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子吟原文
东邻有处子,夙明烈女篇。
字人尚未嫁,而乃失所天。
痛兹生命薄,守贞期自全。
毁容绝膏沐,矢志壹且坚。
爱人贵以德,姑姊莫相怜。
侃辞谢媒妁,何用口諓諓。
诗词问答
问:处子吟的作者是谁?答:李生光
问:处子吟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李生光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生光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先韵
参考注释
东邻
(1).东边的邻居。《易·既济》:“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后汉书·刘赵淳于江传序》:“言以义养,则 仲由 之菽,甘于东邻之牲。” 唐 元结 《漫问相里黄州》诗:“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 叶圣陶 《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群来聚视博徒何如人…… 阿松 东邻子 金荣 与焉。”
(2).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后因以“东邻”指美女。 唐 李白 《效古》诗之二:“自古有秀色, 西施 与东邻。” 五代 阎选 《浣溪沙》词:“ 刘 阮 信非仙洞客, 嫦娥 终是月中人,此生无路访东邻。”
(3).亦作“ 东厸 ”。特指 殷 纣王 。《汉书·叙传上》:“东厸虐而歼仁兮,王合位虖三五。”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东厸, 紂 也。’厸,古邻字也。”一本作“ 东邻 ”。
有处
谓有处置的办法。《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两人且莫悲伤,我看你不像哥妹,快説真情,下官有处。”《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宋敦 道:‘这价钱也是公道了。’想起……不上一百铜钱,总凑与他,还不勾一半。‘我有处了, 刘顺泉 的船在 枫桥 不远。’便对 陈三郎 道:‘价钱依了你,只是还要到一个朋友处借办,少顷便来。’”
有处所。《吕氏春秋·圜道》:“ 黄帝 曰:‘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 陈奇猷 校释:“此文谓帝无永恒不变之处所,乃是在‘有处所’与‘无处所’之间递相变换。”
明烈
爽朗刚正。《南史·张稷传》:“ 稷 性明烈,善与人交,歷官无畜聚,奉禄皆颁之亲故,家无餘财。”
字人
(1).抚治百姓。《后汉书·吴延史卢赵传赞》:“ 吴翁 温爱,义干刚烈。 延史 字人,风和恩结。”《隋书·刑法志》:“始乎劝善,终乎禁暴,以此字人,必兼刑罚。”《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县令,字人之官。”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凡有字人之责者,幸勿为煦煦孑孑,薄而不为。”
(2).许配于人。 清 李渔 《巧团圆·剖私》:“[老旦]请问娘子,青春多少,可有尊堂,曾嫁过丈夫了么?[旦]年方十六,尚未字人。”《东欧女豪杰》第三回:“那处有一位富家女子……父母双亡,又没兄弟,今年已是二十二岁,还未字人。”
尚未
至今未曾;还没有。
例句: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三回:“正是科尔沁部统领明安,尚未行礼,即大哭道“全部军士都败没了,贵统领布塞闻已战死了。”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而乃
(1).连词。表示承接。犹然后。《史记·吕不韦列传》:“乃往见 子楚 ,説曰:‘吾能大子之门。’ 子楚 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 汉 王充 《论衡·初禀》:“当 汉祖 斩大蛇之时,谁使斩者?岂有天道先至,而乃斩之哉?勇气奋发,性自然也。”
(2).连词。表示转折或另起话题。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夫一局之弈,形算之浅,而 弈秋 之心,何尝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见,妄抑大猷,至独陷神於天穽之下,不以甚乎?” 宋 叶适 《始议一》:“非惟不务讨伐二虏以定西北之疆域,而乃反行聘使封册以申百年之誓信。” 明 方孝孺 《豫让》:“苟遇知己,不能扶危於未乱之先,而乃损躯殞命於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鲁迅 《书信集·致许广平》:“而乃年届结束,南北东西;虽尺素云能通,或下问之不易。”
所天
(1).旧称所依靠的人。指君主或储君。《后汉书·梁竦传》:“乃敢昧死自陈所天。” 李贤 注:“臣以君为天,故云‘所天’。”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钳口结舌,不敢上诉所天。” 唐 颜真卿 《冯翊太守谢上表》:“伏惟陛下察其戇愚,收其后效,臣虽万死,实荷所天。”
(2).旧称所依靠的人。指父。 晋 武帝 《答群臣请易服复膳诏》:“吾本诸生,家传礼来久,何必一旦便易此情於所天。”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一:“予生 浙东 ,世业农,总角失所天。”
(3).旧称所依靠的人。指丈夫。 晋 潘岳 《寡妇赋》:“少丧父母,适人而所天又殞。” 唐 顾况 《弃妇词》:“十五许嫁君,二十移所天。”
