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敬初秀才北上

作者:陆德源 朝代:元代

送陈敬初秀才北上原文

江南八月鸿雁飞,故人挟策游京师。

为郎作傅虽可期,老怀与尔宁分违。

忆昨同舟风雨夕,胥江委蛇严滩白。

紫阳之山千里隔,何曾笑我微官缚。

归来吴城刚半年,揽裙结佩仍周旋。

陈胶雷漆非偶然,拍肩笑语忘其颠。

秋风萧萧吹去舟,征衣蓐食还依刘。

芙蓉照波生远愁,欲别未别难为留。

玉堂金阙有耆旧,草诏紬书常在手。

乘时荐剡如转丸,兀兀兔园非所守,子之行兮良不苟。

诗词问答

问:送陈敬初秀才北上的作者是谁?答:陆德源
问:送陈敬初秀才北上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陆德源的名句有哪些?答:陆德源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选元诗卷三十二

参考注释

南八

即 唐 南霁云 ,因行八,故称。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城陷,贼以刃胁降 巡 ( 张巡 ), 巡 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 霽云 , 云 未应, 巡 呼 云 曰:‘ 南八 ,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云 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 云 敢不死?’即不屈。” 宋 谢枋得 《初到建宁赋诗》:“ 南八 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清 顾炎武 《答原一公肃两甥书》:“ 酸枣 之陈词慷慨,尚记 臧洪 ; 睢阳 之断指淋漓,最伤 南八 。” 郁达夫 《离乱杂诗》之七:“漫学 东方 耽戏謔,好呼 南八 是男儿。”

鸿雁

一种鸟( Anser cygnoides ),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吃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冬候鸟。也叫“大雁”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挟策

亦作“ 挟筴 ”。1.手拿书本。喻勤奋读书。《庄子·骈拇》:“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 陆德明 释文:“筴字又作策, 李 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宋 苏轼 《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后生不自牧,呻吟空挟策。”

(2).胸怀计谋、建议。 明 宋濂 《<桂氏家乘>序》:“ 周 末有 季楨 者,与其弟 眭 挟策以干诸侯。”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一:“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 李大钊 《国情》:“将亦为天下挟策干时之士裂矣。”

(3).持鞭,扬鞭。亦以喻奔走;行动。 唐 蒋防 《霍小玉传》:“ 长安 有媒 鲍十一娘 者……性便辟,巧言语,豪家戚里,无不经过,追风挟策,推为渠帅。” 宋 曾慥 《高斋漫录》:“度支 金郎中 君卿 ,年十九时,与其兄 君祜 郊居,挟策野外,遇田家有醉斗而伤者,仇人尤而执之。”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假骏》:“自家 鲍四娘 ,调丝品竹,蚤谢同心;挟筴追锋,还推老手。” 周咏 《去国吟》:“中原到处不可居,何如挟策出国身还慊。立马斯须别亲友,离情又触长亭柳。”

京师

帝王的都城

自京师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

赴举京师。——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自京师乘风雪。——清· 姚鼐《登泰山记》

老怀

老年人的心怀。 宋 杨万里 《和萧伯和韵》:“桃李何忙开又零,老怀易感扫还生。” 明 阮大鋮 《燕子笺·授画》:“骨肉团聚,聊慰老怀。” 叶圣陶 《穷愁》:“况吾母饮食弗周,度其老怀必有深痛至戚,惟以爱我弥甚,故不我告。”

分违

离别。 南朝 梁元帝 《答晋安王叙南康简王薨书》:“且分违易久,嘉会难逢。” 明 文徵明 《滁州官舍侍少卿家叔夜话》诗:“夜阑无限分违意,月满空阶酒正醒。”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委蛇

见“逶迤”

严滩

即 严陵濑 。 唐 黄滔 《祭先外舅》:“实期归钓 严滩 ,终栖 郑谷 。” 明 袁宏道 《拟古乐府·钓竿行》:“ 严滩 一丝名, 渭水 一竿势。” 郁达夫 《无题》诗之三:“我欲乘风归去也, 严滩 重理钓鱼竿。”参见“ 严陵瀨 ”。

