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原文

执象宗玄祖,贻谋启孝孙。
文高柏粱殿,礼薄灞陵原。
宫仗辞天阙,朝仪出国门。
生成不可报,二十七年恩。
虞帝南巡后,殷宗谅暗中。
初辞铸鼎地,已闭望仙宫。
晓落当陵月,秋生满旆风。
前星承帝座,不使北辰空。
业大承宗祖,功成付子孙。
睿文诗播乐,遗训史标言。
节表中和德,方垂广利恩。
悬知千载后,理代数贞元。
梦减三龄寿,哀延七月期。
寝园愁望远,宫仗哭行迟。
云日添寒惨,笳箫向晚悲。
因山有遗诏,如葬汉文时。

诗词问答

问: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全唐诗

参考注释

玄祖

犹玄圣。指 老子 。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玄祖之道,用慈俭为先;素王之风,以仁义是首。”

贻谋

《诗·大雅·文王有声》:“詒厥孙谋,以燕翼子。”后以“貽谋”指父祖对子孙的训诲。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观其所以顾命冢嗣,貽谋四子,经国之略既远,隆家之训亦弘。” 宋 苏轼 《韩维祖保枢鲁国公制》:“上以报貽谋之德,下以励移孝之诚。” 清 秋瑾 《失题》诗:“膝下貽谋晚,堂前慰藉先。”

孝孙

祭祖时对祖先的自称。《诗·小雅·楚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朱熹 集传:“孝孙,主祭之人也。”《礼记·郊特牲》:“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 晋 傅玄 《晋宗庙歌·夕牲歌》:“祖考降饗,以虞孝孙之心。”《宋史·乐志八》:“开基握符,正位凝命,於万斯年,孝孙有庆。”

陵原

(1).丘陵和平原。

(2).陵寝。 明 张居正 《孝恪皇太后迁袝挽歌》之五:“千秋霜露候,冠佩肃陵原。” 清 徐世溥 《汉宫春晓赋》:“被陵原以殊姿兮,草木寤而怀新。”

宫仗

帝王的仪仗。 唐 白居易 《德宗皇帝挽歌词》之一:“宫仗辞天闕,朝仪出国门。” 宋 徐铉 《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行止不离宫仗影,衣裾尝惹御鑪烟。”

天阙

(1).天上的宫阙。 南朝 宋 颜延之 《为织女赠牵牛》诗:“惭无二媛灵,託身侍天闕。”

(2).天子的宫阙,亦指朝廷或京都。《宋书·桂阳王休范传》:“便当投命有司,谢罪天闕。”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 惠生 在 乌场国 二年,至 正光 三年二月,始还天闕。” 唐 韩愈 《赠刑部马侍郎》诗:“暂从相公平小寇,便归天闕致时康。” 清 吴伟业 《题崔青蚓洗象图》诗:“十丈黄尘向天闕,霜天夜踏宫墙月。”

(3).指两峰对峙之处。因其形似双阙,故称。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何必西瞻虎踞,乃建王宫;南望 牛头 ,方称天闕。” 唐 杜甫 《游龙门奉先寺》诗:“天闕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仇兆鳌 注引 韦述 《东都记》:“ 龙门 号双闕,与大内对峙,若天闕然。”

(4).星名。《史记·天官书》:“两河、天闕间为关梁。”

朝仪

朝廷的礼仪。《周礼·夏官·司士》:“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臣愿徵 鲁 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宋书·恩倖传·徐爰》:“ 爰 便僻善事人,能得人主微旨。颇涉书传,尤悉朝仪。”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予去国二十七年,復还,朝仪寖有不同。”

国门

(1)

(2) 旧指国都的城门,也指守护城门的小神,也指边境;今指边防哨所和海关

拒敌于国门之外

(3) 比喻国家政策、规定

打开国门,大胆吸收一切有用的东西

生成

(1) 产生形成

石油的生成要经历漫长的岁月

(2) 生来就如此

他生成讨人喜欢

(3) 抚养

父母生成大恩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十七

十分之七。《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郭象 注:“世之所重,则十言而七见信。” 宋 苏轼 《范景仁墓志铭》:“以今赋入之数十七为经费,而储其三以备水旱非常。”

南巡

天子巡行南方。《书·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 南岳 。”《宋书·文帝纪》:“昔 汉章 南巡,加恩 元氏 。”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 朱成公 扈驾南巡,给舆后,遂赐常乘。” 清 王士禛 《过汜光湖怀古》诗:“如何万乘尊,南巡来 建康 。;”

殷宗

(1). 殷 人的宗祀。指 殷 朝。《楚辞·离骚》:“ 后辛 之葅醢兮, 殷 宗用而不长。”

