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赵阳山生辞

作者:奚继学 朝代:元代

挽赵阳山生辞原文

人生大梦谁能觉,众醉昏昏公独醒。

半世虚名秋鬓白,一编实录夜灯青。

达观共阅生前传,䛕墓何庸身后铭。

未问盖棺并荷插,相逢一笑且忘形。

诗词问答

问:挽赵阳山生辞的作者是谁?答:奚继学
问:挽赵阳山生辞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挽赵阳山生辞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宛陵群英集卷十

参考注释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大梦

(1).古人用以喻人生。《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唐 李白 《与元丹邱方城寺谈玄作》诗:“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 宋 苏轼 《李宪仲哀词》诗:“大梦行当觉,百年特未满。遑哀已逝人,长眠寄孤馆。” 明 陈所闻 《端正好·赠罗江城》套曲:“不放緑樽空,不厌青山眺,任疎狂白髮萧骚,好将大梦闲中觉,倚杖掀髯笑。”

(2).古大泽名,即 云梦泽 。《淮南子·墬形训》:“九州之外乃有八殥,亦方千里……南方曰 大梦 ,曰 浩泽 。” 高诱 注:“梦, 云梦 也;浩亦大也。”

醉昏昏

见“ 醉昏 ”。

独醒

独自清醒。喻不同流俗。《楚辞·渔父》:“ 屈原 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唐 杜甫 《赠裴南部》诗:“独醒时所嫉,羣小谤能深。” 宋 曾巩 《西亭》诗:“空羞避俗无高节,转觉逢人恶独醒。” 明 刘基 《述志赋》:“ 楚 屈原 之独醒兮,众皆以之为咎。” 清 孙枝蔚 《端阳前一日》诗:“焉知千秋事,且免独醒嘆。”

半世

人生的一半

虚名

空虚的名称,不符实际的声誉

不求虚名

秋鬓

苍白的鬓发。 隋 尹式 《别宋常侍》诗:“秋鬢含霜白,衰颜依酒红。” 唐 刘禹锡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诗:“攲枕昼眠静,折巾秋鬢疎。” 元 李存 《昔年》诗:“云鸿不飞音信断,宝镜尘昏秋鬢乱。”

实录

(1) 符合实际的记载

这本日记是他晚年生活的实录

(2) 正式录音、录像

灯青

谓灯焰显出低暗的青蓝色。 唐 李贺 《伤心行》:“灯青兰膏歇,落照飞娥舞。” 王琦 汇解:“灯久膏将尽,则其燄低暗作青色。” 宋 梅尧臣 《新秋雨夜西斋文会》诗:“夜色际阴霾,灯青 谢客 斋。”

达观

心胸开朗,见解通达

生前

指死者活着的时候

这是烈士生前立下的誓言

何庸

何用,何须。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萧嵩 为相,引 韩休 为同列。及在位,稍与 嵩 不协。 嵩 因乞骸骨。上慰 嵩 曰:‘朕未厌卿,卿何庸去?’”《新唐书·李景让传》:“ 景让 自右散骑常侍出为 浙西 观察使,母问行日, 景让 率然对:‘有日。’ 郑 曰:‘如是,吾方有事,未及行。’盖怒其不尝告也。且曰:‘已贵,何庸母行?’ 景让 重请罪,乃赦。”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三:“劳生谅何庸,顾为形所累。”

身后

过世之后

垂名于身后

赠谥美显,荣于身后。——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盖棺

指身故。 宋 苏轼 《提举玉局观谢表》:“臣敢不益坚素守,深念往愆……盖棺未已,犹怀结草之心。” 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君自束髮至盖棺,未尝一日不兢兢砥厉名检。” 鲁迅 《花边文学·运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里的‘失’,是在非到盖棺之后,一个人的运命‘终是’不可知。”

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忘形

忘掉言行的分寸

得意忘形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