紫阳

(1). 宋 代理学家 朱熹 的别称。 朱熹 之父 朱松 曾在 紫阳山 (在 安徽省 歙县 )读书。 朱熹 后居 福建 崇安 ,题厅事曰 紫阳书室 ,以示不忘。后人因以“紫阳”为 朱熹 的别称。

(2).传说中古代神仙常以紫阳为称号。如 周穆王 时 李八百 号 紫阳真君 , 汉 周义山 、 宋 张伯端 俱号 紫阳真人 。亦用以泛指道士。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五:“招携紫阳友,合宴玉清臺。” 唐 钱起 《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诗:“多惭紫阳客,相忆白云深。”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何曾

反问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微官

小官。 晋 欧阳建 《临终诗》:“咨余冲且暗,抱责守微官。” 唐 岑参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诗》:“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 宋 倪涛 《次韵毛达可给事秋怀念归》:“微官卧 江 汉 ,素心久依依。” 明 王世贞 《寄李于麟二十四韵》:“别路人如织,微官我独绳。”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偶然

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

偶然现象

偶然事件

拍肩

轻拍别人的肩膀。表示友好或爱护。 清 唐孙华 《双凤村居诗以志之》:“拍肩同辈多零落,陇畔何人许耦耕?” 清 唐孙华 《题眼医何藏之小照》诗:“拍肩羣瞽世何限,补救造化天无功。”

语忘

传说中的产神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 语忘 、 敬遗 ,二鬼名,妇人临产呼之,不害人。长三寸三分,上下乌衣。”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道书载有二鬼:一曰 语忘 ,一曰 敬遗 ,能使人难产。知其名而书之纸,则去。”

秋风

秋天的风

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征衣

(1).旅人之衣。 唐 岑参 《南楼送卫凭》诗:“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 宋 刘儗 《诉衷情》词:“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 清 孙枝蔚 《出门》诗:“冻树鷄鸣早,征衣烛灭迟。”

(2).出征将士之衣。 唐 赵嘏 《送李裴评事》诗:“塞垣从事识兵机,只拟平戎不拟归。入夜笳声含白髮,报秋榆叶落征衣。” 宋 司马光 《出塞》诗:“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清 顾炎武 《赠朱监纪四辅》诗:“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3).泛指军服。 续范亭 《寿徐老》诗之三:“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

蓐食

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进餐。谓早餐时间很早。《左传·文公七年》:“训卒,利兵,秣马,蓐食,潜师夜起。”《史记·淮阴侯列传》:“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未起而牀蓐中食。” 清 曹寅 《宿华阳》诗:“最是衰脾慵早起,不堪蓐食徧津梁。”一说“蓐食”为饱食。见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

依刘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王粲 ﹞年十七,司徒辟,詔除黄门侍郎,以 西京 扰乱,皆不就。乃之 荆州 依 刘表 。”后因以“依 刘 ”谓投靠有权势者。 唐 赵嘏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诗:“休向西斋久閒卧,满朝倾盖是依 刘 。” 明 夏完淳 《生平口号》诗:“生平无计更依 刘 ,短髮蒙茸愧 楚 囚。” 清 黄景仁 《醉中登楼》诗:“试问座中谁识 禰 ,岂知今日尚依 刘 。”

芙蓉

(1) 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

(2) 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难为

(1) 使人为难

她不会喝酒,你就别难为她了

(2) 施加压力

她会唱歌却不唱,就得难为她唱

(3) 用于感谢别人代自己做事的客套话

难为你给我提一桶水来

玉堂

(1).玉饰的殿堂。亦为宫殿的美称。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躋於罗帷,经於洞房,迺得为大王之风也。”《韩非子·守道》:“人主甘服於玉堂之中。” 汉 刘向 《九叹·逢纷》:“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闕而玉堂。”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朱阁玲瓏於林间,玉堂阴映於高隅。”

(2). 汉 宫殿名。《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作 建章 宫……其南有 玉堂 、 璧门 、 大鸟 之属。” 司马贞 索隐引《汉武故事》:“ 玉堂 基与 未央 前殿等,去地十二丈。”《东观汉记·孝冲皇帝纪》:“ 永嘉 元年春正月,帝崩於 玉堂 前殿。”

(3).泛指宫殿。 唐 杜甫 《进雕赋表》:“令 贾马 之徒,得排金门,上玉堂者甚众矣。”

