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初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有初行原文

君不见晋武曾焚雉头裘,平吴还驾羊车游。

又不见明皇珠玉焚前殿,太真宠盛长夜宴。

人心靡不有其初,几见历久常不渝。

当时焚宝博虚誉,谁知欲炽翻焚躯。

汉文却马轻千里,崇尚节俭辉青史。

不闻号令付炎官,祗觉中心淡如水。

诗词问答

问:有初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有初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一

参考注释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雉头裘

以雉头羽毛织成之裘。借指奇装异服。《晋书·武帝纪》:“太医司马 程据 献雉头裘,帝以奇技异服典礼所禁,焚之於殿前。” 明 李东阳 《会试策问》之三:“中世以后,君臣之论议政事,古风尚存。乃有却千里马,焚雉头裘。” 清 赵翼 《邸抄》诗:“黄髮召归龙尾道,翠云焚却雉头裘。”亦省作“ 雉头 ”、“ 雉裘 ”。《宋书·顺帝纪》:“雉裘焚制,事隆 晋 道。”《周书·艺术传·黎景熙》:“革浮华之俗,抑流竞之风,察 鸿都 之小艺,焚雉头之异服。”

还驾

犹回车。 南朝 宋 鲍照 《代升天行》:“凤臺无还驾,簫管有遗声。” 宋 晁补之 《即事一首次韵祝朝奉十一丈》:“居然邑里号, 曾 墨 为还驾。” 王闿运 《莫姬哀词》:“还驾到门,喜而自匿。”

羊车

(1).古代一种装饰精美的车子。《释名·释车》:“羊车。羊,祥也;祥,善也。善饰之车。”《隋书·礼仪志五》:“﹝羊车﹞其制如軺车,金宝饰,紫锦幰,朱丝网。驭童二十人,皆两鬟髻,服青衣,取年十四五者为,谓之羊车小史。驾以果下马,其大如羊。”《宋史·舆服志一》则谓“羊车”即古辇车。

(2).宫中用羊牵引的小车。《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 晋武帝 ﹞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盬汁洒地,而引帝车。”《南史·后妃传上·潘淑妃》亦载此,则以为 潘淑妃 事。后常以羊车降临表示宫人得宠;不见羊车表示宫怨。 金 王若虚 《宫女围棋图》诗:“尽日羊车不见过,春来雨露向谁多。” 元 萨都剌 《四时宫词》:“夜深怕有羊车到,自起笼灯照雪尘。” 清 朱彝尊 《高阳台》词:“游丝不繫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

(3).小车。《晋书·卫玠传》:“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 唐 孙元晏 《咏史》:“ 叔宝 羊车海内稀, 山 家女婿好风姿; 江 东士女无端甚,看杀玉人浑不知。”

(4).佛教喻接受佛法的能力。《法华经·譬喻品》以羊车为小乘,鹿车为中乘,牛车为大乘。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灵机入证,穷象载於初髫;妙諦因心,释羊车於弱冠。”

明皇

唐 玄宗 ( 李隆基 )谥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后世诗文多称为 明皇 。 唐 薛逢 《金城宫》诗:“忆昔 明皇 初御天,玉舆频此驻神仙。” 清 洪昇 《长生殿·传概》:“ 天宝明皇 , 玉环 妃子,宿缘正当。”

珠玉

(1) 珠和玉;泛指珠宝

(2) 比喻妙语或美好的诗文

(3) 比喻丰姿俊秀的人;亦喻俊杰,英才

前殿

正殿。《史记·秦始皇本纪》:“乃营作朝宫 渭 南 上林苑 中。先作前殿 阿房 。”《文选·扬雄<甘泉赋>》:“前殿崔巍兮, 和氏 灵瓏。” 李善 注:“前殿,正殿也。诸宫皆有之。《汉书》曰:‘ 未央宫 立前殿。’” 唐 王维 《扶南曲歌词》之四:“拂曙朝前殿,玉墀多珮声。” 赵殿成 笺注:“ 汉 时 长乐 、 未央 、 建章 、 甘泉 诸宫皆有前殿,即正殿也。《玉海》:‘ 周 曰路寝, 汉 曰前殿。’”

太真

(1).原始混沌之气。《文选·傅毅<舞赋>》:“啟太真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 李善 注:“太真,太极真气也。”《子华子·阳城胥渠问》:“太真剖割,通之而为一,离之而为两,各有精专,是名阴阳。”

