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丁端叔直阁惠永嘉髹研句容香鬲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原文

元珍先生茁云孙,雪竹有节豹有文。
染云作句本天巧,镂冰生花无手痕。
鵷鹭行边旧联翼,天禄阁中今独直。
半竿淮水将渠归,一笑荆溪岂人力。
赠我阿泓非姓陶,木家居士漆园曹。
急呼陈玄导黑水,花晕千层吹海涛。
句容铜山捣金屑,幻出羽渊三足鳖。
两耳踰肩一腹皤,解吐黄云香刮骨。
双珍投赠感故人,秃翁有笔今无神。
杯水慱诗元不直,酱瓿覆却那作嗔。
阿泓处分蛛丝里,延置铜君居上坐。
煮茶剥芡对炉薰,遮莫白驹隙中过。

诗词问答

问:《谢丁端叔直阁惠永嘉髹研句容香鬲》的作者是谁?答:杨万里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万里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云孙

(1).从本身算起的第九代孙。亦泛指远孙。《尔雅·释亲》:“仍孙之子为云孙。” 郭璞 注:“言轻远如浮云。” 唐 杜甫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之五:“ 大历 三年调玉烛, 玄元皇帝 圣云孙。” 宋 陆游 《镜湖西南有山作短歌》:“云孙相遇不相识,笑问尘世今何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当年始祖初迁地,此日云孙再造家。”

(2).即天孙。星名。 元 萨都剌 《雪米》诗:“云孙捧出南箕簸,月姊舂来北斗量。”

雪竹

(1).雪中之竹。 唐 郑谷 《送进士韦序赴举》诗:“秋山晚水吟情远,雪竹风松醉格高。” 宋 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 熙寧 庚戌冬, 王荆公 安石 自参知政事拜相……取笔书窗曰:‘霜筠雪竹 钟山寺 ,投老归歟寄此生。’” 宋 范成大 《荆公墓》诗之一:“半世青苗法意,当年雪竹诗情。”

(2).一种干节上有浓厚 * 的竹子。 唐 许棠 《题开明里友人居》诗:“风巢和鸟动,雪竹向人斜。” 宋 杨万里 《谢丁端叔直阁惠永嘉髹研句容香鬲》诗:“ 元珍先生 茁云孙,雪竹有节豹有文。”

有节

有节度;有节制。《礼记·檀弓上》:“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故哭踊有节。” 唐 李德裕 《欹器赋》:“表人道之隆替,明百事之有节。”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主帅慎进退,出师贵有节。” 张书绅 《正气歌》三:“在 南昌 起义失败的教训里,在 皖南 事变有利有节的斗争中……哪一个革命者不应看到,这一切一切都是由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血和生命写成。”

天巧

不假雕饰,自然工巧。 唐 韩愈 《答孟郊》诗:“规模背时利,文字覷天巧。”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周遭有十奇,如 石门 、 水帘 、 瀑布 、 石灯 、 石钟罄 、 观音影 之类,皆自然天巧。”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窗栏》:“必取整木一段,分中锯开,以有锯路者着墻,天然未斫者向内,则天巧人工,俱有所用之矣。”

镂冰

亦作“ 鏤氷 ”。雕刻冰块。常以喻徒劳无功。 汉 桓宽 《盐铁论·殊路》:“故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鏤冰,费日损功。”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夫鏤氷为璧,不可得而用也。” 唐 黄滔 《谢试官》:“ 滔 蜩甲薄姿,蚁封微状,学虽勤於刻汁,艺则愧於鏤氷。” 宋 黄庭坚 《送王郎》诗:“炊沙作糜终不饱,鏤冰文字费工巧。”

生花

(1).鲜花。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得其生花十斛,乾之,纔可得五六耳。”《廿载繁华梦》第八回:“ 五嫂 就与 桂妹 脱褐,念经礼斗;又将院里掛生花,结横彩。”

(2).谓结成花状物;呈现出花的形状,像花。 南朝 梁简文帝 《鸳鸯赋》:“始临涯而作影,遂蹙水而生花。” 宋 黄庭坚 《忆帝京·私情》词:“银烛生花如红豆。占好事、而今有。”《 * 词话》第二回:“口儿里常喷出异香兰麝,樱桃初笑脸生花。”

