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莘老元日时改元丰·其一

作者:彭汝砺 朝代:宋代

和莘老元日时改元丰·其一原文

天以元丰号太平,新年风物兆康宁。

农人待种滂沱雨,太史仍占润泽星。

初日浮阳临夏屋,宿霜澄澈照寒厅。

玉津池北池南路,还拟同探柳眼青。

诗词问答

问:和莘老元日时改元丰·其一的作者是谁?答:彭汝砺
问:和莘老元日时改元丰·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和莘老元日时改元丰·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彭汝砺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砺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青韵

2. 自注:时太庙宿斋,后三日宿玉津西园。

参考注释

元丰

宋神宗赵顼年号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 齐安舟行适 临汝。(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 宋· 苏轼《石钟山记》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新年

一年之始,指元旦及其后的几天。旧按农历,今亦按公历

风物

风景和物品。喻指大气候

风物长宜放眼量

康宁

(1).安宁。《书·多士》:“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寧。” 孔 传:“非我天子奉德不能使民安之。”《汉书·宣帝纪》:“天下蒸庶,咸以康寧。” 颜师古 注:“康,安也。”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政体》:“数年间,海内康寧, 突厥 破灭。”

(2).健康。《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孔 传:“无疾病。”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从舅 唐仲俊 ,年八十五六,极康寧。”

滂沱

(1)

(2) 形容雨下得很大

(3) 比喻眼泪流得很多,哭得厉害

涕泪滂沱

(4) 形容水流盛大的样子

太史

(1) 官名。三代为史官与历官之宅,朝廷大臣。后职位渐低,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文历法。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又称翰林为太史

(2) 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参之太史。——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润泽

(1) 雨露滋润;不干枯

寡人只望三尺雨足矣,他说久旱不能润泽,又多下了二寸。——《西游记》

(2) 使滋润

用油润泽轮轴

初日

刚升起的太阳。 南朝 梁 何逊 《晓发》诗:“早霞丽初日,清风消薄雾。” 唐 虞世南 《初晴应教》诗:“初日明燕馆,新溜满梁池。”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当初日东升,人穿彩服至其下,则满崖浮彩腾跃,焕然夺目。”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初日上,征尘起。”

浮阳

(1).指鱼浮于水面以就阳光。

(2).日光。《文选·张协<杂诗>》:“浮阳映翠林,廻猋扇緑竹。” 吕向 注:“浮阳,日光也。” 唐 李白 《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诗:“浮阳灭霽景,万物生秋容。” 唐 钱起 《登秦岭半岩遇雨》诗:“屏翳忽腾气,浮阳惨无暉。” 宋 沉遘 《道中见新月寄内》诗:“欲知归期蚤,东风弄浮阳。”

夏屋

(1).大俎,大的食器。《诗·秦风·权舆》:“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餘。” 毛 传:“夏,大也。” 郑玄 笺:“屋,具也。”一说指大屋。参阅 孔颖达 疏。

(2).大屋。《楚辞·大招》:“夏屋广大,沙堂秀只。” 王逸 注:“言乃为魂造作高殿峻屋,其中广大。”《礼记·檀弓上》:“见若覆夏屋者矣。” 郑玄 注:“夏屋,今之门廡也,其形旁广而卑。”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瑶臺夏屋,不能悦其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锦瑟》:“行次,遥见夏屋中有灯火,趋之。”

澄澈

亦作“ 澄彻 ”。1.清澈,水清见底。 晋 王献之 《杂帖》:“ 镜湖 澄澈,清流泻注。” 唐 修睦 《僧院泉》诗:“澄澈照人胆,深山只一般。” 明 刘基 《活水源记》:“其初为渠时,深不踰尺,而澄彻可鉴。”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

(2).清亮明洁。 南朝 宋 谢灵运 《怨晓月赋》:“墀除兮镜鑑,房櫳兮澄澈。” 宋 苏舜钦 《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常年此夕或阴晦,今岁澄澈将快哉!” 金 段成己 《中秋之夕封生仲坚卫生行之携酒与诗见过依韵以答》:“夜凉河汉静无声,澄澈天开万里晴。” 聂绀弩 《奇遇》:“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比刚才晶莹澄澈得多。”

(3).明白。《关尹子·九药》:“论道者,或曰凝寂,或曰邃深,或曰澄澈。” 胡适 《费氏父子的学说》:“ 费密 作《孙徵君传》,只说:‘其学以澄彻为宗,和易为用。’”

寒厅

冷清的厅堂。亦用以谦称自己的家。 唐 韩愈 《答张彻》诗:“勤来得晤语,勿惮宿寒厅。” 宋 苏轼 《次韵钱穆父王仲至同赏田曹梅花》:“寒厅不知春,独立耿玉雪。” 宋 陆游 《送陈德邵宫教赴行在》诗:“败席留煮茗,寒厅无杂宾。”

玉津

(1).仙药名。《汉武故事》:“ 西王母 曰:‘太上之药有玉津金浆,其次药有五云之浆。’”

(2).地名。《文选·左思<蜀都赋>》:“西踰 金隄 ,东越 玉津 。” 刘逵 注:“ 璧玉津 ,在 犍为 之东北,当 成都 之东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江水又东至 南安 ,为 璧玉津 ,故 左思 云:‘东越 玉津 ’也。” 宋 陆游 《舟过玉津》诗:“玻璃江上送残春,叠鼓催帆过 玉津 。”

(3).银河。 明 徐观光 《万事不如杯在手》诗:“最宜对月吞银海,何必乘风上玉津。”

(4).口液。《黄庭内景经·黄庭章》“玄泉幽关高崔巍” 唐 梁丘子 注:“玄泉,口中之液也,一曰玉泉,一名醴泉,一名玉液,一名玉津,一名玉浆。”

柳眼

早春初生的柳叶如人睡眼初展,因以为称。 唐 元稹 《生春》诗之九:“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 宋 周邦彦 《蝶恋花·柳》词:“爱日轻明新雪后,柳眼星星,渐欲穿窗牖。”《南宫词纪·皂罗袍·闺怨》套曲:“柳眼新青浮动,渐千丝万缕,染画春工。”《红楼梦》第七八回:“惊柳眼之贪眠,释莲心之味苦。” 陈三立 《寓园春集和伯纯》:“枿根释雪痕,柳眼碎烟纈。”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