(2).仙女名。《云笈七籤》卷九八:“ 太真夫人 者, 王母 之小女也。年可十六七,名 婉罗 ,字 勃遂 。”

(3). 唐 杨贵妃 号。《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杨贵妃》:“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 唐 罗隐 《牡丹》诗:“日晚更将何所似, 太真 无力凭栏干。”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 鶯鶯 ﹞有倾国倾城之容, 西子 、 太真 之颜。” 明 杨珽 《龙膏记·邪萌》:“丰若有餘,柔若无骨,嘖嘖 太真 、 飞燕 ,旷世兼长。”

(4).道教称黄金为太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金》﹝释名﹞引 陶弘景 曰:“仙方名金为太真。”

宠盛

得宠过甚。《后汉书·李法传》:“﹝ 李法 ﹞上疏以为朝政苛碎,违 永平 、 建初 故事,宦官权重,椒房宠盛。” 晋 陆机 《豪士赋序》:“身危由於势过,而不知去势以求安;祸积起於宠盛,而不知辞宠以招福。”《书·周官》“居宠思危” 宋 蔡沉 集传:“居宠盛,则思危辱,当无所不至其祗畏。”

夜宴

晚上的宴会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愿望等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 良心

不有

没有

无所不有。——《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几见

(1).谓见之不久。《诗·齐风·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郑玄 笺:“人君内善其身,外修其德,居无几何,可以立功。犹是婉孌之童子,少自脩饰,丱然而稚,见之无几何,突耳加冠为成人也。”

(2).何曾见,少见。 明 高攀龙 《讲义·我未见好仁章》:“几见好富贵的都好得来,恶贫贱的都恶得去……几见有好仁而好不来,恶不仁而恶不去者。”

历久

经历很长的时期

历久不衰

不渝

不改变。《诗·郑风·羔裘》:“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毛 传:“渝,变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风雨急而不輟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好逑传》第十八回:“节义以不渝为奇,而不渝于曖昧之时为更奇。” * 《在柬埔寨王国会议和国民议会联席会议上的讲话》:“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是 中国 坚守不渝的外交政策。”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虚誉

无实的空名

焚躯

犹焚身。 唐 康骈 《剧谈录·狄惟谦请雨》:“曝山椒之畏景,事等焚躯;起天际之油云,法同翦爪。”参见“ 焚身 ”。

汉文

(1). 汉文帝 刘恒 的省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 汉文 中年,始举贤良。” 唐 刘长卿 《长沙过贾谊宅》诗:“ 汉文 有道恩犹薄, 湘水 无情弔岂知?”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庶几 贞观 之年,刑措成风,不减 汉文 之世。”

(2).汉语;汉字。 南朝 梁 僧祐 《梵汉译经音义同异记》:“或善梵义而不了汉音,或明汉文而不晓梵意。”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钱文敏》:“ 钱某 汉文优长,尚可宽贷。”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六》:“画着几方小图,大意是骂主张废汉文的人的。”

(3). 汉 代的文章。 清 胡广 等《性理大全书·论文》:“ 韩 文力量,不如 汉 文, 汉 文不如 先秦 、 战国 。”

(4).剑名。《东观汉记·章帝纪》:“帝赐尚书剑各一,手署姓名: 韩稜 楚 龙泉, 郅寿 蜀 汉文。”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崇尚

尊崇;提倡

崇尚正义

节俭

生活俭省,有节制

节俭持家

青史

古时用竹简记事,所以后人称史籍为青史

青史留名

永垂青史

号令

(1) 指挥部队军事行动的命令和指示的统称

以出号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愬军号令。——《资治通鉴·唐纪》

传号令以诛奸贼。——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发布号令

(2) 传呼命令。古代以传叫之法发布命令,故称号令

号令召三老。——《史记·陈涉世家》

号令明肃。——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号令三军

炎官

神话中的火神。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一:“ 赤帝 跃火龙, 炎官 控朱鸟。” 宋 陆游 《七月十七日大雨极凉》诗:“ 吴中 七月热未已,渴乌呀呀井无水。 炎官 护前不少敛,树头敢望秋风起。”

中心

(1)

(2) 跟四周距离相等的位置;中央

花园的中心有一个池塘

(3) 在某一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区;某一方面的主要机构

商业中心

(4) 事物的主要部分

中心工作

(5) 内心

我有嘉宾,中心喜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