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

作者:李昱 朝代:元代

山寺原文

碧水流千转,青山绕百层。

过桥随小仆,入寺遇高僧。

石洞深连树,茅檐倒挂藤。

何时借禅榻,清夜看传灯。

诗词问答

问:山寺的作者是谁?答:李昱
问:山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山寺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李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昱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参考注释

水流

(1) 泛指江、河

湖泊星罗棋布,水流纵横交错

(2) 水的流动

(3) 流动着的水

水流湍急

水流畅通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百层

(1).亦作“ 百增 ”。重重迭迭。极言其高。《文选·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井干叠而百增。” 李善 注引《广雅》:“增,重也。” 唐 许浑 《题峡山寺》诗之二:“水曲巖千叠,云重树百层。” 宋 苏辙 《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为赋》诗之二:“虚室无寻丈,青山有百层。”

(2).古台名。《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临 广望 ,坐 百层 ,料武艺,品驍腾。” 刘良 注:“ 广望 、 百层 皆臺名。”

过桥

迷信风俗,“做七”时的一种仪式。 欧阳山 《三家巷》十七:“ 区细 和 区卓 捧着 区桃 的灵牌,到门口外面去‘过桥’。桥是竹枝扎成的,上面糊着金色的纸和银色的纸,一共有两座,一座叫金桥,一座叫银桥。正位师姑宣读了手卷,吹鼓手奏起‘三皈依’的乐章来,师姑们齐声念唱。每唱一节,正位师姑用手卷在桥上一指,灵牌就往上挪动一级。到了桥顶,又往下降;过了金桥,又过银桥, 周炳 一直看到过完了桥,才告辞回家。”

高僧

道行修炼达到较高水平的僧侣

石洞

岩洞。 北周 庾信 《明月山铭》:“风生石洞,云出山根。”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八三:“石洞沙溪二十年,向明杭日夜朝天。” 元 刘詵 《征夫叹》:“贼来多如云,石洞穿千嶅。”《广西风物志·榕荫古渡》:“对岸一山,卓然独秀,山上有一天然贯穿的石洞,名叫 穿岩 。”

茅檐

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倒挂

(1) 头尾颠倒挂着。指商品的成本或收购价格高于销售价格

(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农民借支款额高于实际分配所得的款额也称“倒挂”

(3) 某些社会现象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常理,与应该的样子相反

体脑倒挂

价格倒挂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禅榻

禅床。 唐 杜牧 《题禅院》诗:“今日鬢丝禪榻畔,茶烟轻颺落花风。”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惟丈室一僧,独坐禪榻。” 清 赵翼 《散花曲》:“完璧还君繫臂纱,髩丝禪榻閲年华。”

清夜

清静的夜晚。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唐 李端 《宿瓜州寄柳中庸》诗:“怀人同不寐,清夜起论文。”《花月痕》第四六回:“而内阁大臣,尤循常袭故,旅进旅退於唯唯诺诺之间,清夜捫心,其能 * 乎?”

传灯

亦作“ 传鐙 ”。1.佛家指传法。佛法犹如明灯,能破除迷暗,故称。 唐 崔顥 《赠怀一上人》诗:“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 唐 刘禹锡 《送僧元暠南游》诗:“传鐙已悟无为理,濡露犹怀罔极情。” 五代 李中 《贻毘陵正勤禅院奉长老》诗:“愿作传灯者,忘言学浄名。” 清 薛雪 《一瓢诗话》:“ 杜 诗云:‘毫髮无遗恨,波澜独老成’,最为诗家传灯衣鉢。”

(2).指佛像前或人将死时脚后的长明灯。 唐 杜甫 《望牛头寺》诗:“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仇兆鳌 注:“ 赵 曰:‘此长明灯也,借传灯言之。’”《红楼梦》第十四回:“这日乃五七正五日上,那应佛僧正开方破狱,传灯照亡,参 阎君 ,拘都鬼,延请 地藏王 ,开金桥,引幢旛。” 王闿运 《衡州西禅寺碑》:“见传灯之欲灭,感大宅之先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