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春寒原文

冉冉年华过上元,梅花如雪照江村。
云归翠窦初收雨,人清怕寒嬾出门。
香烬已残炉未冷,客谈方剧酒重温。
尚嫌尘境妨幽致,过埭船声暮正喧。

诗词问答

问:春寒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春寒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冉冉

(1) 渐进地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乐府《陌上桑》

(2) ∶ 慢慢地

冉冉上升

(3) 柔软下垂的样子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上元

(1).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旧唐书·中宗纪》:“﹝ 景龙 四年﹞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水浒传》第六六回:“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登高》:“岁上元夜,寺僧燃灯遶塔奏乐,金光明空,乐作天上矣。”

(2).古代历法名称之一。《史记·天官书》:“其纪上元。” 司马贞 索隐:“上元是古历之名。”《新五代史·司天考》:“布算积分,上求数千万岁之前,必得甲子朔旦夜半冬至,而日、月、五星皆会于子,谓之上元,以为历始。”

(3).旧以六十年为一甲子,讲阴阳五行的人以三个甲子共一百八十年为一周,称其中的第一个甲子为“上元”。

(4).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名,即“上元夫人”。 唐 王勃 《七夕赋》:“ 上元 锦书传宝字, 王母 琼箱荐金约。”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三:“西海宴 王母 ,北宫邀 上元 。”

(5).指上天、太空。 唐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诗:“抗殿疏元首,高高接上元。”

(6).指帝王。 明 张居正 《寿严少师三十韵》:“握斗调元化,持衡佐上元。”

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雪照

用雪的反光来照明。谓苦学。 唐 方干 《偶作》诗:“夜学事须凭雪照,朝厨争奈絶烟何。”参见“ 雪窗萤几 ”。

云归

乘云归去。谓仙逝。 宋 苏轼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出门

(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香烬

焚香的余烬。 唐 李颀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禪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上元日道室焚修》:“端简不知清景暮,灵芜香烬落金坛。”

重温

(1) 复习知识

重温他的拉丁文

(2) 回想

我认为我们应该拿出我们的手抄本来重温一下那些格言

尘境

原为佛教语。佛教以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因称现实世界为“尘境”。 唐 司空曙 《寄卫明府》诗:“翠竹黄花皆佛性,莫教尘境误相侵。”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嘉花名木,类聚区别,幽胜宛若生成,西抵 丽泽 ,不类尘境。” 李广田 《<闻一多选集>序》:“而这样的文字,如不是由所谓‘诗境’拉向‘尘境’,不是在思想上向现实突进了一步,是不可能出现的。”

幽致

(1).幽雅别致;幽静雅致。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岑参》:“‘山风吹空林,颯颯如有人。’宜称幽致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斋宫》:“内亭曰 锦芳 ,曰 翠芳 ,流泉石梁,颇甚幽致。” 许地山 《缀网劳蛛》:“地方虽然不大,风景倒还幽致。”

(2).犹幽趣。 唐 白居易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睡足摩挲眼,眼前无一事。信脚遶池行,偶然得幽致。” 明 周履靖 《清啸》诗之十一:“ 梁园 崇侈丽,幽致属山家。”

(3).深奥的道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神道茫昧,理难辨测,故无以精其幽致矣。” 唐 王勃 《上吏部裴侍郎启》:“盖有识天人之幽致,明国家之大体。”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