(4).官署名。 汉 侍中有玉堂署, 宋 以后翰林院亦称玉堂。《汉书·李寻传》:“过随众贤待詔,食太官,衣御府,久污玉堂之署。” 颜师古 注:“ 玉堂殿 在 未央宫 。” 王先谦 补注引 何焯 曰:“ 汉 时待詔於 玉堂殿 , 唐 时待詔於翰林院,至 宋 以后,翰林遂并蒙玉堂之号。”《宋史·苏易简传》:“帝尝以轻綃飞白大书‘玉堂之署’四字,令 易简 牓於厅额。” 明 李东阳 《院中即事》诗:“遥羡玉堂诸院长,酒杯能緑火能红。”《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至於那入金马,登玉堂,是少年朋友的事业,我过了景了。” 王闿运 《郭新楷传》:“君逸才也,玉堂群彦为愧多矣。”

(5).嫔妃的居所。借指宠妃。《汉书·谷永传》:“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 颜师古 注:“玉堂,嬖幸之舍也。”《后汉书·翟酺传》:“愿陛下亲自劳恤,研精致思,勉求忠贞之臣,诛远佞諂之党,损玉堂之盛。”

(6).神仙的居处。《文选·左思<吴都赋>》:“玉堂对霤,石室相距。” 刘逵 注:“玉堂石室,仙人居也。” 明 李东阳 《镜川先生宅赏白牡丹》诗:“玉堂天上清,玉版天下白。”

(7).豪贵的宅第。 南朝 宋 鲍照 《喜雨》诗:“惊雷鸣桂渚,迴涓流玉堂。” 唐 张柬之 《东飞伯劳歌》:“窈窕玉堂褰翠幙,参差绣户悬珠箔。” 清 朱彝尊 《水仙子·为毛大可挽姬人曼殊》曲:“玉堂传説小名儿,檀板能歌絶妙词。”

(8).经穴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头面部》:“玉堂在口内上腭,一名上含,其窍即顽顙也。”

金阙

(1).道家谓天上有黄金阙,为仙人或天帝所居。《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荒中有两金闕,高百丈。” 唐 杨炯 《盂兰盆赋》:“晃兮瑶臺之帝室,赩兮金闕之仙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金闕远,紫宸高,苍天梦梦。”

(2).指天子所居的宫阙。 北齐 颜之推 《观我生赋》:“指金闕以长鎩,向王路而蹶张。”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青云随步朝金闕,各要把此衷竭。” 清 赵翼 《己卯元日早朝》诗:“糺縵五云金闕朗,太平中外一家春。”

耆旧

年高望重者。《汉书·萧育传》:“上以 育 耆旧名臣,乃以三公使车,载 育 入殿中受策。” 唐 杜甫 《忆昔》诗之二:“伤心不忍问耆旧,復恐初从乱离説。” 元 虞集 《苏武慢》词:“空自笑 洛下 书生, 襄阳 耆旧,梦底几时曾见。” 清 方苞 《白云先生传》:“当是时, 三楚 、 吴 、 越 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 郑泽 《壬子秋日作诗奉呈》:“煌煌《邱》与《索》,渊粹惟耆旧。先生守遗经,清风淡儒素。”

草诏

(1).拟写诏书。 唐 李肇 《翰林志》:“学士於禁中草詔,虽宸翰所挥,亦资检讨,谓之视草。” 唐 李商隐 《赠庾十二朱版》诗:“君王晓坐金鑾殿,只待 相如 草詔来。”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仁宗 初立,今上为皇子,令中书召学士草詔。”

(2).指拟定的诏书。 清 侯方域 《于谦论》:“使 谦 率羣臣,羣臣必从,何也? 谦 之任遇深,而羣臣所恃也。乃不闻其有此举。而草詔一传, 谦 亦唯唯署名。”

常在

(1).长久存在。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遯》:“天之所予,福禄常在。” 晋 陶潜 《岁暮和张常侍》:“厉厉气遂严,纷纷飞鸟还。民生鲜常在,矧伊愁苦缠。” 宋 刘子翚 《次韵陈成季郡会》:“惜花意欲春常在,对酒年来饮不多。”

(2).道家脾神名。《云笈七籤》卷十一:“脾神 常在 字 魂停 。”

