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采并头莲·其四

作者:何吾驺 朝代:明代

三采并头莲·其四原文

桂棹兰桡赋采莲,绿荷抽动镜中天。

梦占五色江淹笔,快睹骈飞玉井仙。

司马子虚空碧藉,灵均裁芰独嫣然。

三花六萼称诗满,为忆陶钧意最先。

诗词问答

问:三采并头莲·其四的作者是谁?答:何吾驺
问:三采并头莲·其四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三采并头莲·其四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何吾驺的名句有哪些?答:何吾驺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2. 家沼屡产并头莲花,客过欢赏纪兴四首

参考注释

桂棹

(1).桂木制的划船工具。《楚辞·九歌·湘君》:“桂櫂兮兰枻,斲冰兮积雪。” 王夫之 通释:“櫂,篙也。”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泛舟汉水往万山应教》:“桂棹桬棠船,飘扬横大川。” 明 夏完淳 《长歌》:“琼弁玉蕤珮珊珊,蕙橈桂櫂凌迴澜。”

(2).指船。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刘孝绰书》:“晓河未落,拂桂棹而先征;夕鸟归林,悬孤帆而未息。” 唐 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诗:“行当浮桂櫂,未几拂荆扉。” 元 陈旅 《送王致道代祠北岳北海济渎南镇》诗:“山下灵风吹桂櫂,云边仙树拂丹梯。”

兰桡

小舟的美称。 唐太宗 《帝京篇》之六:“飞盖去芳园,兰橈游翠渚。” 元 萨都剌 《寄朱舜咨王伯循了即休》诗:“木落 淮南 秋,兰橈泊 瓜渚 。” 清 曹寅 《鹿墟贻瓶中海棠》诗:“ 吴公 臺下花如澥,嬾趁兰橈到酒边。”

采莲

即《采莲曲》。 宋 曼殊 《渔家傲》词:“一曲《採莲》风细细,人未醉,鸳鸯不合惊飞起。”参见“ 採莲曲 ”。

即《採莲曲》。 南朝 梁 何逊 《寄江州褚咨议》诗:“因君奏《采莲》,为余吟《别鹤》。”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诗:“露气闻香杜,歌声识《采莲》。” 明 王世贞 《赠梁公实谢病归》诗:“《采莲》一曲杳然去,得醉即卧清溪头。”参见“ 採莲曲 ”。

抽动

(1)

(2) 收缩颤动

她抽动着身躯,伤心地哭起来

(3) 抽取动用

在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中,对一切中农的土地都不再抽动

中天

天空;天顶

一轮明月高悬中天

虹亘中天。——《广东军务记》

五色

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

五色纷披。——《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江淹笔

传说 南朝 梁 江淹 少时,梦人授以五色笔,故文采俊发。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七引《南史。梁江淹》。后以“江淹笔”比喻杰出的文才或文才出众者。 唐 黄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诗之三:“内人未识 江淹 笔,竟问当时不早求。” 明 杨珽 《龙膏记·下狱》:“白日无光,况復当昏黯。 江淹 笔可传, 邹阳 才可攀,嘆谁人能解今朝难?”亦省作“ 江笔 ”。 唐 罗邺 《闻友人入越幕因以诗赠》:“正哭 阮 途归未得,更闻 江 笔赴嘉招。” 唐 黄滔 《与薛推先辈启》:“今者先辈提 江 笔以云飞,掷 孙 金而羽化,贤愚塞望,远近腾声。”

玉井

(1).星官名。参宿下方四颗星,形如井,故名。《后汉书·郎顗传》:“臣窃见去年闰月十七日己丑夜,有白气从西方天苑趋左足,入玉井,数日乃灭。” 李贤 注:“参星下四小星为玉井。”《晋书·天文志上》:“玉井四星,在参左足下,主水浆以给厨。” 南朝 梁 谢举 《凌云台》诗:“势高陵玉井,临逈度 金波 。”

(2).井的美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玉井泓邃,灌溉匪休。” 唐 罗隐 《台城》诗:“玉井已乾龙不起,金甌虽破虎曾争。” 宋 梅尧臣 《晨起》诗:“玉井传新汲,金炉换宿灰。” 清 朱彝尊 《七月晦日赐藕恭纪》诗之一:“白蒻金门教遍及,青泥玉井讶新淘。”

(3).指 太华山 上的玉井。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一折:“豁开你心上蒙,飞身到 太华 峯,看白莲开玉井,看白莲开玉井。”《水浒传》第五九回:“傍人遥指,云池波内藕如船;故老传闻,玉井水中花十丈。”参见“ 玉井莲 ”。一说指 华山 西峰之下的深潭。参阅 明 袁宏道 《华山后记》。

(4).即冰井。古代帝王藏冰之所。伏日以冰赐大臣。 唐 杜甫 《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诗:“思霑道暍黄梅雨,敢望宫恩玉井冰。” 仇兆鳌 注:“ 陆翽 《鄴中记》:‘ 石季龙 於冰井臺藏冰,三伏日以赐大臣。’《后汉书》:‘ 瑯琊 有冰井。’” 唐 陆龟蒙 《子夜四时歌》之二:“金龙倾漏尽,玉井敲冰早。”

司马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汉大将军、将军、校尉之属官都有司马,专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贬谪及闲散官员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姓

虚空

心中无着落

灵均

(1). 战国 楚 文学家 屈原 字。《楚辞·离骚》:“名余曰 正则 兮,字余曰 灵均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及 灵均 唱《骚》,始广声貌。” 宋 辛弃疾 《贺新郎·和徐斯远韵》词:“兰佩芳菲无人问,叹 灵均 ,欲向 重华 诉。” 李大钊 《青春》:“ 湘水 灵均 ,兴春秋代序之感。”

(2).泛指词章之士。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才》:“但自世重文藻,词宗丽淫,於是 沮诵 失路, 灵均 当轴。” 浦起龙 通释:“此言 灵均 当轴,借言以词人当史局也。” 宋 姚述尧 《念奴娇·次刘周翰韵》词:“兴来吟咏, 灵均 谁谓今絶。”

嫣然

美好貌

嫣然一笑

三花

(1).三花树的略称。 唐 李白 《赠嵩少山焦炼师》诗:“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 明 何景明 《简汝立》诗:“ 少室 三花无客采, 小山 丛桂有人攀。” 清 周亮工 《哭陈磐生》诗:“诗能传五叶,笔已秀三花。”参见“ 三花树 ”。

(2).三辫;三片。 唐 白居易 《和春深诗》:“凤书裁五色,马鬣剪三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那 秦太师 他一进门,忒楞楞的黑心搥敢捣了千下,淅另另的紫筋肝剁作三花。”

(3).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唐 吕岩 《五言》诗:“阴阳烹五彩,水火鍊三花。”参见“ 三花聚顶 ”。

(4). 宋 苏轼 《三朵花》诗序:“吾州有异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能作诗,皆神仙意。”后因以冠簪三花指修炼得道。 金 元好问 《同希颜钦叔玉华谷还会善寺即事》诗之二:“铁笛不曾从二草,头巾久已掛三花。”

陶钧

(1) 制造陶器时用的转轮,分快轮和慢轮

(2) 比喻培育人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