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太祝赴湖南幕同用送字(三韵)

作者:权德舆 朝代:唐代

原文

不惮征路遥,定缘宾礼重。
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此去佳句多,枫江接云梦。

诗词问答

问:《送陆太祝赴湖南幕同用送字(三韵)》的作者是谁?答:权德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权德舆的名句有哪些?答:权德舆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权德舆送陆太祝赴湖南幕同用送字(三韵)书法作品欣赏
送陆太祝赴湖南幕同用送字(三韵)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324-32

参考注释

征路

征途;行程。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诗之一:“鸣鷄戒征路,暮息落日分。” 唐 皇甫曾 《玉山岭上作》诗:“悠悠驱匹马,征路上连冈。”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引 宋 冲虚居士 《少年游》词:“驱车问征路,赏春风南陌。”

礼重

礼敬尊重。《北齐书·儒林传·冯伟》:“王下厅事迎之,止其拜伏,分阶而上,留之宾馆,甚见礼重。”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礼重师傅,引见輒先拜。”《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师曰:‘自小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禪牀。’王尤加礼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娘》:“独有公爱妾 李氏 ……恒礼重 四娘 ,往往相顾恤。”

新知

新结交的好友

折柳

(1).折取柳枝。语出《三辅黄图·桥》:“ 霸桥 在 长安 东,跨水作桥。 汉 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后多用为赠别或送别之词。 唐 权德舆 《送陆太祝》诗:“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暗怜衣带,不胜折柳之怀。”

(2).古乐曲名。《折杨柳》曲的省称。多用以惜别怀远。《文苑英华》卷一二六引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已寤歌於《折柳》,復行吟而《採莲》。”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 袁郊 《甘泽谣·许云封》:“《折柳》传情,悲 玉关 之戍客。” 姚鵷鶵 《王建章挽诗》:“《阳关》《折柳》凄迷别,行卷题诗醉醒间。”参见“ 折杨柳 ”。

(3).《诗·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毛 传:“柳,柔脆之木;樊,藩也。折柳以为藩,无益於禁矣。”后因以“折柳”代指篱笆。比喻最脆弱的防守设备。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大 楚 带甲百万,而有振槁之脆;强 秦 殽 函 袭嶮,而无折柳之固。”

旧侣

旧友。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羈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 唐 唐彦谦 《贺李昌时禁苑新命》诗:“尘中旧侣无音信,知道 辽东 鹤姓 丁 。” 明 程岫 《送洪维则归新安》诗:“并鞍非旧侣,负笈有佳儿。”

乘篮

乘坐竹轿。篮,篮舆。 唐 司空曙 《送永阳崔明府》诗:“乘篮若有暇,精舍在林间。”

佳句

诗文中精辟的语句

云梦

亦作“ 云瞢 ”。1.古薮泽名。 汉 魏 之前所指 云梦 范围并不很大, 晋 以后的经学家才将 云梦泽 的范围越说越广,把 洞庭湖 都包括在内。《周礼·夏官·职方氏》:“正南曰 荆州 ,其山镇曰 衡山 ,其泽藪曰 云瞢 。” 郑玄 注:“ 衡山 在 湘 南, 云瞢 在 华容 。”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韩信》:“ 淮阴 总 汉 兵, 燕 齐 擅远声……所悲 云梦泽 ,空伤狡兔情。” 唐 李频 《湘口送友人》诗:“去雁远衝 云梦 雪,离人独上 洞庭 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你看浩浩 洞庭 ,苍苍 云梦 ,控西南之险,当 江 汉 之衝。”

(2).借指古代 楚 地。 唐 陆龟蒙 《庆封宅古井行》:“一朝 云梦 围兵至,胸陷锋鋩脑涂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