(2).谓 殷 代先王。指 盘庚 。 汉 班固 《东都赋》:“迁都改邑,有 殷宗 中兴之则焉。”

(3).谓 殷 代先王。指 武丁 。《魏书·世祖太武帝纪下》:“昧旦思求,想遇师辅,虽 殷宗 之梦板筑,罔以加也。” 唐 岑参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之一:“ 蒙叟 悲藏壑, 殷宗 惜济川。” 明 张居正 《文华殿对》:“念终始典於学,期迈 殷宗 。”

谅暗

1.亦作"谅阴"。

2.居丧时所住的房子。

3.借指居丧。多用于皇帝。

铸鼎

(1).见“ 铸鼎象物 ”。

(2).指 黄帝 铸鼎乘龙的传说。《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鬚,龙鬚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鬚号。” 唐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诗:“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 荆山 前。” 明 张居正 《泰陵春祀》诗:“当年闻铸鼎,此日想遗弓。”亦用为帝王死去之典。 唐 舒元舆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诗:“天地方开泰,铸鼎成继述。”

仙宫

妖精们居住的地下堡或宫殿

前星

《汉书·五行志下之下》:“心,大星,天王也。其前星,太子;后星,庶子也。”后因以前星指太子。 南朝 梁 沉约 《胤雅》:“前星比耀,克隆万寿。” 唐 刘禹锡 《贺皇太子受册笺》之一:“苍震发前星之辉,黄离表重轮之瑞。” 宋 王禹偁 《拟陈王判开封府制》:“温良本自於天资,礼让詎因於时习,前星有烂,拱辰极以弥光,玉叶腾芳,挺本枝而可辅。”《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神宗 此时前星未耀,正急的是生子一事。”

帝座

(1).帝王的座位。 晋 陆机 《辩亡论上》:“旋皇舆於夷庚,反帝座乎紫闥。”

(2).亦作“ 帝坐 ”。古星名。属天市垣。即武仙座α星。 战国 甘德 石申 《星经》:“帝座一星在市中,神农所贵,色明润。”《后汉书·襄楷传》:“荧惑入太微,犯帝坐。” 宋 王安石 《和吴冲卿集禧斋词》:“帝坐遥临物,星图俯映人。” 清 龚自珍 《夜坐》诗:“一山突起邱陵妬,万籟无言帝坐灵。”

不使

不顺从。《墨子·非命下》:“若以为政乎天下,上以事天鬼,天鬼不使。”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三》:“《尔雅》:使,从也。天鬼不从,犹上文言上帝不顺耳。”《汉书·外戚传·赵皇后》:“少主幼弱则大臣不使。” 颜师古 注:“不使,不可使从命也。”《后汉书·庞参传》:“今苟贪不毛之地,营恤不使之民,暴军 伊吾 之野,以虑三族之外,果破 凉州 ,祸乱至今。”

北辰

即北极星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业大

业余大学的简称

宗祖

即祖宗,先祖。《礼记·祭法》:“七代之所更立者,禘郊宗祖,其餘不变也。”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应中贤良科举,是 杜如晦 的重孙,英烈超宗祖,开六钧弓,閲八阵法,读五车书。”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惟文化已止之古民不然:发展既央,隳败随起,况久席古宗祖之光荣,尝首出周围之下国,暮气之作,每不自知,自用而愚,污如死海。”

子孙

(1) 儿子和孙子

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2) 泛指后代

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

(3) 又

子孙侯者。

人主之子孙。

远者及其子孙。

睿文

指皇帝的文德。 唐 白居易 《德宗皇帝挽歌》之三:“睿文诗播乐,遗训史标言。”《宋史·乐志十三》:“治定资神武,功成显睿文。”

遗训

前人留下或死者生前所说的有教育意义的话

和德

(1).谓惠及百姓之恩德。《逸周书·大聚》:“商不乏资,百工不失其时,无愚不教,则无穷乏,此谓和德。”《后汉书·冯岑贾传赞》:“ 阳夏 师克,实在和德。”

(2).指事物的妙谛。《楚辞·远游》:“见 王子 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 王逸 注:“究问元气之祕要也。”

方垂

边陲。垂,通“ 陲 ”。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二》:“卿诸人积年为害,一旦解散,方垂荡然,当条名上,必受封赏。”《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二年》:“念彼羣黎,旧为赤子,既久沦於涂炭,思永靖於方垂。”

广利

(1).洪亮流利。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形貌端正,吐言广利。”

(2).即 广利王 。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八:“ 广利 少閒佩冠剑而出,从以二青衣。” 明 李东阳 《初预郊坛分献得南海》诗:“归虚下有通灵地, 广利 中含济物功。”参见“ 广利王 ”。

