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荷李常侍过郊居

作者:熊孺登 朝代:唐代

至日荷李常侍过郊居原文

贱子守柴荆,谁人记姓名。
风云千骑降,草木一阳生。
礼异江河动,欢殊里巷惊。
称觞容侍坐,看竹许同行。
遇觉沧溟浅,恩疑太岳轻。
尽搜天地物,无谕此时情。

诗词问答

问:至日荷李常侍过郊居的作者是谁?答:熊孺登
问:至日荷李常侍过郊居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至日荷李常侍过郊居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熊孺登的名句有哪些?答:熊孺登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476-1

参考注释

贱子

谦称自己。《汉书·游侠传·楼护》:“时请召宾客, 邑 居樽下,称‘贱子上寿’。”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柳亚子 《 * 先生六十寿诗》:“贱子倾心久,神交许我狂。”

柴荆

(1).做柴用的小木。 唐 杜甫 《晨雨》诗:“暂起柴荆色,轻霑鸟兽羣。” 仇兆鳌 注:“柴荆,小木。”一本作“ 紫荆 ”。 清 方文 《穷冬六咏·无薪》:“依人斩蒿艾,无处拾柴荆。”

(2).指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 唐 白居易 《秋游原上》诗:“清晨起巾櫛,徐步出柴荆。” 宋 王安石 《送赞善张君西归》诗:“柴荆雀有罗,公子数经过。” 清 白华山人 《<十洲春语>序》:“今晨初霽,予方畚掘拥土,周匝樊槿,啄啄然闻有叩柴荆者。”

(3).借指村舍。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恭承古人意,促装反柴荆。” 唐 温庭筠 《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诗:“一水悠悠隔 渭城 , 渭城 风物近柴荆。” 明 高濂 《玉簪记·命试》:“春风桃李遍柴荆,花馆琴书不絶吟。”

谁人

何人;哪一个。《吕氏春秋·贵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唐 王建 《簇蚕辞》:“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晦翁 断了此事,自家道:‘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川剧《五台会兄》:“ 杨延德 :谨遵师命。(内马叫)师父! 五台山 清静的禅院,谁人的马叫?”

记姓名

相传 项羽 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 怒之。 羽 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见《史记·项羽本纪》。后遂以“记姓名”为不必多读书之典。 唐 韦蟾 《长乐驿谑李汤给事题名》诗:“只应学得 虞姬 壻,书字纔能记姓名。”

风云

①风和云:天有不测~。 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突变。

千骑

(1).形容人马很多。一人一马称为一骑。 南朝 梁简文帝 《採菊篇》诗:“东方千骑从驪驹,更不下山逢故夫。” 宋 王安石 《西帅》诗:“一丸岂虑封 函谷 ,千骑无由饮 渭桥 。”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蓉谪》:“儘自詡东方千骑,夫壻与人殊。”

(2). 唐 武官名。《新唐书·兵志》:“及 贞观 初, 太宗 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於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 武后 改百骑曰千骑, 睿宗 又改千骑曰万骑。”参阅《通典·职官十》。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一阳生

冬至后白天渐长,古代认为是阳气初动,故冬至又称“一阳生”。《易·复》“后不省方” 唐 孔颖达 疏:“冬至一阳生,是阳动用而阴復於静也。” 唐 杜牧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诗:“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宋 王安石 《冬至》诗:“都城开博路,佳节一阳生。”

礼异

特殊礼遇。 唐 杜甫 《八哀诗·赠汝阳郡王琎》:“出入独非时,礼异见羣臣。”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宠礼》:“ 顺宗 深加礼异。”

江河

(1) 长江和黄河

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

(2) 大河的泛称

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小而为大。——《庄子·则阳》

里巷

街巷;胡同

这本小说的故事全是这个里巷的平凡小事

称觞

举杯祝酒。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之九:“降席连緌,称觴接武。” 唐 马怀素 《饯唐永昌》诗:“闻君出宰 洛阳 隅,宾友称觴饯路衢。” 宋 王安石 《次韵王禹玉平戎庆捷》:“称觴别殿传新曲,衔璧寧王按旧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回目:“试乡科文闈放榜,上母寿戏綵称觴。”参见“ 称觴上寿 ”。

侍坐

(1).在尊长近旁陪坐。《礼记·曲礼上》:“侍坐於所尊,敬毋餘席。” 孔颖达 疏:“谓先生坐一席,己坐一席,己必坐於近尊者之端,勿得使近尊者之端更有空餘之席。”《论语·先进》:“ 子路 、 曾晳 、 冉有 、 公西华 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三国 魏 应璩 《与满公琰书》:“适有事务,须自经营;不获侍坐,良增邑邑。”《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把 安老爷 夫妻的座位安在东席面西……公子合 金玉 姊妹两个分两席打横侍坐。”

(2).尊长坐着,己站立侍奉。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金友章》:“一夕, 友章 如常执卷,而妻不坐,但佇立侍坐。”

看竹

晋 王徽之 爱竹,曾过 吴中 ,见一士大夫家有好竹,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遂欲出门。主人令左右闭门不听出,乃留坐,尽欢而去。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后因以“看竹”为名士不拘礼法的典故。 唐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宋 黄庭坚 《寄南阳谢外舅》诗:“看竹辟强宅,閲士 黄公 壚。”

同行

(1) 同路

携手同行

(2) 联合行动

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

沧溟

(1).大海。《汉武帝内传》:“诸仙玉女,聚居沧溟。” 唐 元稹 《侠客行》:“此客此心师海鲸,海鲸露背横沧溟。”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一泛沧溟,即晕眩呕噦,不能行立。” 赵朴初 《忆江南》词之八:“ 青 藏 雪,到此出沧溟。”

(2).苍天,高远幽深的天空。 元 郑光祖 《周公摄政》第一折:“天地为盟,上有沧溟。”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二相争朝》:“边城尘土暗沧溟,勒石 燕然 未有人。” 清 陈梦雷 《登屴崱峰》诗之二:“泉归洞壑声闻静,天入沧溟法界空。”

太岳

(1).古山名。即 霍山 。亦称 霍太山 。在今 山西 霍县 东南。《书·禹贡》:“ 壶口 雷首 ,至于 太岳 。”

(2).岳父。《西游记》第六三回:“駙马笑道:‘太岳放心。愚婿自幼学了些武艺……怕他做甚。’”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时情

(1).世情。《魏书·阉官传·封津》:“ 津 少长官闈,给事左右,善候时情,号为机悟。” 唐 陆龟蒙 《杂兴》诗:“时情重不见,却忆菖蒲花。” 宋 陈师道 《晦日》诗:“人老时情薄,春深花意微。”

(2).当时的舆论。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承天大志》:“时情咸谓书成必有异擢,争求入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