(3).开花。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 李太白 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以比喻好文章。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挫权》:“向人乞怜应礼下,何事骄人一谜奢。休喳。谩思量代笔生花。”参见“ 生花笔 ”。

(4).眼昏花。 宋 徐铉 《亚元舍人猥贻佳作因为长歌兼寄陈君庶》:“酒酣耳热眼生花,暂似京华欢会处。” 宋 苏轼 《雪后书北台壁》诗之二:“城头初日始翻鵶,陌上晴泥已没车。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5).形容善于言辞。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风水先生用他的生花的口舌对老地主说明了那里是来龙,那里是去脉。” 阿英 《灰色之家》三:“法官刚说到这里,大块头发起急来了,插上又运用他的生花之舌说:‘……’”

(6).古时魔术表演之一。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生花》:“今京城有生花种植以戏者……种瓜植树,即生花之事也。盖自 汉武 时 大宛 所献眩人始云。”

手痕

(1).手迹,笔迹。 宋 苏轼 《凤翔八观·王维吴道子画》诗:“何处访 吴 画, 普门 与 开元 。 开元 有 东塔 , 摩詰 留手痕。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

(2).手印在物体上的痕迹。

行边

巡视边疆。 宋 曾巩 《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知州事 刘夔 刘 沅 ,继出行边,公实总州任,内脩民事,外奉师费。” 明 许景樊 《塞上》诗:“将军鼓角行边急,公主琵琶説怨偏。” 清 侯方域 《宁南侯传》:“司徒公行边至 黄花镇 上,遇大炮灾。”

天禄阁

汉 宫中藏书阁名。 汉高祖 时创建,在 未央宫 内。《三辅黄图·未央宫》:“ 天禄阁 ,藏典籍之所。《汉宫殿疏》云:‘ 天禄麒麟阁 , 萧何 造,以藏祕书,处贤才也。’” 成帝 、 哀帝 及 王莽 时, 刘向 、 刘歆 、 扬雄 等曾先后校书于此。

人力

(1) 可动用的劳动力;可动员的人员

人力资源

(2) 人的劳力;人的力量

爱惜人力物力

居士

(1) 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称

(2) 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漆园

(1).古地名。 战国 时 庄周 为吏之处。其地一说在今 河南省 商丘市 北;一说在今 山东省 菏泽市 北;一说在今 安徽省 定远县 东。又或以为“漆园”非地名, 庄周 乃在 蒙邑 中为吏主督漆事, 蒙 在今 商丘市 北。 唐 蒋防 《至人无梦》诗:“翛然碧霞客,那比 漆园 人。” 宋 陆游 《上虞逆旅见旧题岁月感怀》诗:“ 漆园 傲吏犹非达,物我区区岂足齐?”

(2).指 庄子 。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子永 嘆天伦之伟, 漆园 悲被绣之牺。” 唐 李德裕 《重忆山居·漏潭石》诗:“常疑六合外,未信 漆园 书。” 清 朱锡 《幽梦续影》:“ 漆园 梦蝶,不过中材。”参见“ 漆园吏 ”。

陈玄

墨的别称。墨色黑,存放年代越陈越佳,故称。 唐 韩愈 《毛颖传》:“ 颖 与 絳 人 陈玄 、 弘农 陶泓 及 会稽 褚先生 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余尝和 吴 观墨诗云:‘赖召 陈玄 典籍传,肯教 边 腹擅便便。’”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士一·墨》﹝释名﹞:“乌金、陈玄、玄香、乌玉玦。”

海涛

(1).海浪。 唐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之二:“雨晴九陌铺江练,嵐嫩千峯叠海涛。” 明 王守仁 《泛海诗》:“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往者作一律曰:‘生平颇忆挈 卢敖 ,东过 蓬莱 浴海涛。’”

(2).指海涛声。 叶圣陶 《倪焕之》十:“喧嚷声、笑语声、小儿啼哭声混合在一起,像有韵律似的,仿佛繁碎的海涛。”