命薄
命运不好。 隋 薛道衡 《昭君辞》:“专由妾命薄,误使君恩轻。” 唐 李商隐 《属疾》诗:“多情真命薄,容易即迴肠。”《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鲁公子 ﹞哭一回,叹一回……正不知甚么缘故,也只是自家命薄所致耳。”《红楼梦》第五五回:“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
贞期
(1).政治清明的时代。《后汉书·周燮黄宪等传赞》:“琛宝可怀,贞期难对。” 李贤 注:“琛宝喻道德也,贞期谓明时也。”
(2).犹贞节。《晋书·列女传论》:“夫繁霜降节,彰劲心於后凋;横流在辰,表贞期於上德。”
(3).准时。 唐 司空图 《寿星述》:“自昔贞期不爽,逸轨难留。”
自全
保全自己。《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尚书》有 唐 虞 之侯伯,歷 三代 千有餘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篤於仁义,奉上法哉?” 汉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旧唐书·李密传》:“若前不据 关 ,退无所守,大众一散,何以自全?”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若军事一兴,横歛随作,民穷而无告,其势不为大盗,无以自全。”
毁容
(1).因居丧哀戚而憔悴的面容。《后汉书·逸民传·戴良》:“及母卒,兄 伯鸞 居庐啜粥,非礼不行, 良 独食肉饮酒,哀至乃哭,而二人俱有毁容。”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夏安期奔丧不哭》:“ 安期 死数日,子 伯孙 犹著衫帽接客,无毁容,愈肥泽焉。”
(2).泛称憔悴困顿的外貌。 宋 叶适 《<谢景思集>序》:“﹝ 景思 ﹞艰难时,往来 青城 ,毁容败服。”
(3).面有忧色。 明 屠隆 《綵毫记·宫禁生谗》:“﹝ 杨太真 ﹞遣还偶尔失欢,做出许多情态,毁容截髮,一发教送上鬼门关。”参见“ 毁颜 ”。
(4).毁坏容貌。
膏沐
(1).古代妇女润发的油脂。《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朱熹 集传:“膏,所以泽髮者;沐,涤首去垢也。”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妃妾之家,膏沐之遗,岁得再通。” 清 曹寅 《归舟和培山见答韵》:“ 楚 妃屏膏沐, 越 女乱粧靚。”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粗人”》:“她本有‘膏沐’,头发油光,只因老爷出征,这才懒得梳洗,随随便便了。”
(2).借喻德政或恩泽。《楚辞·王逸<九思·悯上>》:“思灵泽兮膏沐,怀兰英兮把琼若。”原注:“灵泽,天之膏沐也,盖喻德政。” 明 吾邱瑞 《运甓记·手板击凤》:“都督,我频年受膏沐,今日分辞往丹瀆,惧才疎力薄,有孤覆育。”
(1).洗沐;润泽。 唐 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日出雾露餘,青松如膏沐。”集注引 孙汝听 曰:“如膏沐者,言雾露之餘,松柏皆如洗沐也。” 宋 范成大 《衡永之间山路艰涩》诗:“晚来出前冈,路坦亭堠促;将士走相贺,喜色如膏沐。” 清 杜岕 《九日荔轩招泛虎丘观穫》诗:“是日值微雨,千林尽膏沐。”
(2).谓施惠。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祠堂所有,輒分之以恤孤寡,兴教育,足以膏沐族人。”
矢志
立下誓愿和志向,以示决心
矢志不移
努力学习,矢志振兴中华
爱人
(1) 丈夫或妻子——在跟第三者说话时,夫妻一方对另一方的称呼
我的爱人在家呢,
(2) 或指他人夫妇中的一位
他爱人在县剧团当演员
(3) 情人。恋爱中男女的一方,未婚的恋人
姑姊
父之姐。《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季武子 以公姑姊妻之。” 陆德明 释文:“ 杜 以公之姑及姊是二人也。或曰:《列女传》称 梁 有节姑妹,谓父之妹也,此云姑姊是父之姊也,一人耳。以 杜 氏为误。”《史记·汲郑列传》:“ 黯 姑姊子 司马安 亦少与 黯 为太子洗马。”
相怜
相互怜爱;怜惜。《列子·杨朱》:“古语有之:‘生相怜,死相捐。’” 宋 王安石 《酬宋廷评请序经解》诗:“未曾相识已相怜,香火灵山亦有缘。”
谢媒
举行婚礼后男女双方向媒人致谢
何用
(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諓諓
(1).能言善辩;花言巧语。《国语·越语下》:“余虽靦然而人面哉,吾犹禽兽也,又安知是諓諓者乎。” 汉 桓宽 《盐铁论·论诽》:“夫公卿处其位不正其道,而以意阿邑顺风,疾小人諓諓面从,以成人之过也。”
(2).工巧。《新唐书·郑覃传》:“若 陈后主 、 隋煬帝 特能诗之章解,而不知王术,故卒归於乱。章什諓諓,愿陛下不取也。”
(3).浅薄;浅薄之言。《公羊传·文公十二年》:“其为能变奈何?惟諓諓善竫言,俾君子易怠,而况乎我多有之。” 何休 注:“諓諓,浅薄之貌。” 宋 司马光 《与景仁论乐书》:“君子之论,无固无我,惟是之从。 景仁 苟有以解之,使莹然明白,则敢不歛衽服义,岂欲为此諓諓也。” 清 钱谦益 《宋子建<遥和集>序》:“虽其駢花丽叶,餘波綺丽,亦将化为陈羹涂饭,而矧其諓諓者乎?”
(4).言语繁碎、哓哓不休貌。 明 归有光 《归氏二孝子传》:“家贫,食不足以赡,炊将熟,即諓諓罪过孝子。父大怒逐之,於是母子得以饱食。” 清 钱谦益 《和遵王述怀感德四十韵》:“中原方熇熇,下里亦諓諓。”
(5).短小貌。 唐 刘禹锡 《汴州郑门新亭记》:“始乎諓諓而成乎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