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海棠 呜鹤余音卷二

作者:刘铁冠 朝代:元代

月上海棠 呜鹤余音卷二原文

全真办下无空过,布袍麻*腋袋挂。
剪发*头,逍遥自在行踏。
箪瓢把。
每日沿门乞化。
低头稽首才道罢。
又撞着个魔头来说话。
问道先生,元是甚么人家。
随缘答。
俺师父丘刘谭马。

诗词问答

问:月上海棠 呜鹤余音卷二的作者是谁?答:刘铁冠
问:月上海棠 呜鹤余音卷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月上海棠 呜鹤余音卷二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刘铁冠的名句有哪些?答:刘铁冠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全真

(1).保全天性。《庄子·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志在守朴,养素全真。”《旧唐书·高祖纪》:“且 老氏 垂化,本贵冲虚,养志无为,遗情物外,全真守一,是谓玄门,驱驰世务,尤乖宗旨。”

(2).即全真教。 明 唐顺之 《赠都督万鹿园四首次思节韵》之一:“几年枯寂学全真,一握兵机运鬼神。”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从前的全真道士,总多少还有点道德,至多不过是背着人偷偷地煨点肉吃罢了。”

(3).指出家的道士。 元 岳伯川 《铁拐李》楔子:“油鑊虽热,全真不傍,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西游记》第三七回:“忽然 钟南山 来了个全真,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白云观》:“真人 登州 栖霞 人,名 处机 ,号 长春子 ,年十九,为全真。”

空过

(1).虚度。 南唐 冯延巳 《更漏子》词:“雁孤飞,人独坐,看却一秋空过。”

(2).亏待;简慢。《 * 词话》第二十回:“那日空过他,我恐怕晚了,他们客人散了,就打发他来了。”《歧路灯》第二回:“空过三位老先生,不好意思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他却又最相信的是和尚、师姑、道士,凡是这一种人上了他的门,总没有空过的。”

布袍

(1).布制长袍。《后汉书·东夷传·三韩》:“大率皆魁头露紒,布袍草履。”《南史·沉约传》:“恒服布袍芒屩,以麻绳为带。” 唐 唐彦谦 《早行遇雪》诗:“荒村絶烟火,髯冻布袍湿。”

(2).犹布衣。指平民。 宋 刘过 《寿建康太尉》诗:“万里寒风一布袍,持将诗句謁英豪。” 明 周履靖 《和贯休山居十咏》:“ 长安 多少豪华客,何似山林一布袍。”

剪发

剪短的头发

剪发杜门。——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逍遥自在

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除却五欲,疮疣解脱,逍遥自在。——宋· 道原《景德传灯录》

行踏

行走,走动。《宣和遗事》前集:“贱妾 平康 泼妓,岂是天子行踏去处?” 元 张养浩 《雁儿落兼得胜令》曲:“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入梦》:“俺这朱门下,穷酸恁的无高下,敢来行踏!”《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 * 情》:“ 金奴 在家清閒不惯, 八老 又去招引旧时主顾,一般来走动。那几家隣舍初然只晓得 吴山 行踏,次后见往来不絶,方晓得是个大做的。”

箪瓢

(1).盛饭食的箪和盛饮料的瓢。亦借指饮食。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劲气侵襟袖,簞瓢谢屡设。”《北史·薛辩传》:“ 濬 遗书 謨 曰:‘吾以不造,幼丁艰酷,穷游约处,屡絶簞瓢。’”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五:“簞瓢取自给,此外復奚须?”

(2).见“ 簞食瓢饮 ”。

每日

天天

我每日都去图书馆

乞化

(1).行乞。 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第二折:“见如今沿门乞化,抵多少日转他那千阶,也是我命里合该。”《三侠五义》第二十回:“将此银拿去……不要沿街乞化了。”

(2).化缘。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三折:“俺本是出家人,便乞化何妨?”《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不上一年已访得这叫夜僧人在 寧国府 地方乞化。”

低头

(1)

(2) 垂下头

低头默哀

(3) 比喻屈服

低头认罪

稽首

(1)

(2) 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周礼·春官·大祝》。贾公彦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顿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宣子拜稽首焉。——《国语·晋语》

孟明稽首曰。——《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三国演义》

(3) 出家人所行的常礼,一般在见面时用

神仙见 西门庆,长揖稽首就坐。——《 * 》

魔头

(1).指破坏修行的凶神恶鬼。亦指自身的邪念。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三折:“贫道 马丹阳 ,自从 任屠 跟我出家,可早数日光景了,今日 任屠 的魔头至也,我且看他如何发付那。”《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那修行的人修到那将次得道的时候,千状百态,不知有多少魔头出来琐碎。”

(2).引申指 * 之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那魔头跑到房里,不问情由,左手抓了辫子,提将起来,伸出右手,就是一个巴掌。”

(3).犹对头、克星。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四折:“这些巡江官,平日生事,如今可遇着魔头了。”《西游记》第五一回:“魔王大怒道:‘你想是 孙悟空 请来的。我就是那圣僧的魔头哩!’”《西游记》第十五回:“你这猴子……须是得这个魔头(指“紧箍咒”),你才肯入我瑜伽之门路哩!”

说话

(1) 用语言表述

说话要注意分寸

(2) 责备;议论

你这样大声嚷嚷,人家可要说话了

(3) 〈方〉∶闲聊

这人说话很有意思

(4) 〈方〉∶指说话的口音

听他口音不是山东说话

(5) 时间短

说话就到

(6) 宋代的一种曲艺,跟现在的说书相同

问道

(1).请教道理、道术。《晏子春秋·问上十一》:“臣闻问道者更正,闻道者更容。”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盖闻帝之元储,必入太学,承师问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 先 ( 寇先 )好钓,居 睢水 旁, 宋景公 问道不告,杀之。” 北周 庾信 《贺传位于皇太子表》:“皇帝邈然 姑射 ,正当乘云驭龙,问道 崆峒 。”

(2).犹问路。《二刻拍案惊奇》卷三:“﹝翰林﹞结束整齐,一直问道 徐 家来。”

(3).问,询问。道,语助词。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二折:“俺孩儿未经满月,蚤问道我十数遭,今日个浪包娄到公庭混赖着。”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是甚

什么。 唐 吕岩 《劝世》诗:“算是甚命,问什么卜。”

么人

小人,邪僻贪佞之人。 明 刘基 《半山寺》诗之二:“漫道諂諛堪媚佛,竟将佛作么人看。”

随缘

(1).佛教语。谓佛应众生之缘而施教化。缘,指身心对外界的感触。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然羣生之神,其极虽齐,而随缘迁流,成麤妙之识,而与本不灭矣。” 唐 戴叔伦 《赠行脚僧》诗:“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

(2).顺应机缘;任其自然。《北齐书·陆法和传》:“ 法和 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 唐 张籍 《赠道士宜师》诗:“自到王城得几年, 巴 童 蜀 马共随缘。”《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随缘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郭沫若 《圣者》:“到处随缘是我家,一篇《秋水》一杯茶。”

师父

(1) 师傅

(2) 对和尚、尼姑、道士的尊称

(3) 对有技艺者的尊称

请师父多加指教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