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八首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又和八首原文

莫信天高虎守关,懒龙至此不容蟠。
须臾雨慰三农望,肤寸云弥六合间。
愈谓勾龙功配社,轲云后稷道同颜。
老儒负耒今无力,也趁田丁种莳还。

诗词问答

问:又和八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又和八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懒龙

方言。花卷一类的面食。 王蒙 《深的湖》:“明天中午是不是吃懒龙?明天晚上是不是吃芝麻酱蒜拌茄泥?”

至此

(1) 到此

你领着他们向前走,至此停下

(2) 到此时

至此,共有五十个人报名

(3) 达到这种情形

事情缘何至此?

不容

(1)

不许;不让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

(2)

不容许存在;不接纳(为世所不客)

须臾

(1) 片刻

须臾不可离

(2) 一会儿

须臾,蛇不见了。——《三国演义》

三农

(1).古谓居住在平地、山区、水泽三类地区的农民。后泛称农民。《周礼·天官·大宰》:“一曰三农,生九穀。”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三农,平地、山、泽也。” 唐 白居易 《贺雨》诗:“宥死降五刑,己责宽三农。” 清 侯方域 《代三省督府张公祈雨文》:“兹土而五月不雨,三农之失其业者,号呼之声日彻於耳,某心窃忧焉。”

(2).指春、夏、秋三个农时。 汉 张衡 《东京赋》:“三农之隙,曜威中原。”《北史·薛辩传》:“命立庠序,教以诗书,三农之暇,悉令受业。”

肤寸

(1).古长度单位。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肤寸而合。” 何休 注:“侧手为肤,案指为寸。”

(2).借指下雨前逐渐集合的云气。 晋 张协 《杂诗》之九:“虽无箕毕期,肤寸自成霖。” 唐 王昌龄 《悲哉行》:“长云数千里,倐忽还肤寸。” 宋 黄庭坚 《放言》诗之五:“微云起肤寸,大荫弥九州。” 清 郑廷旸 《天香·淡巴菰和樊榭》词:“縈雾难分,撩云不定,也同肤寸俄泛。”参见“ 肤寸而合 ”。

(3).比喻极小或极少。《战国策·秦策三》:“昔者, 齐 人伐 楚 ,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之地无得者,岂 齐 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一:“尚无肤寸功,岂免窃食嫌。” 清 刘銮 《五石瓠·盆景》:“今人以盆盎閒树石为玩,长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约之,或肤寸而结果实,或咫尺而蓄鱼虫,概称盆景。”

勾龙

(1).社神名。 汉 蔡邕 《独断》卷上:“社神,盖 共工氏 之子 勾龙 也,能水土,帝 顓頊 之世,举以为土正。天下赖其功, 尧 祠以为社。”

(2).复姓。 宋 有 勾龙如渊 。见《宋史》。

配社

配食于社庙。《后汉书·儒林传上·宋登》:“﹝ 宋登 ﹞病免,卒于家, 汝阴 人配社祠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土为社” 唐 孔颖达 疏:“但 句龙 既为后土,又以配社, 蔡墨 既答五祀,方答社稷,故明言后土为社也。”

后稷

(1). 周 之先祖。相传 姜嫄 践天帝足迹,怀孕生子,因曾弃而不养,故名之为“ 弃 ”。 虞舜 命为农官,教民耕稼,称为“ 后稷 ”。《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 姜嫄 ……载生载育,时维 后稷 。”《韩诗外传》卷二:“夫闢土殖穀者 后稷 也,决江疏河者 禹 也,听狱执中者 皋陶 也。” 唐 韩愈 《原性》:“ 后稷 之生也,其母无灾。”

(2).古代农官名。《国语·周语上》:“农师一之,农正再之,后稷三之。” 宋 王安石 《上皇帝 * 》:“人之才德,高下厚薄不同,其所任有宜有不宜。先王知其如此,故知农者以为后稷,知工者以为共工。”

道同

(1).志趣相投。 唐 韦应物 《移疾会诗因贻诸祠曹》:“道同意暂遣,客散疾徐还。”

(2).引申为沆瀣一气。《再生缘》第三六回:“万般都是你们错,父子道同害 少华 。”

老儒

旧谓年老的学人。 晋 挚虞 《答杜预书》:“变制通理,垂典将来,何必附之于古,钦以旧义,使老儒致争哉!” 唐 牟融 《寄周韶州》诗:“十年学道困穷庐,空有长才重老儒。”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嘉兴 人 闻人茂德 ,名 滋 ,老儒也。”

负耒

《孟子·滕文公上》:“ 陈良 之徒 陈相 ,与其弟 辛 ,负耒耜而自 宋 之 滕 。”后以“负耒”指背负农具,从事农耕。 晋 陶潜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穫早稻》诗:“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宗室书》:“执竿而钓,徵聘不来;负耒而耕,公侯靡屈,何其高也。” 清 顾炎武 《夏日》诗:“眷此负耒勤,羡彼濯流还。”

无力

(1) 没有力气

四肢无力

(2) 没有力量

无力解决

田丁

(1).依附于田庄主的男性成年农民。《宋史·列女传·曾氏妇晏》:“一日,贼遣数十人来索妇女金帛。 晏 召其田丁諭曰:‘汝曹衣食我家,贼求妇女,意实在我。’”

(2).亦称“ 田子 ”。 宋 代 苗 人酋长属下的强壮农民。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蛮》:“民户强壮可教劝者,谓之田子、田丁,亦曰马前牌,总谓之洞丁。”参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

种莳

犹种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序》:“其有五穀果蓏,非中国所殖者,存其名目而已;种蒔之法,盖无闻焉。”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好>》之十九:“何处深春好,春深种蒔家。”《元典章·户部一·职田》:“召募佃客种蒔。” 朱自清 《阿河》:“另外的隙地上,或罗列着盆栽,或种莳着花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