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堂二首用蝉联韵体·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栗陆以来批判春,花中南史属斯人。

胜他栀蜡其言者,牛鬼蛇神吓鬼神。

诗词问答

问:《玉兰堂二首用蝉联韵体·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八十五

参考注释

栗陆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在 女娲氏 之后。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何 大庭 之足竞,岂 栗陆 之能邻。”《易·繫辞下》“包 牺氏 没” 唐 孔颖达 疏:“ 包牺氏 没, 女媧氏 代立为女皇,亦 风 姓也。 女媧氏 没,次有 大庭氏 、 柏黄氏 、 中央氏 、 栗陆氏 。”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洎乎 尊卢 、 赫胥 之代, 驪连 、 栗陆 之君,皇图始於中叶,莫不凭三灵之寳位。”

以来

表示从过去某时与现在之间的这段时间

受命以来。——诸葛亮《出师表》

自唐显庆以来。—— 清· 姚鼐《登泰山记》

批判

(1) 批示审断

批判案件

(2) 评论;对于是非的判断

批判罪恶

(3) 对被认为是错误的思想或言行批驳否定

批判错误言行

中南

(1).山名。即 终南山 。《左传·昭公四年》:“ 三涂 、 阳城 、 太室 、 荆山 、 中南 ,九州之险也。” 杜预 注:“在 始平 武功县 南。”《诗·秦风·终南》“ 终南 何有” 毛 传:“ 终南 , 周 之名山 中南 也。”《初学记》卷五引《五经要义》:“ 终南山 , 长安 南山也。一名 太一 。 潘岳 《关中记》云:其山一名 中南 ,言在天之中,居都之南,故曰 中 南。”

(2).地区名。一般指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四省和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斯人

(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栀蜡

谓用栀、蜡涂饰。语出 唐 柳宗元 《鞭贾》。亦喻伪饰欺世的言行。 元 姚燧 《乌木杖赋》:“昔贾鬻鞭,梔蜡其肤,市者一濯,已呈苍枯。” 明 李东阳 《奉诏育材赋》:“纵坚白之嵬谈,衒梔蜡之末饰。”参见“ 梔貌蜡言 ”。

言者

指谏官。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 仁宗 以微物赐僧,尚畏言者,此所以致太平也。” 宋 岳珂 《桯史·鸿庆铭墓》:“余在故府时,有同朝士为某人作行状,言者摘其事,以为士大夫之不忍为,即日罢去。” 清 戴名世 《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及言者纷起,司马罢去,詔君就司寇狱;时君已病閲数月矣!”

牛鬼蛇神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指虚幻怪诞,后比喻形形色色的丑恶东西或坏人

鬼神

(1).鬼与神的合称。《易·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礼记·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丧纪得其哀。” 孔颖达 疏:“鬼神得其饗者,谓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 唐 韩愈 《原鬼》:“无声与形者,鬼神是也。”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夫古人作书垂后……亦鉴及后人之无赖,故徐引其机,以待有心者之自为觉悟,庶不蹈妄传之戒,为鬼神所忌耳。”

(2).泛指神灵、精气。《史记·五帝本纪》:“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 张守节 正义:“鬼之灵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史记·五帝本纪》:“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张守节 正义:“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人之精气谓之鬼。”

(3).偏指鬼;死去的祖先。《左传·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岂唯寡君?”《孝经·感应》:“宗庙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 注:“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

(4).指形体与精灵。《礼记·礼运》:“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孔颖达 疏:“鬼谓形体,神谓精灵。《祭义》云:‘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体精灵相会,然后物生。”

(5).古代指天地间一种精气的聚散变化。《易·繫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韩康伯 注:“尽聚散之理,则能知变化之道。” 孔颖达 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为,但极聚散之理,则知鬼神之情状也。”后世哲学家多以阴阳之变、气的往来屈伸解释“鬼神”。 汉 王充 《论衡·论死》:“鬼神,阴阳之名也。阴气逆物而归,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礼记·中庸》:“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程颐 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迹也。 张子 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愚谓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神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其实一物而已。”《朱子语类》卷三:“鬼神只是气,屈伸往来者气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