铜山

(1).蕴藏、出产铜矿的山。《史记·佞幸列传》:“﹝ 文帝 ﹞於是赐 邓通 蜀 严道 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 唐 罗隐 《后雪赋》:“至若涨盐池之水,屹铜山之巔,触类而生,不可殫言。” 清 吴伟业 《赠陆生》诗:“铜山一旦拉然崩,却笑 黔娄 此中死。”

(2).指金钱;钱库。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铜山恨不移屋底,錙銖计算争锥刀。”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呆官》:“眷恋铜山,徘徊阿堵。” 清 洪楝园 《后南柯·辞职》:“作清官不愿铜山大,作贜官须把黎民刮。”

金屑

(1).黄金的粉末、碎末。 宋 梅尧臣 《妾薄命》诗:“曾闻清冷混金屑,谁谓飘扬逐路人。” 清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戈壁无水草处,地方官踏着,有可簸采金屑之地。” 叶圣陶 《城中·病夫》:“有几个翻检很高的一堆书籍,眉头微蹙,目光深沉,似乎要从细碎的沙砾里拣出金屑来。”

(2).佛教谓佛经中的片言只语,佛法中的一知半解。《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金屑虽贵,落眼成翳。”《五灯会元·东林总禅师法嗣·龙泉夔禅师》:“岂况牵枝引蔓,説妙谭玄。正是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3).见“ 金屑酒 ”。

(4).黄色的花粉。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朱瑾》:“其花深红色,五出,大如蜀葵,有蕊一条,长於花叶,上缀金屑,日光所烁,疑若焰生。”

羽渊

池潭名。传说 鲧 死后化黄熊处。《左传·昭公七年》:“昔 尧 殛 鯀 于 羽山 ,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 羽渊 。” 宋 刘克庄 《江西诗派小序·三洪》:“﹝ 玉父 ﹞有《怀驹父诗》云:‘欣逢白鹤归华表,更想黄龙出 羽渊 。’” 清 方苞 《徐诒孙哀辞》:“余始寓书,告以君子之遭变也,在审其身之所处。 鯀 之殛也, 禹 未尝身殉于 羽渊 。”参见“ 羽山 ”。

三足鳖

传说中的三足之鳖。《山海经·中山经》:“ 从水 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其中多三足鳖,枝尾,食之无蛊疫。”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一·能鳖》﹝集解﹞引 姚福 《庚己编》云:“ 太仓 民家,得三足鳖,命妇烹,食毕入卧,少顷,形化为血水,止存髮耳。”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说他变了三足鳖。”

黄云

(1).黄色的云气。(1)天子气。《古微书·洛书纬》:“ 黄帝 起,黄云扶日。”《宋书·符瑞志上》:“ 帝尧 之母曰 庆都 ,生於 斗维 之野,常有黄云覆护其上。” 前蜀 杜光庭 《贺黄云表》:“ 尧 之诞生,常有黄云垂覆; 舜 之御宇,常有黄云凝空。”(2)祥瑞之气。《汉书·郊祀志上》:“天子使验问巫得鼎无姦诈,乃以礼祠,迎鼎至 甘泉 ,从上行,荐之。至 中山 ,晏温,有黄云焉。”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一》:“ 沉佺期 《改年观赦》诗:‘六甲迎黄气,三元降紫泥。’《望气经》云:‘黄云四出,主赦。’黄气,黄云也。”(3)雪天之云。下雪天云特黄于常云,故称。 宋 曾巩 《咏雪》:“黄云半夜满千里,大雪平明深一尺。”

(2).黄尘;沙尘。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河洲多沙尘,风悲黄云起。” 唐 孟郊 《感怀》诗:“登高望寒原,黄云鬱峥嶸。” 明 王世贞 《立春前一日过尹汝渔副使饮》诗:“落日千门飞鴈去,黄云一骑按雕迴。”

(3).边塞之云。塞外沙漠地区黄沙飞扬,天空常呈黄色,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陇西行》之二:“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 唐 杜甫 《佐还山后寄》诗之一:“山晚黄云合,归时恐路迷。” 仇兆鳌 注:“塞云多黄,故公诗云‘黄云高未动’,又云‘山晚黄云合’。” 明 李梦阳 《石将军战场歌》:“黄云落日古骨白,砂砾惨淡愁行人。”

