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髠酒谏

作者:邵雍 朝代:宋代

淳于髠酒谏原文

赐酒于君,饮不知味。
执法在前,巩惧无既。
当此之时,一斗而醉。
宗族满堂,既孝且悌。
尊卑以亲,少长有齿。
当此之时,二斗而醉。
宾之初筵,跄跄济济。
献酬百拜,升降有礼。
当此之时,三斗而醉。
里闬过从,如兄如弟。
时和岁丰,情怀欢喜。
当此之时,五斗而醉。
朋友往还,讲道求义。
乐事赏心,登山临水。
当此之时,八斗而醉。
男女杂坐,杯觞不记。
灯烛明灭,衣冠倾圯。
当此之时,一石而醉。

诗词问答

问:淳于髠酒谏的作者是谁?答:邵雍
问:淳于髠酒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邵雍的名句有哪些?答:邵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执法

(1) 执掌法律;行使法律权力

执法不严使坏人有隙可乘

(2) 执行法令的官吏

在前

从前;先前

在前,他是个老师

无既

无穷;不尽。 唐 李迪 《锻破骊龙珠赋》:“酌斯事之为言,繄可以用之而无既。” 清 恽敬 《吴城万寿宫碑铭》:“ 张角 、 宋子贤 、 刘鸿儒 妄作訞讹,毒流无既。”《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 安老爷 ﹞便説道:‘ 驥儿 承老夫子的春风化雨,遂令小子成名,不惟身受者顶感终身,即愚夫妇也铭佩无既。’”

宗族

(1) 以父亲为血源纽带划定的家族

(2) 同族中出嫁女性以外的人

鸠宗族僮奴百许人。(鸠同“纠”。)——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父母宗族。——《战国策·燕策》

满堂

(1).充满堂上。《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驛坐者满堂。”《花城》1981年第6期:“‘唷喂!--都满堂了。’我听到身后一个女人的、浓重的 川 西口音。”

(2).整个堂上。《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当下满堂嬉笑,一片寒暄。”

(3). 春秋 、 战国 时 楚 地。即 两棠 。在今 河南省 荥阳县 西南,为险要之地。 汉 桓宽 《盐铁论·险固》:“ 楚 有 汝渊 、 满堂 之固而灭於 秦 。”

(4).代指金玉。语出《老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今欲使朕无满堂之念,民有家给之饶。” 宋 范仲淹 《稼穑惟宝赋》:“田畴播殖之时,岂惭种玉;仓廪丰登之际,寧让满堂。”

尊卑

(1).贵贱;位分的高低。《史记·商君列传》:“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隋书·音乐志上》:“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我那时也很不满,暗地里想:连火车上的坐位,他们也要分出尊卑来。”

(2).指长辈和晚辈。《礼记·乐记》:“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后汉书·乌桓传》:“婿随妻还家,妻家无尊卑,旦旦拜之,而不拜其父母。”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十:“她也很生气,头一回见面,说话这么不客气,简直不拿她当婶婶看待,没有个长幼尊卑。”

少长

稍微长久。 晋 陶潜 《与殷晋安别》诗:“游好非少长,一遇尽殷勤。” 逯钦立 注:“少长,少久。”《晋书·袁乔传》:“与将军游处少长,虽世誉先后而臭味同归也。”

(1).年少的和年长的。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羣贤毕至,少长咸集。”

(2).从年少到长大。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张希望 ﹞笑曰:‘吾少长以来,未曾知此事,公毋多言。’”

二斗

南斗与北斗。 唐 皓然 《答裴集阳伯明二贤》诗:“星文齐七政,天轴明二斗。”

初筵

《诗·小雅·宾之初筵》:“宾之初筵,左右秩秩。” 郑玄 笺:“大射之礼,宾初入门,登堂即席,其趋翔威仪甚审知,言不失礼也。” 朱熹 集传:“初筵,初即席也。”后指宴饮之始,亦泛指宴饮。 唐 杜甫 《牵牛织女》诗:“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撰敕》:“有彯缨结佩之士,罗列于初筵。” 清 黄景仁 《夜饮孙吟秋斋头邻家火发归而成此并讯吟秋》诗:“可怜小户当初筵,已见流珠眼芒起。”

