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汾州田大夫寄茸毡葡萄

作者:姚合 朝代:唐代

谢汾州田大夫寄茸毡葡萄原文

筐封紫葡萄,筒卷白茸毛。
卧暖身应健,含消齿免劳。
衾衣疏不称,梨栗鄙难高。
晓起题诗报,寒澌满笔毫。

诗词问答

问:谢汾州田大夫寄茸毡葡萄的作者是谁?答:姚合
问:谢汾州田大夫寄茸毡葡萄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姚合的名句有哪些?答:姚合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01-44

参考注释

葡萄

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叶子掌状分裂,开黄绿色小花。果实也叫“葡萄”,成串,味酸甜,多汁,可生食、制干、酿酒,是一种普通的水果

茸毛

身体表面或某些内壁长的短而柔软的毛;一般指动物初生柔软的细毛

含消

梨名。《三辅黄图·御宿苑》:“《三秦记》云: 御宿园 出栗,十五枚一胜。大梨如五胜,落地则破,其取梨,先以布囊承之,号曰含消,此园梨也。” 北周 庾信 《奉梨》诗:“接枝秋转脆,含消落更香。”参见“ 含消梨 ”。

衾衣

被子和衣服。《新唐书·归崇敬传》:“先是,使外国多齎金帛,贸举所无, 崇敬 囊槖惟衾衣, 东夷 传其清德。”

不称

(1).不相称;不相副。《诗·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郑玄 笺:“不称者,言德薄而服尊。”《史记·文帝本纪》:“﹝ 孝文皇帝 ﹞德厚侔天地……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其为 孝文皇帝 庙为昭德之舞。” 晋 陆机 《文赋》:“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只怕小生才能浅薄,不称将军任使,岂敢推辞。”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诗之二:“十载画 瀟湘 ,不称 瀟湘 月。”

(2).不胜任;不称职。《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括 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汉书·宣帝纪》:“此朕之不明,吏之不称,四方黎民将何仰哉!”《金史·章宗纪四》:“近制以镇静而知大体为称职,苛细而闇於大体为不称。”

(1).不显扬。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歷选列辟,以迄於 秦 ……纷纶威蕤,湮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盖君子耻当年而功不立,疾没世而名不称。”

(2).不称道。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今足下不称 楚王 之德厚,而盛推 云梦 以为高……窃为足下不取也。”

(3).不名;不叫做。《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梨栗

亦作“棃栗”。1.梨树与栗树。 汉 扬雄 《长杨赋》:“驰骋秔稻之地,周流梨栗之林。”

(2).指梨子与栗子。 唐 秦系 《山中奉寄钱起员外兼简苗发员外》诗:“稚子唯能觅梨栗,逸妻相共老烟霞。” 明 高启 《赠杜进士儿端》诗之二:“不贪棃栗自相亲,识是君家旧友人。”

题诗

(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颢》:“后游 武昌 ,登 黄鹤楼 ,感慨赋诗。及 李白 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顷见一士题诗隣壁,甚佳。”

(2).指所题写的诗句。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题诗一幅。”

寒澌

(1).指解冻时的流水。 南朝 齐 王融 《沉冥地狱篇颂》:“炎山翻烈火,冰涧帀寒澌。”

(2).指寒凉的冰。 唐 郑巢 《题崔行先石室别墅》诗:“桂阴生野菌,石缝结寒澌。”

笔毫

笔头上的毛。《陈书·儒林传·郑灼》:“ 灼 家贫,抄义疏以日继夜,笔毫尽,每削用之。” 唐 姚合 《谢汾州田大夫寄茸毡葡萄》诗:“晓起题诗报,寒凘满笔毫。”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