(4).比喻成熟的稻麦。 宋 王安石 《同陈和叔游齐安院》诗:“繅成白雪桑重緑,割尽黄云稻正青。” 明 高启 《看刈禾》诗:“黄云渐收尽,旷望空郊平。”

刮骨

用刀刮除骨上的药毒以治创伤。《三国志·蜀志·关羽传》:“ 羽 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 便伸臂令医劈之。时 羽 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於盘器,而 羽 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后用为形容精神坚强的典实。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公入仕四十五年,身经一百六战……刮骨傅药,事同 关羽 。” 唐 王维 《燕支行》:“报讐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明 李东阳 《痛语·柬南屏》诗:“刮骨彼何雄,湔肠或非懵。”

珍投

贵重的赠物。 宋 苏轼 《代书答梁先》诗:“感子佳意能无酬,反将木瓜报珍投。”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秃翁

贬指年老而无官势的人。亦用以自嘲。《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武安 ﹞召 韩御史大夫 载,怒曰:‘与 长孺 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秃老翁,言 婴 无官位扳援也。” 宋 陆游 《夏日杂题》诗之七:“憔悴衡门一秃翁,回头无事不成空。”

无神

(1).不存在神明。 晋 王该 《日烛》:“奚适非道,何之无神?”

(2).犹言不显灵。《法苑珠林》卷七六:“虎乃瞋曰:‘吾之奉佛供僧,而更致外寇,佛无神矣。’”

(3).没有神采。如:他两眼无神,面容失色。

杯水

(1).一杯水。《庄子·逍遥游》:“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南齐书·张绪传》:“灵上置杯水香火,不设祭。” 唐 柳宗元 《谪龙说》:“及期,进取杯水饮之。” 明 孟称舜 《桃花人面》第一出:“小生偶到仙庄,谢姐姐见怜,以杯水相赠。”

(2).比喻微薄。参见“ 杯水之谢 ”。

不直

(1).不正;不公。《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使人上书告内史,内史治,言王不直。”《新唐书·严郢传》:“天下以 郢 挟宰相报仇为不直。”《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辛亥,敕:民有诉讼,必先歷县州及观使处决,不直,乃听讼於臺省。”《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我自身也理不直,冤仇何时而报?”

(2).不以之为是;不信任。《汉书·韩延寿传》:“上由是不直 延寿 ,各令穷竟所考。”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庄廷鑨》:“ 之荣 告诸大吏,大吏右 庄氏 ,不直 之荣 。” 林纾 《与姚叔节书》:“既而足下南归,不居大学,有人言校长不直足下,寻校长亦不见直於学生,且不见直於司学之人,而校长行矣。”

(3).不值得。 宋 黄昇 《酹江月》词:“作赋吟诗空自好,不直一杯秋露。”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僧》:“两盗,雏耳,虽相伺而眼眜,误赤金为钱鏹,故不直一下手。”

(4).不只;不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故知 季札 观辞,不直听声而已。”《北齐书·高昂传》:“父 翼 常谓人曰:‘此儿不灭我族,当大吾门,不直为州豪也。’”

酱瓿

《汉书·扬雄传下》:“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 鉅鹿 侯芭 常从 雄 居,受其《太玄》、《法言》焉。 刘歆 亦尝观之,谓 雄 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酱瓿”原指盛酱的器物,后用为“覆酱瓿”之省,喻著作的价值不为人所认识,只能用来盖酱瓿而已。 唐 陆龟蒙 《袭美题郊居次韵》之八:“莫问盐车骏,谁看酱瓿《玄》?” 宋 王安石 《进<字说>》诗:“但可与人漫酱瓿,岂能令鬼哭黄昏。”

处分

(1)

(2) 对违反法律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处罚

免予处分

(3) 处理;处置

处分适兄意,那得吾自专!——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处分封疆大事

蛛丝

蜘蛛分泌物结成的丝。亦指蛛网。 唐 杜甫 《牵牛织女》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宋 王安石 《寄慎伯筠》诗:“世网掛士如蛛丝,大不及取小缀之。”

