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

作者:林逋 朝代:宋代

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原文

一院掩萧森,晨凉又夕阴。
鹤应输静立,蝉合伴清吟。
著壁云衣重,通帘竹翠深。
卧屏来看否,天姥雪千寻。

诗词问答

问: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的作者是谁?答:林逋
问: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林逋的名句有哪些?答:林逋名句大全

林逋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书法欣赏

林逋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书法作品欣赏
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萧森

(1).草木茂密貌。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堂宇宏美,林木萧森。” 宋 司马光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密叶萧森翠幕紆,蹔来犹恨不长居。” 明 何景明 《怀化驿芭蕉》诗:“孟夏日初赫,萧森蔽炎光。”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2).草木凋零衰败貌。 唐 张九龄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诗:“江城何寂歷,秋树亦萧森。” 宋 陆游 《秋思绝句》:“一片云深更作阴,东轩草树共萧森。”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国后园》诗之二:“天空远水明秋岸,梧叶萧森枫树残。” 鲁迅 《无题》诗:“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3).阴森。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 巫峡 气萧森。” 宁调元 《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夜气萧森十里堤,出门可有上天梯。” 徐迟 《入峡记》:“ 巫山 突然挺立两侧,何止十二峰。阳光被夺,气象萧森。”

夕阴

傍晚阴晦的气象。 南朝 宋 谢灵运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秋岸澄夕阴,火旻团朝露。” 唐 储光羲 《临江亭五咏》之四:“古木啸寒禽,层城带夕阴。”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朝暉夕阴,气象万千。”

合伴

(1).犹结伴。《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两客也做完了生意,仍旧合伴同归。”《九命奇冤》第三一回:“同去也好,他两位气色极佳,兄同着合伴,也可以仗着他两位,逢凶化吉。”

(2).犹合伙。《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三人合伴,百计来哄诱他, 陈氏 只是不从。”

清吟

清美的吟哦;清雅地吟诵。 唐 白居易 《与梦得沽酒且约后期》诗:“閒徵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宋 曾巩 《芍药厅》诗:“何如萧洒山城守,浅酌清吟 济水 边。”《镜花缘》第二回:“如果消閒,趁此六出纷霏之际,我们虽不必学人间暖阁围炉那些俗态,何妨清吟联句,遣此长宵?”

云衣

(1).指云气。《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游清灵之颯戾兮,服云衣之披披。” 王逸 注:“上游清冥清凉之处,被服云气而通神明也。” 唐 何仲宣 《七夕赋咏成篇》:“歷歷珠星疑拖珮,冉冉云衣似曳罗。” 清 厉鹗 《一半儿·金华宝婺观》曲:“云衣月面佩珊珊,夜驾天风下古坛。”

(2).道教语。指人体内的肾脏膜。《黄庭内景经·肾部》:“苍锦云衣舞龙幡,上致明霞日月烟。” 梁丘子 注:“云衣,肾膜之象也。”

天姥

山名。在 浙江省 嵊县 与 新昌县 之间。《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八·越州》:“ 天姥山 在县南八十里……《后吴録》云:‘ 剡县 有 天姥山 ,传云登者闻天姥歌謡之响。’”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暝投 剡中 宿,明登 天姥 岑。”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诗:“ 越 人语 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覩。”

千寻

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 晋 左思 《吴都赋》:“擢本千寻,垂荫万亩。” 唐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诗:“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旛出 石头 。” 清 林则徐 《舆縴》诗:“一綫划开云径晓,千寻曳入洞天秋。” 赵朴初 《西江月·参观密云水库工程》词:“铁壁千寻锁浪,碧波万顷如油。”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