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涧歇近(中吕调)

作者:柳永 朝代:宋代

过涧歇近(中吕调)原文

淮楚。旷望极,千里火云烧空,尽日西郊无雨。厌行旅。数幅轻帆旋落,舣棹蒹葭浦。避畏景,两两舟人夜深语。
此际争可,便恁奔名竞利去。九衢尘里,衣冠冒炎暑。回首江乡,月观风亭,水边石上,幸有散发披襟处。

诗词问答

问:过涧歇近(中吕调)的作者是谁?答:柳永
问:过涧歇近(中吕调)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柳永的名句有哪些?答:柳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旷望

极目眺望,远望。《文选·谢朓<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诗》:“结构何迢遰,旷望极高深。” 李善 注引《广雅》:“旷,远也。” 吕延济 注:“言远尽见高深也。” 唐 李白 《送魏万还王屋》诗:“岧嶤四荒外,旷望羣川会。” 元 赵孟頫 《东郊》诗:“旷望得所怀,欣然消我忧。”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火云

红云。多指炎夏。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蕤宾五月》:“冻雨洗梅树之中,火云烧桂林之上。” 唐 杜甫 《贻华阳柳少府》诗:“火云洗月露,絶壁上朝暾。” 仇兆鳌 注:“火云,朝霞也。” 明 刘基 《过闽关》诗之九:“岭上高秋生火云,狂雷送雨忽纷纷。” 郭沫若 《骆驼》诗:“看呵,璀璨的火云已在天际弥漫。”

烧空

映红天空。 宋 孙光宪 《河传》词:“如花殿脚三千女,争云雨,何处留人住?锦帆风,烟际红,烧空,魂迷大业中。” 宋 苏轼 《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嘉祐僧舍作诗记之》:“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佛桑。”

尽日

(1).犹终日,整天。《淮南子·氾论训》:“尽日极虑而无益於治,劳形竭智而无补於主。” 唐 郑璧 《奉和陆鲁望白菊》:“终朝疑笑 梁王 雪,尽日慵飞 蜀帝 魂。”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六:“尽日不逢人,终年无啟关。”

(2).指农历月末最后一天。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大尽小尽》:“月满三十日为大尽,少一日为小尽,月之尽日犹年之除夜也。”

终日,整天。 明 陈子龙 《南乡子》词:“儘日对红颜,画阑深深半掩关。”

行旅

远行的人;往来的旅客

远近开通行旅,士农工商照旧生业。——《石点头》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孟子·梁惠王上》

轻帆

亦作“ 轻颿 ”。指小舟,轻舟。 唐 王昌龄 《送窦七》诗:“ 鄂 渚轻帆须早发, 江 边明月为君留。” 宋 柳永 《过涧歇近》词:“数幅轻帆旋落,艤棹蒹葭浦。” 清 周亮工 《舟中载马》诗:“轻颿载駃騠,夹岸草萋萋。” 蔡有守 《清明后一日訒生将赴日本同人祖饯于珠江画舫即席用子匋韵》:“东鯷烟雨轻帆卸,可是樱花尚未残。”

蒹葭

(1).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韩诗外传》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攀由鸿鵠,倚是蒹葭。”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我虽是蒹葭,现开著玉树花,难道他乌纱就没个穷葛瓜。”参见“ 蒹葭玉树 ”。

(2).《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 胡惠生 《题亚子分湖归隐图》诗:“无限蒹葭意,殷勤对此图。”

畏景

(1).夏天的太阳。 唐 刘言史 《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诗:“曲池煎畏景,高阁絶微飈。” 唐 刘得仁 《和郑校书夏日游郑泉》:“太虚悬畏景,古木蔽清阴。” 宋 文天祥 《七月二日大雨歌》:“积阴緜五旬,畏景淡无光。”

(2).指夏天。 唐 白居易 《旱热》诗之二:“持此聊过日,焉知畏景长。” 宋 柳永 《郭郎儿近拍》词:“新霽,畏景天气,薰风帘幕无人,永昼厌厌如度岁。” 金 元好问 《同白兄赋瓶中玉簪》诗:“畏景众芳歇,仙葩此夷犹。”参见“ 畏日 ”。

(3).比喻艰难的处境。 宋 梅尧臣 《范景仁紫微见过亦谒不遇道上逢之》诗:“朝游 翔凤池 ,暮直中书省。无由见颜色,况乃当畏景。”

两两

(1).成双成对。《史记·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既通宫闈,无容静默,两两相对,俱有损伤。” 宋 梅尧臣 《送石昌言舍人还蜀拜扫》诗:“舍人亦与泰阶近,两两联裾如雁行。” 元 张可久 《小梁州·郊行即事》曲:“小桥流水落红香,两两鸳鸯。”

(2).犹言稀稀落落。 宋 王安石 《次韵王禹玉平戎庆捷》:“天子坐筹星两两,将军归佩印累累。” 明 张五山 《驻马听·秋游莫愁湖因过陈荩卿看菊》曲:“粧点秋光,黄叶丹枫飘两两;轻摇兰桨,沙鸥汀鷺起双双。”

舟人

船夫。《诗·小雅·大东》:“舟人之子,熊羆是裘。” 毛 传:“舟人,舟楫之人。” 晋 木华 《海赋》:“於是舟人渔子,徂南极东。” 唐 郑谷 《舟行》诗:“九派迢迢九月残,舟人相语且相宽。”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二月十四日》:“岭头积雪未消,舟人谓春夏之间,花放满山,香闻百里,诚胜境也。”

深语

犹深谈。谓布诚相谈。《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 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 子楚 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 唐 周贺 《春喜友人至山舍》诗:“更欲留深语,重城暮色催。” 宋 叶适 《周君南仲墓志铭》:“老校小吏,引坐深语,所知往往非人所能知也。”

此际

此时,这时候。 宋 秦观 《满庭芳》词:“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生平絶少皱眉时,此际偏教愁絶。” 清 陈天华 《猛回头》:“我们到了那个时节,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还有什么好处呢!咱家想到此际,把做官的念头丢了,只想把我们的同种救出苦海。”

争可

怎可。 宋 柳永 《过涧歇近》词:“此际争可,便恁奔名竞利去。”

九衢尘

大道上的尘土。借指烦扰的尘世。 唐 陆龟蒙 《渔具·篛笠》诗:“不识九衢尘,终年居下泂。” 前蜀 杜光庭 《思山咏》:“因卖丹砂下白云,鹿裘惟惹九衢尘。” 宋 王禹偁 《马上偶作寄韩德纯道士》诗:“又抛三洞趣,来入九衢尘。”

冠冒

盖过,居首位。《三国志·蜀志·秦宓传》:“观 严 文章,冠冒天下。”

炎暑

炎热的夏天;夏天之酷热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江乡

多江河的地方。多指 江 南水乡。 唐 孟浩然 《晚春卧病寄张八》诗:“念我生平好,江乡远从政。”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展 海子 直抵西城 中山王 冢,悉为稻田,引 新河 水注之,清波瀰漫数里,颇类江乡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乍暖风烟满江乡,花裡行厨携着玉缸。”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兰橈鼓动,旌旗荡漾,颇有江乡竞渡之意。”

观风

替人守望,以便报告

派小王去观风

幸有

本有;正有。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三:“ 杜曲 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宋 贺铸 《望湘人》词:“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散发披襟

蓬松着头发,敞开衣襟。形容不修边幅的的悠闲神态。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