上坐

亦作“ 上座 ”。1.受尊敬的席位。《史记·孝武本纪》:“及五年脩封,则祠 泰一 、 五帝 於明堂上坐,令 高皇帝祠 坐对之。”《汉书·高帝纪上》:“ 高祖 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詘。” 颜师古 注:“上坐,尊处也。” 唐 韩愈 《送穷文》:“主人於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 洪深 《申屠氏》第二本:“ 方蛟 小人得志,愈加忘形,竟踞上坐。” 老舍 《四世同堂》四八:“ 祁老人 的必定让客人坐上座, 祁老人 的一会儿一让茶, 祁老人 的谦恭与繁琐,都使 富善先生 满意。”

(2).佛教语。一寺之长,“三纲”之首。多由朝廷任命年高德劭者担任。 南朝 梁 王僧孺 《中寺碑》:“ 中寺 者, 晋 太元 五年 会稽王 司马道子 之所立也…… 天监 十五年,上座 僧慈 等,更揆日缔架,赫然霞立。” 宋 赞宁 《大宋僧史略·杂任职员》:“古今立此位,皆取其年德干局者充之。《高僧传》多云被勅为某寺上座是也。 道宜 勅为 西明 寺上座,列寺主、维那之上。” 宋 张耒 《明道杂志》:“士人有 双渐 者,性滑稽,尝为县令,入僧寺中。主僧半酣矣,因前曰:‘长官可同饮三杯否?’ 渐 怒,判云:‘谈何容易,邀下官同饮三杯;礼尚往来,请上坐独吃八棒。’竟笞遣之。”

亦作“ 上座 ”。坐于上位;入席。《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 韩信 )拜礼毕,上座。”《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你二位老人家请上坐,好受女儿女婿的礼。” 夏丐尊 叶圣陶 《文心》十九:“ 乐华 成为一个被特别优待的客人,这个同学请他上座,那个同学给他斟茶,使他反而不很自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曾皓 :过节,大家叙一叙。请 袁先生 上坐,上坐,上坐。”

炉薰

见“ 炉熏 ”。

遮莫

亦作“ 遮末 ”。1.尽管;任凭。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狐曰:‘我天生才智,反以为妖,以犬试我,遮莫千试万虑,其能为患乎?’” 宋 苏轼 《次韵答宝觉》:“芒鞵竹杖布行缠,遮莫千山更万山。”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三折:“风月閒人,倒落得个散诞消遥百不忧,遮莫的山崩海漏,鸟飞也那兔走。” 叶叶 《九秋》诗:“飘零遮莫与君同,岑寂关山行李中。”

(2).不论;不管。 宋 杨万里 《和张功父梅诗》之一:“老无半点看花意,遮莫明朝雨及晴。” 元 曹德 《折桂令·登灵鹫山》曲:“便休提鐘鼎山林,遮莫荣枯,总是消沉。”《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妙观 道:‘遮莫是甚么事,且説将来,奴依他便了。’”

(3).即使;假如。 唐 李白 《少年行》之三:“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道人道:‘小牌上有言在前,遮末是高手也要饶他一先,决不自家下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小娘子端好是画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摄魂去。”

(4).莫要;不必。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敛色却行。 五嫂 咏曰:‘他家解事在,未肯輒相瞋。径须刚捉著,遮莫造精神。’” 宋 晏殊 《秋蕊香》词之二:“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长无睡。” 清 黄景仁 《感旧》诗:“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涴泪痕新。”

(5).什么;为何。 唐 李白 《寒女吟》:“下堂辞君去,去后悔遮莫!”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证学》:“其一谓志学者,即应犯不较逆不难,不然落乡人臼矣,遮莫不是名谊心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杂记五则》:“媪怒,大声詈曰:‘遮莫来撩拨尔祖姥?我将齩尔爹黑鸟!’”

(6).莫非;或许。 清 黄景仁 《念奴娇·虞山旅舍夜起是日稚存归里》词:“遮莫 九龙山 下月,今夜是君行处?” 黄澜 《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诗:“悬知共乘多贤达,遮莫先驱到望舒。”

(7).大约;约摸。 刘大白 《龙山梦痕序》:“遮莫四年前,从 杭州 回到离开已久的故乡去,在船上偶然胡诌了这两首七律。”

驹隙

比喻光阴迅速。为“白驹过隙”之省。隙,墙壁间的空隙。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