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芦阻风

作者:彭汝砺 朝代:宋代

长芦阻风原文

纵目江南路,系船淮上村。

长芦云作阵,高柳石为根。

浪逐江风急,潮连海水浑。

雪霜千骑散,钲鼓万兵屯。

蒲藻鱼游处,泥沙鸟篆痕。

参差邻画舫,咫尺想空门。

贝叶有秘语,韦编无近言。

漫瞻双去翼,空饰两朱轓。

好在弥天释,何如炙輠髡。

浊清罗酒斝,南北看风幡。

敬信无非事,精微讵可论。

孤忠天未弃,尚合辱垂恩。

诗词问答

问:长芦阻风的作者是谁?答:彭汝砺
问:长芦阻风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长芦阻风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彭汝砺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砺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元韵

2. 自注:泊舟处与诸君相邻不相见数日矣。长芦寺咫尺,以水潦不克往。

参考注释

纵目

极目远望,尽目力

纵目四望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系船

泊舟。 唐 韩愈 《量移袁州酬张韶州》诗:“暂欲繫船 韶石 下,上宾 虞舜 整冠裾。” 宋 杨万里 《泊船百花湖登姑苏台》诗之一:“二月尽头三月初,繫船杨柳拂菰蒲。”

作阵

排成阵势。亦形容均匀密布。 宋 梅尧臣 《和道损喜雪》诗:“作阵从天落,何功得地均?暂欣供一赏,惜逐马蹄尘。”

海水

(1) 海中或来自海中的水

海水浴

(2) 海洋中的水

(3) 海

海水不可斗量

雪霜

(1).雪和霜。《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唐 李绅 《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渐喜雪霜消解尽,得随风水到天津。” 宋 程大昌 《感皇恩》词:“周遭松竹,任是雪霜长緑。”

(2).比喻一尘不染。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陆敬游十赉文》:“涤荡纷秽,表里雪霜。”

(3).比喻白色。 唐 刘禹锡 《望夫山》诗:“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綺点成苔蘚斑。” 唐 杜牧 《寄李播评事》诗:“春来烟渚上,几浄雪霜毫。”

(4).借指某些白色事物。(1)白发。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雪霜各满鬢,朱紫徒为衣。” 宋 苏轼 《次韵子由种杉竹》:“糟麴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2)芦花。 唐 黄滔 《题山居逸人》诗:“十亩餘芦苇,新秋看雪霜。”(3)盐。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王钦若 三司勾当,来 亳州 散食盐钱。知州有诗一句云:‘雪霜散处民心悦。’ 钦若 对曰:‘鼎鼐调时众口知。’”

千骑

(1).形容人马很多。一人一马称为一骑。 南朝 梁简文帝 《採菊篇》诗:“东方千骑从驪驹,更不下山逢故夫。” 宋 王安石 《西帅》诗:“一丸岂虑封 函谷 ,千骑无由饮 渭桥 。”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蓉谪》:“儘自詡东方千骑,夫壻与人殊。”

(2). 唐 武官名。《新唐书·兵志》:“及 贞观 初, 太宗 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於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 武后 改百骑曰千骑, 睿宗 又改千骑曰万骑。”参阅《通典·职官十》。

钲鼓

(1).钲和鼓。古代行军或歌舞时用以指挥进退、动静的两种乐器。《汉书·平帝纪》:“遣执金吾候 陈茂 假以鉦鼓,募 汝南 、 南阳 勇敢吏士三百人。”《新唐书·南蛮传下·骠》:“每拜跪,节以鉦鼓……歌已,俯伏,鉦作,復揖舞。” 金 师拓 《游同乐园》诗:“可怜欢乐极,鉦鼓散云和。”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下》:“或壮丽而为江山,或喧闐而为鉦鼓。”

(2).并称以言兵事。《汉书·东方朔传》:“十九学 孙 吴 兵法,战阵之具,鉦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

兵屯

(1).军队驻守之所。《后汉书·祭肜传》:“﹝ 祭肜 ﹞临终谓其子曰:‘……义不可以无功受赏,死后,若悉簿上所得赐物,身自诣兵屯,效死前行,以副吾心。’”

(2).军队驻守。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河北备策》:“二,再议兵屯者,自来 真定府 、 定州 、 高阳关 分为三路,其所辖兵马未甚整齐,乃有一州兵马却属两路之处,又未晓本路将来於何处控扼,合用重兵若干,又甚处只宜固守,合屯兵若干及三路互相应援次第。” 宋 苏辙 《观大阅》诗:“承平郡国减兵屯,唯有留都一万人。 票姚将军 思出塞,从横幕府讳和亲。”

游处

(1).出游和家居。借指相处,波此生活在一起。 汉 祢衡 《鹦鹉赋》:“感平生之游处,若壎篪之相须。”《南史·虞寄传》:“ 衡阳王 既出閤,须得一人旦夕游处,兼掌书记,宜求宿士有行业者。”

(2).交游;来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二王好佛》:“ 王右丞 兄弟好佛,多与名僧游处。” 子虚子 《湘事记·军事篇一》:“﹝ 陈作新 ﹞颇工铁笔篆刻,摹 汉 印,因得与学界游处。”

