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野泊触事

作者:陈师道 朝代:宋代

钜野泊触事原文

蒲巷牵丝直,平湖坠镜清。
顺流风借便,捷路雪初晴。
鸟度欲何向,鸥来只自惊。
有行须快意,安得易为情。

诗词问答

问:钜野泊触事的作者是谁?答:陈师道
问:钜野泊触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师道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师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牵丝

(1).佩绶。谓任官。《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牵丝及 元兴 ,解龟在 景平 。” 李善 注:“牵丝,初仕;解龟,去官也。” 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坐厌牵丝倦,因从解綬旋。”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十一:“牵丝入仕陪元宰,执简排塲见古贤。”

(2). 唐 宰相 张嘉贞 欲纳 郭元振 为婿,因命五女各持一红丝线于幔后,露线头于外,使 郭 牵其一。 郭 牵得第三女。见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后以“牵丝”、“牵红”、“牵红线”、“牵红丝”为选婿或择妻的典故。《剪灯馀话·琼奴传》:“ 耕云 曰:‘古人有射屏、牵丝、设席等事,皆所以择婿也。’”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提宗》:“京邸相逢, 温郎 情致,为投诗竟遂牵红。”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当时才子,竞著黄衫;命世清流,为牵红线。” 陈寅恪 《论<再生缘>校补记》:“今论者竟为之强牵红丝,使成嘉偶,以效法 乔太守 之乱点鸳鸯谱,岂不异哉。”

(3).犹引绳。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二:“金蟾啮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迴。”

(4).即牵丝戏。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梁鍠》:“《咏木老人》云:‘刻木牵丝作老翁,鷄皮鹤髮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清 钱谦益 《新岁有感》诗之二:“依社凭丛原是鬼,牵丝刻木总为神。”参见“ 牵丝戏 ”。

(5).书法术语。指笔势往来牵带痕迹显见在两画之间者。 杨再春 《中国书法工具手册·笔法·草书》:“草书妙在随势生形,其点画间的连系每以牵丝映带。”

镜清

(1).镜面洁净。 唐 温庭筠 《寄渚宫遗民弘里生》诗:“镜清花并蒂,牀冷簟连心。” 宋 陈造 《惟安堂赋》:“云脱轴以阴合,水反壑而镜清。”

(2).比喻清明太平。 唐 裴度 《铸剑戟为农器赋》:“皇帝嗣位之十三载,寰海镜清,方隅砥平。”《旧唐书·令狐楚传》:“今陛下春秋鼎盛,寰海镜清。”

顺流

(1).顺着地势而流动。 汉 陆贾 《新语·道基》:“百川顺流,各归其所。” 汉 焦赣 《易林·临之革》:“百川顺流,民安其居。” 叶圣陶 《隔膜·恐怖的夜》:“他的船也许因舟人的努力或是水势的顺流,再摇一两橹,就到对面的水埠了。”

(2).顺着水流。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下》:“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唐 刘禹锡 《平齐行》之二:“千钧猛簴顺流下,洪波涵淡浮熊羆。”《三国演义》第四五回:“ 竺 领命,驾小舟顺流而下,径至 周瑜 大寨前。”《明史·常遇春传》:“有败舟顺流下,触 遇春 舟乃脱。”

(3).比喻顺应社会潮流。《史记·萧相国世家论》:“及 汉 兴,依日月之末光, 何 谨守管籥,因民之疾 秦 法,顺流与之更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汉 初词人,顺流而作, 陆贾 扣其端, 贾谊 振其绪。”

(4).指与前进方向一致的水流。 晋 陆机 《辨亡论上》:“羽檝万计,龙跃顺流,鋭骑千旅,虎步原隰。” 晋 束晳 《补亡诗·由庚》:“兽在於草,鱼跃顺流。”

(5).比喻安定的社会。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若使平世顺流,以任宰执藩镇,其才岂减於 李德裕 、 张居正 哉!”

(6).顺利,顺当。《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 长儿 赢得顺流,动了赌兴,问 再旺 道:‘还有钱么?’”甬剧《两兄弟》第三场:“﹝ 马宝凤 ﹞闷愁愁回转房门内--(进屋),保佑他生意顺流发大财。”

(7).传说中的雷电名。《《说郛》卷一○九引《起世经》》:“东方有电名曰无厚,南方有电名曰顺流,西方有电名堕光明,北方有电名百生树。无厚与堕光明相触相对,顺流与百生(树)相触相对,故虚空云聚之中出生大明,名曰电光。”

借便

(1).犹得便,得到方便的机会。 唐 岑参 《咏郡斋壁画片云》:“丹青忽借便,移向帝乡飞。” 唐 张鹭 《莺出谷》诗:“一枝如借便,终冀託深仁。” 明 袁宏道 《送刘都谏左迁辽东苑马寺簿》诗:“ 辽阳 虽左謫,前箸可借便。”

(2).官吏因地方急需而就便支借官库钱物。 唐 刘禹锡 《谢恩放先贷斛斗表》:“承前长吏,例有借便,以救一时之急,皆成积欠之名。”

何向

犹言如何,怎样。 南朝 陈 徐陵 《报尹义尚书》:“执笔潸然,不知何向?” 宋 陈师道 《寄张大夫》诗:“一别今何向?三年信不通。”

只自

徒自,徒然。 唐 杜甫 《忆郑南》诗:“万里苍茫外,龙蛇只自深。” 仇兆鳌 注引 张远 曰:“峡水苍茫,徒为龙蛇深窟,不似 郑 南江心之瀟洒。”

有行

(1).出嫁。《诗·邶风·泉水》:“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晋 潘岳 《寡妇赋》:“伊女子之有行兮,爰奉嬪於高族。” 唐 王维 《工部杨尚书夫人赠太原郡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铭》:“及乎有行,嬪于君子。事姑至孝,旁穆六姻;为母深慈,均养七子。”

(2).有所作为。《孟子·万章上》:“﹝ 虞公 ﹞时举於 秦 ,知 繆公 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

(3).谓有所施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吏部堂属》:“近日, 冯琢菴 宗伯 琦 为左右少宰几三年,与 延津 李对泉 戴 相终始。 李太宰 无事不与谋,至有行而为 冯 中止者。”

(4).有德行。《大戴礼记·盛德》:“能行德法者,为有行。”《汉书·元帝纪》:“﹝ 永光 元年﹞二月,詔丞相、御史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

快意

心情舒畅;称心如意

微风吹来,感到十分快意

为情

(1).做情。 唐 杜甫 《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诗:“哀年病秪瘦,长夏想为情。” 王嗣奭 释:“为情,犹俗云做情。”

(2).酬答,酬报。《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将来再为情罢。”《玉娇梨》第十三回:“舍亲无以为情,要做一架锦屏送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