酒星草书星。” 宋 杨无咎 《南歌子》词之四:“直教笔底有文星,欲状此时情,若为成。”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祝胡东樵寿》:‘人指所居为福地,天留此老应文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两江月旦归名士,又报文星入座来。”参见“ 文昌 ”。

转斗

(1).投放诉讼状子的箱子。 清 李渔 《比目鱼·肥遯》:“莫説我做官的人,离了职守,无拘无束,竟与神仙一般,就是做管家的,离了转斗,也便放心乐意,做起醉汉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宅门告示》:“如吏书传送僉套或紧急文稿,许击梆,从转斗内投进。”

(2).转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楚 人起 彭城 ,转鬭逐北,至於 滎阳 ,乘利席卷,威震天下。” 唐 高适 《塞上》诗:“转鬭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清 曾国藩 《金陵军营官绅昭忠祠记》:“孤 * 鬭,累月不归。”

定策

(1).亦作“ 定册 ”。古时尊立天子,书其事于简策,以告宗庙,因称大臣等谋立天子为“定策”。《汉书·韩王信传》:“﹝ 韩增 ﹞与大将军 霍光 定策立 宣帝 ,益封千户。”《汉书·赵充国传》:“与大将军 霍光 定册尊立 宣帝 ,封 营平侯 。”《旧唐书·韦嗣立传》:“以定册尊立 睿宗 之功,赐实封一百户。”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李泌 曰:‘赖陛下语臣,使 杨素 、 许敬宗 、 李林甫 之徒承此旨,已就 舒王 图定策之功矣。’” 明 李贽 《读史汇·杨廷和》:“余又怪其不能以事 康陵 者而事 永陵 也,岂其真挟定册之功,或恃 世宗 仁圣,终能听己也耶?”《清史稿·后妃传·孝钦显皇后》:“ 穆宗 崩,太后定策立 德宗 。”

(2).决定方略或策略。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运筹 固陵 ,定策东袭。”《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庚午,帝还 越州 ,遂定策航海,乃移 四明 。”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俄罗斯事辑》:“二十一年,定策屯田。”

(3).既定的政策方略。 晋 陆机 《辩亡论》下:“借使中才守之以道,善人御之有术,敦率遗典,勤民谨政,循定策,守常险,则可以长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升天

上升到天界; 指死亡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东府

(1). 东晋 、 南朝 都 建业 时丞相兼领 扬州 刺史的治所。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内。《文选·谢惠连<祭古冢文>》:“ 东府 掘城北壍,入丈餘,得古冢。” 李善 注引《丹阳记》:“ 东府城 ,西则 简文 会稽王 时第,东则 孝文 王道子 府。 道子 领 扬州 ,仍住先舍,故俗称 东府 。”《宋书·武帝纪上》:“公还 东府 ,大治水军。”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一:“ 东府 旧基留佛刹,《后庭》餘唱落船窗。” 元 戴良 《送钦上人》诗:“铁瓮缘 江 即 东府 ,璚花隔岸是 扬州 。”

(2). 唐 宋 时指丞相府。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 高祖 勋逾黜 夏 ,业擅勘 黎 ,置酒醴於南宫,扬旌旆於东府。”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六:“ 永年 ( 王永年 )知 叔皮 ( 赵叔皮 )尝於上元夜微步游閭里,乃夜叩东府门告变云: 叔皮 乃弟 叔敖 私诣卜者,为已有天命,谋作乱。” 宋 陆游 《投梁参政》诗:“回首长安城,未忍便万里。袖诗叩东府,再拜求望履。”

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安居

安稳地生活;定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