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刘晓窗吟卷就用卷端韵

作者:杨公远 朝代:宋代

还刘晓窗吟卷就用卷端韵原文

细观吟卷压阳春,字字新奇绝点尘。
既已学诗兼学礼,底须忧道更贫。
鸟啼花落萧閒日,月白风清自在身。
内景通明谁会得,公1-1安处寒曙色正。

诗词问答

问:还刘晓窗吟卷就用卷端韵的作者是谁?答:杨公远
问:还刘晓窗吟卷就用卷端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公远的名句有哪些?答:杨公远名句大全

杨公远还刘晓窗吟卷就用卷端韵书法欣赏

杨公远还刘晓窗吟卷就用卷端韵书法作品欣赏
还刘晓窗吟卷就用卷端韵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吟卷

诗册;诗稿。 元 宋无 《寄王子长》诗:“吟卷看花掩,行牀竝竹铺。” 丘逢甲 《滋膺同年以<吟草偶存>及<西楼吟集>见示题此归之》诗:“讼庭花落钞吟卷,宦况诗心一样清。”

阳春

温暖的春天

新奇

新颖奇妙;新鲜奇妙

既已

(1).已经。《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晋 陆机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

(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宋 欧阳修 《时论·塞垣》:“近世 晋高祖 建 义并门 ,得戎王为援,既已,乃以 幽 、 蓟 、 山后 诸郡为 邪律 之寿。”

(3).既然已经。 宋 苏轼 《石鼓》诗:“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既已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从新看得格外清楚起来。”

底须

何须;何必。 元 许有壬 《摸鱼子·和明初韵》词:“倾緑醑,底须按乐天池上《霓裳》谱!”《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 清 孙致弥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园居即事抒怀》诗:“遮莫文章供齿颊,底须愁病减腰围。”

鸟啼花落

形容凄凉的情景。 明 汪廷讷 《种玉记·促晤》:“惜鸞帷,孤玉绦,几度凄凉。断肠的鸟啼花落,满目心伤。”

月白风清

形容月夜的明朗幽静。 宋 苏轼 《后赤壁赋》:“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三折:“这早晚玉绳高,银河浅,恰正是夜阑人静,端的这月白风清。”《三国演义》第七七回:“是夜月白风清,三更已后, 普浄 正在庵中静坐。”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其时则月白风清,其地则深山昧谷。” 秦牧 《花城·土地》:“不论是在月白风清还是九级风浪的夜里,他们都全神贯注地盯着宽阔的海域。”

自在身

佛教语。谓心离烦恼、舒适自在的身躯。 唐 白居易 《池上闲吟》之一:“高卧閒行自在身,池边六见柳条新。”《景德传灯录·龙树尊者》:“尊者復於坐上现自在身,如满月轮。”

内景

戏剧上指室内舞台的布景;电影方面指摄影棚内的场景

通明

非常明亮

会得

(1).犹言能理会,懂得。 唐 元稹 《嘉陵驿》诗之二:“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 清 李渔 《比目鱼·改生》:“我们这一班兄弟,学了箇把月戏文,还不曾会得一两本。” 鲁迅 《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这也不能谓之失真,因为观者既经会得了内容,便是有了艺术上的真。”

(2).能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晚婆﹞也会得使人喜,也会得使人愁。”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记苏联版画展览会》:“我想,倘没有十月革命,这些作品是不但不能和我们见面,也未必会得出现的。”

*

(1) 社会的公共治安

* 干警

* 部队

(2) 县名,在湖北省

曙色

破晓时的天色

从窗口透进了灰白的曙色

当曙色开始照到西边最高的峰顶时,他的人马还走在相当幽暗的群山之间。——姚雪垠《李自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