跄跄济济

形容步趋有节,多而整齐貌。《诗·大雅·公刘》:“蹌蹌济济,俾筵俾几。”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大臣思宠之盛》:“是宜蹌蹌济济感恩图报之多其人,理固然耳。”亦作“ 蹌蹌躋躋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只见蹌蹌躋躋,一羣儒生,将着文卷,多来请教。”

献酬

亦作“献醻”。 1.谓饮酒时主客互相敬酒。《诗·小雅·楚茨》:“献醻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郑玄 笺:“始主人酌宾为献,宾既酌主人,主人又自饮酌宾曰醻。”《史记·孔子世家》:“献酬之礼毕, 齐 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 唐 朱湾 《奉使设宴戏掷笼筹》诗:“献酬君有礼,赏罚我无私。” 清 孙枝蔚 《中秋夜与同幕者把杯》诗:“但恨坐一室,无人互献酬。”

(2).泛指斟饮。 宋 陆游 《龟堂独酌》诗之二:“一榼兰溪自献酬,徂年不肯为人留。”

(3).酬答;应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文明从容,亦心声之献酬也。” 宋 秦观 《次韵刘逊父以宁斋诗二轴作以还之》:“明珠白璧堪投报,细草幽花入献酬。” 清 尤侗 《病约三章》:“僕病未能,献酬笔墨,东涂西抹,少作狼藉,老至頽唐,勉强塞白。”

百拜

(1).多次行礼。《礼记·乐记》:“是故先王因为酒礼,壹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备酒祸也。” 郑玄 注:“百拜以喻多。” 唐 吕温 《河南府试赎帖赋得乡饮酒诗》:“百拜宾仪尽,三终乐奏长。” 宋 苏辙 《礼论》:“天子诸侯大夫卿士周旋揖让,献酬百拜。”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百拜》:“古人之拜,如今之鞠躬,故通计一席之间,宾主交拜,近至于百。” 郭沫若 《历史人物·屈原研究》:“固执文言的夫子们对于前者叩头百拜,对于后者则肆口漫骂。”

(2).犹言万分。《老残游记》第七回:“能得先生去为我帮忙,我就百拜的感激了。”

升降

(1).登高与趋下。《魏书·安定王休传》:“至乃居冈饮涧,井谷秽杂,昇降劬劳,往还数里。”

(2).上前与后退。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别有博射,弱弓长箭,施於準的,揖让昇降,以行礼焉。”

(3).升进与黜退。 南朝 齐 张充 《与尚书令王俭书》:“从横万古,动默之路多端;纷纶百年,昇降之徒不一。”

(1).上升下降。《礼记·曲礼上》:“居丧之礼……升降不由阼阶,出入不当门隧。” 宋 曾巩 《请改官制前预选官习行逐司事务札子》:“以其位之升降,为其任之烦简。”

(2).盛衰。《书·毕命》:“道有升降,政由俗革。” 蔡沉 集传:“有升有降,犹言有隆有汚也。”《新唐书·吕才传》:“故知荣辱升降,事关诸人,而不由於葬。”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大夫称子》:“於此可以见世之升降焉,读《春秋》者,其可忽诸?”

(3).指数量的增减。《新唐书·食货志一》:“然是时天下户未尝升降。”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大钱》:“古今之言泉币者多矣,是不可一贯,以其时之升降轻重也。”

(4).评议高低优劣。 象升 《<振素庵诗集>序》:“因与纵谈诗道,升降流别,盖十而合者又七八焉。”

(5).谓忐忑不安。《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心惙怛兮伤悴,志菲菲兮升降。”

(1).上升下降。《楚辞·离骚》:“陞降以工下兮,求榘矱之所同。”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凭云陞降,从风飘零。”

