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茅山何道士

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代

寄茅山何道士原文

终身持玉舄,丹诀未应传。
况是曾同宿,相违便隔年。
问颜知更少,听话想逾玄。
古箓文垂露,新金汞绝烟。
蜂供和饵蜜,人寄买溪钱。
紫燕长巢硐,青龟忽上莲。
箧藏征隐诏,囊佩摄生篇。
圃暖芝台秀,岩春乳管圆。
池栖子孙鹤,堂宿弟兄仙。
幸阅灵书次,心期赐一编。

诗词问答

问:寄茅山何道士的作者是谁?答:陆龟蒙
问:寄茅山何道士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寄茅山何道士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陆龟蒙的名句有哪些?答:陆龟蒙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623-10

参考注释

终身

(1) 今生今世;此生;毕生相关

终身几无可问。——清· 刘开《问说》

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乐岁终身饱。——《孟子·梁惠王上》

(2) 又

乐岁终身告。

玉舄

见“ 玉磶 ”。

丹诀

炼丹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有人入 焦山 七年, 老君 与之木钻,使穿一盘石……四十年,石穿,遂得神仙丹诀。”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道士》诗:“终身持玉舄,丹诀未应传。”《歧路灯》第七五回:“山主有所不知,大凡天地间,只有两等异授,一曰剑术,一曰丹诀。”

未应

(1).犹不须。 宋 王安石 《评定试卷》诗:“疑有高鸿在寥廓,未应回首顾张罗。” 宋 陆游 《遣兴》诗:“老去可怜风味在,未应山海混渔樵。”

(2).犹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园吟》:“ 东山 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宋 张纲 《临江仙》词:“年方强仕未应迟。高风轻借便,一鶚看横飞。”

(3).犹不曾。 唐 李白 《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嘆息未应闲。” 唐 王维 《听宫莺》诗:“游子未应返,为此始思乡。” 宋 蔡伸 《念奴娇》词:“云浪鳞鳞,兰舟泛泛,共载一轮月。五湖当日,未应此段奇絶。”

(4).不应当。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四:“晨兴步庭除,足弱几不持;论年未应尔,胡为遽如斯?”

同宿

一处住宿,一同住宿。《晋书·孝友传·桑虞》:“﹝ 桑虞 ﹞尝行,寄宿逆旅,同宿客失脯,疑 虞 为盗。” 唐 白居易 《司马厅独宿》诗:“官曹冷似冰,谁肯来同宿?”《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那 任道元 其日与 梁鯤 同宿斋舍。” 清 李渔 《慎鸾交·拒托》:“到那一晚,若肯拉他同宿,他除嫖金之外,还要重重相酧。”

谓同一星位。《宋书·律历志中》:“日月五星,聚於星纪,发自星纪,并而行天,迟疾留逆,互相逮及。星与日会,同宿共度,则谓之合。”

相违

(1).互相避开。《左传·成公十六年》:“有淖于前,乃皆左右相违於淖。”

(2).彼此违背。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世与我而相违,復驾言兮焉求?” 宋 苏轼 《戏题巫山县用杜子美韵》:“直知难共语,不是故相违。”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然泛览古人日记,实与此道相违。”

知更

报更,值更。 唐 王建 《温泉宫行》:“夜开金殿看星河,宫女知更月明里。” 元 宋无 《长门怨》诗:“知更阿监罗袜冰,瞑对星河玉阶立。”

听话

听从上级或长辈的话;愿意服从

听话的孩子

垂露

(1).露珠下滴。《后汉书·仲长统传》:“垂露成幃,张霄成幄。”

(2).比喻佛法普施。 南朝 梁 萧统 《开善寺法会》诗:“尘根久未洗,希霑垂露光。”

(3).指垂露书。 北周 庾信 《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垂露悬针,书恩不尽。” 唐 杜甫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诗:“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騫。”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篆法﹞有‘垂露’者,亦 喜 所创,取草木婀娜垂露之象,皆出新意。” 清 王继香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拾零星之剩语,泻垂露於赫蹏。秋泪渍乎行间,春魂回夫掔底。”