(3).仙人名。《列仙全传》卷九:“ 李常在 , 蜀 人,少治道术,人累世见之。”

(4). 清 代宫女的名号。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列宫》:“常在、答应,案《会典》有此二称,位在贵人之下。盖未有爵秩,仅供使令,犹 前汉 之家人子, 后汉 之宫人、采女是也。”

乘时

乘机;趁势。 晋 左思 《吴都赋》:“富中之甿,货殖之选,乘时射利,财丰巨万。”《宋史·王晏传》:“今 契丹 南侵,天下汹汹,英雄豪杰固当乘时自奋。” 鲁迅 《三闲集·“皇汉医学”》:“ 日本 人 汤本求真 做的《皇汉医学》译本也将乘时出版。”

荐剡

(1).指推荐人的文书。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秦中丞》:“盖一时西臺诸公痛恨之,遂坐永錮,至今人惜之,荐剡不絶於公车。” 清 顾炎武 《与李星来书》:“今春荐剡,几徧词坛。”

(2).引申作推荐。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太真绝裾》:“如今虽蒙 刘公 荐剡,薄沾寸禄,无甚烦难职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四·征聘不至》:“ 康熙 己未,博学宏词之徵,内外荐剡百八十餘人。”

转丸

(1).《鬼谷子》篇名。今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暨 战国 争雄,辨士云踊,从横参谋,长短角势,《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 范文澜 注:“《转丸》、《飞钳》,皆《鬼谷子》篇名,《转丸篇》文佚。” 刘师培 《与人论文书》:“是以转丸之辨,智浮於炙輠;摧坚之健,勇隃於彻札。”

(2).谓转动圆球。《淮南子·要略》:“若转丸掌中,足以自乐也。”

(3).多用以比喻顺易。《南齐书·崔慧景传》:“风驱电扫,制胜转丸。” 唐 杜甫 《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诗:“应对如转丸,疏通略文字。”

(4).蜣蜋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蜣蜋,能以土苞粪,推转成丸,圆正无斜角。 庄周 曰,蛣蜣之智,在於转丸。一曰蛣蜣,一曰转丸,一曰弄丸。”

兀兀

(1) 不动的样子

他兀兀地看看我

(2) 勤奋刻苦的样子

(3) 昏沉的样子

兔园

(1).园囿名。也称 梁园 。在今 河南 商丘县 东。 汉 梁孝王 刘武 所筑。为游赏与延宾之所。《西京杂记》卷二:“ 梁孝王 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 曜华 之宫,筑 兔园 。”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 梁王 不悦,游於 兔园 。” 唐 黄滔 《寄越从事林嵩侍御》诗:“莫恋 兔园 留看雪,已乘驄马合凌霜。” 清 陈学泗 《纪事》诗:“多少 兔园 词客老,空依北斗望 蓬莱 。”

(2).即兔园册。指浅近的书籍。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之十一:“已就 丹阳 一小小讲席,岁修不及三百金,背老亲而独游,理兔园故业,青鐙顾影,悴可知已。” 康有为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甚乃《学》《庸》《论》《孟》之微言,亦只守兔园坊本之陋説。”

(3).指浅陋之学。 清 龚自珍 《家塾策问二》:“近儒学术精严,十倍 明 儒,动讥 明 人为兔园、为鼠壤矣。”

非所

(1).不按规定时间;不时。《荀子·王霸》:“伤国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於民而巧。”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非所,犹非时也。”

(2).不是人能够正常生活的地方。指监狱、边荒之地等。《后汉书·陈蕃传》:“或禁錮闭隔,或死徙非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阴注阳受》:“先是 翱 典 合肥郡 ,有一道人诣 翱 ,自言能使鬼神。 翱 谓其妖……命繫於非所。”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康熙 癸未,状元 王式丹 以 江南 科场事牵涉,卒於非所。”

不苟

不随便;不马虎。《周礼·地官·大司徒》:“一曰,以祀礼教敬, * 不苟。” 贾公彦 疏:“不苟且也。”《后汉书·王堂传》:“﹝ 堂 ﹞迁 汝南 太守,搜才礼士,不苟自专。”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梦幻·许昌》:“ 嘉定 有老儒名 朱纲 ,为人方正不苟,颇信佛老之説。”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