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閟阁赏荷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清閟阁赏荷原文

狮林景里清閟阁,存一倪家名弗除。

足以于斯憩宵旰,所欣应节赏芙蕖。

因思君子那限界,即曰水芳亦起予。

欲问当年称懒者,濂溪之趣可能如。

诗词问答

问:清閟阁赏荷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清閟阁赏荷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清閟阁赏荷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九

2. 倪瓒狮林有清閟阁今山庄所仿狮林十六景内仍存其名

参考注释

清閟阁

元 著名画家 倪瓒 收藏图书文玩和吟诗作画之所。在今 江苏省 无锡县 。后为 祇陀寺 。《明史·隐逸传·倪瓒》:“ 倪瓚 字 元镇 , 无锡 人也。家雄於貲,工书,善书画。四方名士日至其门。所居有阁曰 清閟 ,幽迥絶尘。”《无锡金匮县志·古迹》:“ 清閟阁 在 梅里乡 , 元 倪瓚 故居,旁列碧梧奇石,设古尊罍彝鼎法书名画,其中非 杨维楨 、 张雨 诸人不得至。” 清 赵翼 《灵岩山馆吊毕秋帆制府》诗:“过客尚寻 清閟阁 ,籍官幸免 奉诚园 。”

足以

完全可以

凭他的成绩足以取胜

足以立事。——《资治通鉴》

力尚足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火尚足以明。

于斯

同“ 於此 ”。《楚辞·渔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孙谋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尝从事於斯矣。”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 汉 之得材,於斯为贵。”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国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

宵旰

〈方〉∶宵衣旰食,即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歇息

宵旰忧虞轸。——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

节赏

旧时过节时主人赏给佣人的钱物。 老舍 《骆驼祥子》八:“节赏固定的是两块钱,不多;可是来了贺年的,他去送一送,每一趟也得弄个两毛三毛的。”

芙蕖

亦作“ 芙渠 ”。荷花的别名。《尔雅·释草》:“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 郭璞 注:“﹝芙渠﹞别名芙蓉, 江 东呼荷。”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若其华实各名,根叶异辞,既号芙渠,亦曰泽芝。” 宋 王安石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 清 秦松龄 《和吴弘人见赠之作》:“尊酒共君秋夜醉,满庭清露湿芙蕖。”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限界

界限。《宋史·刘随传》:“ 随 因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限界,民遂得不扰。”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窃怪水之投水,自当混而为一,乃扬杓倾盆至半,知其自此始为 南泠 ,岂真有限界而不乱耶?” 毛 * 《论持久战》五三:“有后方和无后方--利用国家的总后方,而把作战线伸至敌人占领地之最后限界的,是主力军。”

水芳

指水中香草。 唐 韩愈 孟郊 《远游联句》:“晓日生远岸,水芳缀孤舟。” 唐 白居易 《湖上闲望》诗:“闲弄水芳生 楚 思,时时合眼咏《离骚》。”

起予

(1).《论语·八佾》:“子曰:‘起予者, 商 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 孔子 言 子夏 能发明我意,可与共言《诗》。”后因用为启发自己之意。 唐 韩愈 《量移袁州张韶州端公以诗相贺因酬之》诗:“将经贵郡烦留客,先惠高文谢起予。” 宋 苏轼 《答任师中家汉公》诗:“我时年尚幼,作赋慕 相如 。侍立看君谈,精悍实起予。” 清 顾炎武 《与友人论学书》:“且以区区之见,私诸同志而求起予。”

(2).指启发他人。《文选·应璩<与广川长岑文瑜书>》:“ 周 征 殷 而年丰, 卫 伐 邢 而致雨,善否之应,甚於影响,未可以为不然也。想雅思所未及,谨书起予。” 吕向 注:“恐其不致至诚,不知善否之应,故以书起发其章。”

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濂溪

湖南省 道县 水名。 宋 理学家 周敦颐 世居溪上。 周 晚年移居 江西 庐山 莲花峰 下,峰前有溪,因取旧居 濂溪 以为水名,并自以为号,世称 濂溪先生 。 宋 黄庭坚 有《濂溪诗》。《宋史·道学传一·周敦颐》:“﹝ 周敦颐 ﹞以疾求知 南康军 。因家 庐山 莲花峯 下,前有溪,合於 湓江 ,取 营道 所居 濂溪 以名之。” 清 方苞 《余处士墓表》:“求 朱子 遗蹟,再至 匡庐 ,淹留 濂溪 、 鹿洞 。”

可能

可能性

不相信有发生惨剧的可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