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和陶

作者:黎廷瑞 朝代:宋代

九日和陶原文

开门见秋山,忻然如故交。
烟云淡相媚,卉木青未雕。
兹游忽自念,谁与为登高。
目涉已千仞,神游还九霄。
世短奚足叹,意多亦徒劳。
奈何怨迟暮,况复怀覆蕉。
至乐岂必酒,天真自陶陶。
长吟对寒花,万期犹一朝。

诗词问答

问:九日和陶的作者是谁?答:黎廷瑞
问:九日和陶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黎廷瑞的名句有哪些?答:黎廷瑞名句大全

黎廷瑞九日和陶书法欣赏

黎廷瑞九日和陶书法作品欣赏
九日和陶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开门

敞开大门地;公开地

开门整党

开门整风

忻然

喜悦貌;愉快貌。《史记·周本纪》:“ 姜原 出野,见巨人跡,心忻然説,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夫会宾盈堂,酒酣奏琴,或忻然而欢,或惨尔而泣。” 宋 司马光 《送李公明序》:“ 光 忻然服其言,益知贤者所存,固非庸人所能及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技》:“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 李 忻然,即各交臂作势。”

如故

(1) 同过去一样

使击柝如故。——《资治通鉴·唐纪》

室内摆设如故

(2) 如同老朋友

你大哥是个爽快人,咱们既然一见如故,应该要借杯酒叙叙,又何必推辞呢。——清·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烟云

烟气和云

烟云缭绕

卉木

草木。《诗·小雅·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毛 传:“卉,草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故自然会妙,譬卉木之耀英华;润色取美,譬繒帛之染朱緑。”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平泉庄 在 洛城 三十里,卉木臺榭甚佳。” 清 顾炎武 《赠同系阎君明锋先出》诗:“春风吹卉木,大海放禽鱼。”

登高

上到高处。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唐· 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千仞

形容极高或极深。古以八尺为仞。《庄子·秋水》:“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轻凌。”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上凌青云霓,下临千仞谷。” 清 方文 《陈卧子子龙》诗:“惠心烛千仞,雄风扇八区。”

神游

身不在某地而在想象或梦境中游历某地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

九霄

(1).天之极高处;高空。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 唐 武衡 《同幕中诸公送李侍御归朝》诗:“ 巴 江暮雨连 三峡 , 剑 壁危梁上九霄。” 徐特立 《言立》诗:“丈夫落魄纵无聊,壮志依然抑九霄。”

(2).道家谓仙人居处。《文选·沉约<游沉道士馆>诗》:“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 张铣 注:“九霄,九天仙人所居处也。” 唐 李白 《明堂赋》:“比乎 崑 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云。” 王琦 注:“按道书,九霄之名,谓赤霄、碧霄、青霄、絳霄、黅霄、紫霄、练霄、玄霄、縉霄也。一説以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火霄为九霄。” 宋 陆游 《长生观观月》诗:“独倚栏杆吹玉笛,道人不怕九霄寒。”

(3).喻皇帝居处。 唐 杜甫 《腊日》诗:“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罌下九霄。”

(4).借指帝王。 唐 包佶 《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郎》诗:“九霄偏眷顾,三事早提携。” 唐 黄滔 《敷水庐校书》诗:“九霄无詔下,何事近清尘?”

世短

人生短促。 汉 班固 《幽通赋》:“道脩长而世短兮,夐冥默而不周。”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徒劳

空自劳苦;白费心力

徒劳跋涉

奈何

(1) 怎么办

无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且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

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惩治;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迟暮

黄昏;比喻晚年,暮年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楚辞·离骚》

迟暮少寝食,清旷喜荆扉。——杜甫《甘林》

迟暮之感

况复

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覆蕉

见“ 覆鹿寻蕉 ”。

至乐

最高妙的音乐。《庄子·天运》:“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吕氏春秋·制乐》:“欲观至乐,必於至治。”《大戴礼记·王言》:“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

最大的快乐。《庄子·至乐》:“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晋 陆机 《招隐》诗:“至乐非有假,安事浇醇朴。” 明 方孝孺 《赠河南王佥事序》:“遇时而得位者,众人之所慕,非君子至乐之所存也。”

岂必

犹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清 顾樵 《秋夜柬顾茂伦》诗:“哀乐境所遇,岂必 雍门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岂必面目同员方!”

天真

(1) 指不受礼俗拘束的品性

(2) 引申为单纯、朴实、幼稚;头脑简单

不要太天真,以致相信这些政客的每件事

天真的女孩

天真似五岁的小孩

陶陶

欢乐

陶陶乐趣

长吟

(1) 音调缓而长的吟咏

(2) 指虫鸟长声的鸣叫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寒花

亦作“ 寒华 ”。寒冷时节开放的花。多指菊花。 晋 张协 《杂诗》:“寒花发黄采,秋草含緑滋。”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唐 李颀 《送李回》诗:“千巖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輦路中。” 明 汤潜 《衲子道明云渎川陶古石家菊甚好儿子中偕看有诗二首子亦兴发诗以招之》:“萝门何处通幽曲,背指寒花屋后栽。”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国语·晋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