悬知

料想;预知。 北周 庾信 《和赵王看伎》:“悬知曲不误,无事畏 周郎 。”《太平广记》卷七一引《玄门灵妙记》:“法之效验,未敢悬知。” 宋 秦观 《和东坡红鞋带》:“悬知百年事已定,却笑列仙形甚臞。” 明 吴承恩 《移竹寺中得诗》之四:“悬知此君意,亦自要狂夫。”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理代

治世。 唐 白居易 《德宗皇帝挽歌词》之三:“悬知千载后,理代数 贞元 。” 唐 崔珙 《周公祠灵泉记》:“考其祥经,皆合理代。”

贞元

(1).纯正。语本《易·乾》:“元亨利贞。” 高亨 注:“乾,卦名,天也。元,善也。亨,美也。利,利物也。贞,正也。天有善、美、利物、贞正之德……《文言》谓君子亦有此德。” 南朝 梁 江淹 《五侍中为南蛮校尉诏》:“侍中领祕书监驍骑将军 奂 ,秉心贞元,志局开亮,绩誉之美,在公屡彰。”

(2).古以元亨利贞喻春夏秋冬,故借指时令的周而复始和天道人事的转换。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纪贞元而应度,按时令以承禧。” 清 叶廷琯 《梅孙以甲乙元旦诗见示依韵和之》:“世事偶然成剥復,天心於此见贞元。”参见“ 贞下起元 ”。

七月

《诗·豳风》中的一首。反映 西周 农奴终年辛劳而不得温饱的苦况。全诗八章八十八句,为《国风》中第一长篇。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无衣无褐,必盈《七月》之叹。” 宋 梅尧臣 《依韵吴冲卿秋虫》:“今者《秋虫》篇,不异《七月》章。”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诗序》:“盖,《诗》有咏古而意在伤时者,《七月》、《信南山》、《采菽》之类是也。”

寝园

亦作“寑园”。陵园。《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诸庙寑园。” 唐 王维 《敕赐百官樱桃》诗:“总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清史稿·高宗纪一》:“葬 端慧皇太子 於 朱华山 寝园。”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不急新政之振兴,惟事寝园之修补。”

云日

(1).云和日。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

(2).有时偏指日光。 唐 裴迪 《茱萸沜》诗:“云日虽迴照,森沉犹自寒。”

(3).偏指太阳。 宋 苏轼 《巫山》诗:“徘徊云日晚,归意念城市。”

(4).时光。 唐 杨炯 《和崔司空伤姬人》:“佳人不再得,云日几千年。”

(5).借指高空。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之二:“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赵幼文 校注:“造,至也。云日形容高峻。” 晋 傅玄 《鼓吹曲辞·晋鼓吹曲·伯益》:“和鸣栖庭树,徘徊云日间。”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章昭达墓志铭》:“若夫鸣虵之洞,深谷隐於苍天;飞猿之岭,乔树参於云日。” 宋 利登 《水调歌头》词:“云日空濛里,玉鹤任西东。”

(6).对封建帝王的美称。《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遣使南通 孙权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渊 表 权 曰:‘仰此天命,将有眷顾,私从一隅,永瞻云日。’”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封第二表》:“誓守愚衷,重扣云日,如蒙恩宥,实生之幸。” 唐 李商隐 《为安平公谢除兖海观察使表》:“忽拥隼旟,竟辞龙闕。犹赖云日未远,关城不遥。”

(7).鸩鸟的别名。 晋 葛洪 《抱朴子·良规》:“渴者之资口於云日之酒,饥者之取饱於鬱肉漏脯也。”

笳箫

犹笳管。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綺楼关树顶,飞旐泛堂前。帟幕旋风燕,笳簫咽暮蝉。” 唐 李益 《五城道中》诗:“笳簫 汉 思繁,旌旗边色故。”

向晚

临近晚上的时候

向晚的风很凉爽

遗诏

皇帝临终时颁发的诏书

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汉文

(1). 汉文帝 刘恒 的省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 汉文 中年,始举贤良。” 唐 刘长卿 《长沙过贾谊宅》诗:“ 汉文 有道恩犹薄, 湘水 无情弔岂知?”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庶几 贞观 之年,刑措成风,不减 汉文 之世。”

(2).汉语;汉字。 南朝 梁 僧祐 《梵汉译经音义同异记》:“或善梵义而不了汉音,或明汉文而不晓梵意。”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钱文敏》:“ 钱某 汉文优长,尚可宽贷。”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六》:“画着几方小图,大意是骂主张废汉文的人的。”

(3). 汉 代的文章。 清 胡广 等《性理大全书·论文》:“ 韩 文力量,不如 汉 文, 汉 文不如 先秦 、 战国 。”

(4).剑名。《东观汉记·章帝纪》:“帝赐尚书剑各一,手署姓名: 韩稜 楚 龙泉, 郅寿 蜀 汉文。”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