犹游憩。 晋 潘岳 《秋兴赋》:“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紈綺之士,此焉游处。” 唐 怀素 《自叙》:“今礼部侍郎 张公 谓 ,赏其不羈,引以游处。”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八》:“余致仕后,住 南都 又五年,浮沉里巷中,与乡人游处甚久,故知 南京 之事最详。” 清 吴敏树 《新修吕仙亭记》:“余虽老,不喜入城,犹愿得游处亭下,如往时也。”

沙鸟

沙滩或沙洲上的水鸟。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二九:“櫂惊沙鸟迅,飞溅夕阳波。” 宋 王禹偁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明 钱晔 《过江》诗:“浪花作雨汀烟湿,沙鸟迎人水气腥。” 清 张劭 《桐庐道中》诗:“沙鸟随潮集,烟螺带雨昏。”

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画舫

装饰华丽的游船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空门

佛教教义认为世界一切都是空的,因指佛教

莫向空门悲物理,吾世从来多沧桑

贝叶

古代 印度 人用以写经的树叶。亦借指佛经。 唐 玄奘 《谢敕赉经序启》:“遂使 给园 精舍,并入提封;贝叶灵文,咸归册府。” 元 荣肇 《原释》:“如兇恶之徒,日诵贝叶之书,心藏蛇蝎之行,既死矣,以其能信佛,佛即引之而享天堂之乐。”

韦编

(1).古代用竹简书写,用皮绳编缀称“韦编”。《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絶。”后以“韦编”借指《易》。 唐 杨炯 《<王勃集>序》:“每览韦编,思弘大《易》。” 唐 许浑 《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诗:“ 紫霄峯 下絶韦编,旧隐 相如 结韈前。”自注:“ 元君 旧隐 庐山 学《易》。”

(2).泛指古籍。 唐 周弘亮 《除夜书情》诗:“还伤知候客,花景对韦编。”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今汝萤火曾亲,蠹书堪读,可将玉管,从事韦编。”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始点漆於韦编,继操刀於简版。”参见“ 韦编三絶 ”。

朱轓

车乘两旁之红色障泥。《汉书·景帝纪》:“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所以为之藩屏,翳尘泥也。”后常以“朱轓”指贵显者之车乘。 唐 刘禹锡 《和南海马大夫闻杨侍郎出守郴州因有寄上之作》:“忽惊金印驾朱轓,遂别鸣珂听晓猿。”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立祠》:“絳节新移,朱轓相傍。”

好在

幸好

好在他伤势不重

弥天

满天;漫天

弥天大祸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炙輠

本作“炙轂过”。过为“輠”的假借字。輠,古时车上盛贮油膏的器具。輠烘热后流油,润滑车轴。比喻言语流畅风趣。《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谈天 衍 ,雕龙 奭 ,炙轂过 髡 。” 司马贞 索隐:“ 刘向 《别録》‘过’字作‘輠’。輠,车之盛膏器也。炙之虽尽,犹有餘津,言 髡 智不尽如炙輠也。”《晋书·儒林传赞》:“炙輠流誉,解颐飞辩。”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羽釵絶 * 回雪,寳劒诸儒谈炙輠。” 清 赵翼 《赠说书黄周士》诗:“但闻喷饭轰满堂,炙輠争推此秃叟。”亦作“ 炙轂 ”。 明 李东阳 《破戒后和明仲劝作诗韵》:“即当载酒携我诗,来听高谈如炙轂。”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赏春》:“那 陈生 对朋友雕龙炙轂,才思惊人。”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看风

给正在进行秘密活动的人观察动静。《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沿路上并不是不曾遇见歹人,不是他俩人匀一个远远的先去看风,就是见了面説两句市语,彼此一笑过去。” 王路遥 《小星星》:“她是个小孩子,不引人注意,我就是利用这一点,常用她给我跑跑腿。让她给你看风,也许很相宜。”

敬信

尊重崇信

油然而生敬信之心

无非

不外;没别的

他无非就有三板斧功夫

精微

精深微妙,也指精微之处

那幅画的精微之处也刻划得一丝不苟

讵可

岂可。《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天下詎可知,而闭长者乎?” 唐 韩愈 《感春》诗之四:“音容不接祗隔夜,凶讣詎可相寻来。” 清 戴名世 《吴江两节妇传》:“新妇所以不死者,将代吾夫以事其母,詎可失节他适!”

孤忠

(1).忠贞自持,不求人体察的节操。 宋 曾巩 《韩魏公挽歌词》:“覆冒荒遐知大度,委蛇艰急见孤忠。”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忠良会边》:“只恐孤忠有功难建,须期个地转天旋,要使离人再得圆。” 清 宋儒醇 《南渡》诗:“独有 史督辅 ,尽瘁继以死。一片孤忠心,众 * 肆毁。” 清 顾炎武 《井中心史歌》:“独力难将 汉 鼎扶,孤忠欲向 湘 纍弔。”

(2).指忠贞自持的人。 清 蒋士铨 《冬青树·自序》:“窃观往代孤忠,当国步已移,尚间关忍死於万无可为之时,志存恢復。”

垂恩

施予恩泽。《三国志·蜀志·先主甘后传》:“大行皇帝存时,篤义垂恩,念 皇思夫人 神柩在远飘颻,特遣使者奉迎。”《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臣是小人,虚沾大造,蒙王收録,早是分外垂恩。”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