金汞

道家所炼丹药名。 唐 戎昱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诗之一:“金汞封仙骨,灵津嚥玉池。”《云笈七籤》卷六六:“夫论还丹皆至药而为之,即丹砂之玄珠,金汞之灵异,有仙自然还丹,生太阳背阴向阳之山。” 元 袁桷 《次韵善之杂兴》之四:“丹熟抽金汞,窗明炼玉砂。”

紫燕

亦作“ 紫鷰 ”。1.古代骏马名。《西京杂记》卷二:“ 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紫燕騮。”

(2).泛指骏马。《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将使紫鷰駢衡,緑虵卫轂。” 吕向 注:“紫鷰、緑虵……皆骏马名也。” 唐 李白 《天马歌》:“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 明 何景明 《七述》:“马则驊騮、赤驥、紫燕、青驥,漉漉师师,駪駪騤騤。”

(3).燕名。也称越燕。体形小而多声,颔下紫色,营巢于门楣之上,分布于 江 南。见 宋 罗愿 《尔雅翼·释鸟三》。 唐 顾况 《悲歌》:“紫燕西飞欲寄书,白云何处逢来客。” 明 徐霖 《绣襦记·追奠亡辰》:“忍看寄垒人家双紫燕,母子自喃喃引数飞。”

摄生

养生(保养身体)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虎兕。——《老子》。注:“摄,养也。”

乳管

管状石钟乳。 唐 皮日休 《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诗之一:“鹤雏入夜归云屋,乳管逢春落石牀。”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道士》诗:“圃暖芝臺秀,巖春乳管圆。” 宋 苏舜钦 《丙子仲冬紫阁寺联句》:“乳管明相照,莎髯緑自矜。”

子孙

(1) 儿子和孙子

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2) 泛指后代

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

(3) 又

子孙侯者。

人主之子孙。

远者及其子孙。

弟兄

(1) 弟弟和哥哥

亲弟兄

(2) 也用作朋友之间的称呼

灵书

仙书。 唐 李贺 《神仙曲》:“碧峯海面藏灵书,上帝拣作神仙居。”《云笈七籤》卷八:“灵书八会,字无正形,其趣宛奥,难可寻详。”

心期

(1).心中相许。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唐 王勃 《山亭兴序》:“百年奇表,开壮志於高明;千里心期,得神交於下走。”

(2).引申为相思。 宋 晏几道 《采桑子》词:“心期昨夜寻思徧,犹负殷勤,齐斗堆金,难买丹诚一寸真。” 明 陆采 《怀香记·赴约惊回》:“悲命,今宵良会未成,还要把心期再整。”

(3).深交。 南朝 梁 任昉 《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诗:“客心幸自弭,中道遇心期。”《南史·向柳传》:“我与 士逊 心期久矣,岂可一旦以势利处之。”

(4).期望。《南齐书·豫章王嶷传》:“居今之地,非心期所及。”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忧往喜还,顿忘於行役;感知酬德,聊副於心期。” 明 唐寅 《题画》诗:“心期此日来游赏,载酒携琴过野桥。” 高旭 《癸丑元旦》诗:“新朝甲子旧神州,老子心期算略酬。”

(5).心愿,心意。 唐 罗隐 《谗言·越妇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 宋 陆淞 《瑞鹤仙》词:“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却把心期细问。”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词:“回首碧云西,多少心期;短长亭外短长堤。” 梁遇春 《“失掉了悲哀”的悲哀》:“许多的志愿,无数的心期,全在这几年里销磨尽了。”

(6).胸怀。 唐 钱起 《送沉仲》诗:“心期邈霄汉,词律响琼琚。” 宋 文天祥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心期耿耿浮云上,身事悠悠落日西。” 宋 亦英 《沁园春·悼念 * 同志》词:“世颂殊勛,人夸大度,美德高风孰比拟?公永在,有照人肝胆,日月心期。”

(7).情绪,心境。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诊祟》:“又不是困人天气,中酒心期,魆魆地常如醉。” 余疚侬 《步石予先生送行原韵》:“身世最怜趋俗惯,心期最恨有家牵。”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