(2).官职的升迁与黜免。《明史·选举志三》:“又以事之繁简,与歷官之殿最,相参互覆,为等第之陞降。”《平山冷燕》第一回:“圣旨一宣,早有礼部尚书出班奏道:‘督学府县官,即从得才失才为陞降,如此则是寓搜求于制科,又不失才,又不碍制,庶为两便。’”

里闬

(1).指里门。《后汉书·成武孝侯顺传》:“ 顺 与 光武 同里閈,少相厚。” 李贤 注:“閈,里门也。”《文选·左思<蜀都赋>》:“外则轨躅八达,里閈对出,比屋连甍,千廡万室。” 刘逵 注:“閈,里门也。”

(2).代指乡里。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徐凝》:“﹝ 凝 ﹞与 施肩吾 同里閈,日亲声调。” 清 钱谦益 《雷孝子传》:“﹝其父﹞强饭徐步,优游里閈者一年而卒。”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夫豪俊虽超軼於里閈之士,其材性则大氐不出其里閈。”

过从

来访;相互往来

得友天下士,旦夕相过从。——归有光《邢州叙述》

如兄如弟

情如兄弟。比喻彼此亲密无间

孔子尝过 郑,与 子产如兄如弟。——《史记·郑世家》

时和岁丰

和:和平;岁:年成;丰:盛,多。时代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情怀

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

畅舒情怀

欢喜

(1) 喜爱、爱好

她欢喜拉手风琴

(2) 喜欢、喜爱

欢喜滑水

五斗

(1).见“ 五斗米 ”。

(2).即五星。《黄庭内景经·若得》:“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焕明是七元。” 梁丘子 注:“五斗,五星;七元,北斗也。”参见“ 五星 ”。

朋友

(1) 除情人或亲属之外彼此有交情的人

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清· 刘开《孟涂文集》

(2) 恋爱的对象

谈朋友

(3) 指幕友

我那里左右要请朋友,你就可以拣一个合式的事情,代我办办。——《二刻拍案惊奇》

往还

去和来;往来

讲道

宣讲宗教教义

向广大会众讲关于恩典的道理

乐事

得意事;使人高兴或满意的事

享受倾听他谈话的乐事

赏心

(1).心意欢乐。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含情尚劳爱,如何离赏心?” 宋 邵雍 《同程郎中父子月陂上闲步吟》:“必期快作赏心事,却恐赏心难便来。” 苏曼殊 《碎簪记》:“盖余此次来 沪 ,所见所闻,无一赏心之事。”

(2).谓娱悦心志。 宋 沉辽 《禅老阁》诗:“赏心不期侈,澹泊自有餘。” 清 张麟书 《早梅》诗:“赏心不待花如雪,好在寒氷未解时。”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若为赏心而作,则实萌芽于 魏 而盛大于 晋 。”

登山临水

登上山头,来到水边。形容游览山水名胜。也指长途跋涉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战国楚· 宋玉《九辨》

八斗

见“ 八斗才 ”。

男女

(1) 男女性的统称

男女老幼

(2) 〈方〉∶儿女的统称

杂坐

混杂而坐。《礼记·曲礼上》:“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史记·滑稽列传》:“州閭之会,男女杂坐。” 清 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出门遇高会,杂坐皆良朋。”

杯觞

(1).酒杯。《三国志·吴志·胡综传》:“性嗜酒,酒后欢呼极意,或推引杯觴,搏击左右。”

(2).指行酒、饮酒。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或飞苍走黄于中原,或留连杯觴以羹沸。” 唐 刘禹锡 《戏赠乐天兼见示》诗:“ 白 家唯有杯觴兴,欲把头盘打少年。”

饮酒器皿的统称。 唐 温庭筠 《醉歌》:“锦袍公子陈盃觴,拨醅百瓮春酒香。”

烛明

(1).照亮。《汉书·礼乐志》:“冯冯翼翼,承天之则。吾易久远,烛明四极。”

(2).烛光明亮。 唐 杜甫 《今夕行》:“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 明 高启 《奉天殿进元史》诗:“漏尽秋城催仗早,烛明春殿卷帘迟。”

衣冠

(1) 衣服和礼帽

(2) 服饰

衣冠不整

(3) 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

衣冠之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