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居

作者:齐己 朝代:唐代

寺居原文

邻井双梧上,一蝉鸣隔墙。
依稀旧林日,撩乱绕山堂。
难嘿吟风口,终清饮露肠。
老僧加护物,应任噪残阳。

诗词问答

问:寺居的作者是谁?答:齐己
问:寺居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寺居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齐己的名句有哪些?答:齐己名句大全

齐己寺居书法欣赏

齐己寺居书法作品欣赏
寺居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841-55

参考注释

隔墙

把一个结构(如房屋、房间或围栏)的一部分同另一部分分开的内墙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旧林

指禽鸟往日栖息之所。也比喻故乡。 晋 陆机 《赠从兄车骑》诗:“孤兽思故藪,离鸟悲旧林。”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羈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唐 张说 《和魏仆射还乡》:“富贵还乡国,光华满旧林。” 唐 李白 《留别王司马嵩》诗:“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

撩乱

(1).纷乱;杂乱。 唐 韦应物 《答重阳》诗:“坐使惊霜鬢,撩乱已如蓬。”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仔细把 鶯鶯 偷看,早教措大心撩乱。”《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公子听了,只乐得眼花儿撩乱,心花儿怒发。”

(2).缤纷。 宋 王安石 《渔家傲》词之一:“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

(3).搅乱,扰乱。 冰心 《寄小读者》六:“我今日心厌凄恋的言词,再不说什么话来撩乱你们简单的意绪。” 叶紫 《电网外》四:“亲热的呼声,撩乱了 王伯伯 的视听。”

山堂

(1).山中的寺院。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春巖橘柚,影入山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録其( 赵元一 )《宿焦山寺》云:‘海国秋初到,山堂气更清。’”

(2).隐士的山中居所。 宋 曹组 《艮岳赋》:“傚隐士之山堂,取逸人之三逕。”

(3).近代帮会的组织机构。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这(哥老会)两个山堂,在 长江 的势力算为最大。”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绪言:“当时天地会山堂分立,缺乏统一指挥。”

风口

(1) 山岭顶部的凹口

(2) 进出空气的一个穴孔

(3) 遮蔽物的缺口刮风时比两旁风大,叫“风口”

(4) 锅炉分层炉篦区间的风门或通气口

老僧

(1).年老的和尚。 唐 韩愈 《与孟简尚书书》:“ 潮州 时,有一老僧号 大颠 ,颇聪明,识道理。” 宋 陆游 《夏夜泛舟书所见》诗:“山房犹復畏炎蒸,长掩柴门媿老僧。” 清 郑燮 《题画兰二十一则》之七:“昔游 天目山 ,与老僧坐密室中,闻幽兰香,不知所出。”

(2).老和尚自称。《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老僧与檀越又有一段因缘,愿投宅上为儿,以报盖棺之德。”《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居士,你但放心,説兇得吉。你若果有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

加护

(1).佛教语。保佑,护佑。《华严经》卷二七:“愿一切众生,得佛摄受身,常为一切诸佛加护。”《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天龙数数垂加护,贤圣频频又讚扬。”

(2).泛指加意爱护,保护。 南朝 梁 陆倕 《以诗代书别后寄赠》:“玉躬子加护,昭质余未亏。” 元 吴镇 《李昭道春江图》诗:“危君不让 米南宫 ,置之武库尤加护。” 郭沫若 《落叶》:“你的七个弟妹都在朝夕的祈祷里面在上帝的面前祈祷着加护你。”

残阳

将落的太阳

残阳如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