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唐卿县尉

作者:张镃 朝代:宋代

次韵陈唐卿县尉原文

耽诗固无益,损虑更招咎。
技痒搔不疗,铭坐口还又。
出门索朋俦,培我本根厚。
顽石夸琼瑰,朽壤被絺绣。
归来三叹息,谁脱章句囿。
堂堂柱下史,退食燕清昼。
门前车马闹,有客老且瘦。
无求见容貌,话味若饮酎。
从容得句帙,细读前竟后。
令人发深省,咀嚼尽华茂。
要须即所见,快手撤蒙陋。
兰香出深林,著意乌可嗅。

诗词问答

问:次韵陈唐卿县尉的作者是谁?答:张镃
问:次韵陈唐卿县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镃的名句有哪些?答:张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无益

没有益处

无益的享乐

技痒

亦作“ 技懩 ”。亦作“ 技养 ”。亦作“ 技痒 ”。有某种技艺的人遇到机会急欲表现。《文选·潘岳<射雉赋>》:“屏发布而累息,徒心烦而技懩。” 徐爰 注:“有技艺欲逞曰技懩也。” 唐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荥阳郑虔》:“贯穿无遗恨,薈蕞何技痒。” 宋 文天祥 《慧和尚说》:“然技养,卒不能自禁。” 元 沉禧 《一枝花》套曲序:“其辞气雄伟,风调清越,不觉使人技痒。”《水浒传》第一○四回:“当下 王庆 闲看了一回,看得技养。”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今忽技痒,不禁邀余同赋,余不能辞也。”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六:“ 瑞丰 自以为精明老练,不肯因技痒而失去控制力。”

见“ 技痒 ”。

出门

(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朋俦

朋辈;伴侣。《世说新语·品藻》“不得称诣,政得谓之朋耳”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谢 王 於理,相与为朋儔也。” 唐 唐彦谦 《和陶渊明贫士》之七:“健者道路间,什百成朋儔。” 元 萨都剌 《无题》诗:“时有山禽呼姓字,或从海鸟作朋儔。” 清 姚鼐 《次韵答朱二亭》:“风雨 白门 寻史传,邱山黄土想朋儔。” 吴梅 《莫更二首和小洲》之一:“浊世文章增涕泪,中年丝竹动朋儔。”

本根

(1).草木的根干。《左传·隐公六年》:“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藴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 宋 李纲 《论用兵》:“以多胜敌者,必将以殄灭为期,而不再举,其机在多。譬犹拔大木之本根,非众其力则不可。” 清 邵曾训 《蚕妇吟》:“种桑亦爱枝叶多,空抱本根奈尔何。”

(2).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部分。《庄子·知北游》:“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 成玄英 疏:“亭毒羣生,畜养万物,而玄功潜被,日用不知,此之真力,是至道一根本也。” 宋 司马光 《赠邵兴宗》诗:“君子固无愧,立身明本根。” 明 李东阳 《祁阳县学重修记》:“其弊也,则修节目而弃本根。”

(3).根基,基础。《晋书·刘颂传》:“借令愚劣之嗣,蒙先哲之遗绪,得中贤之佐,而树国本根不深,无干辅之固,则所谓任臣者化而为重臣矣。”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久食其赐,信乃弥坚,渐而奉为圭臬,视若一切存在之本根。”

(4).指基地。 宋 陆游 《山南行》:“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 关中 作本根。”《宣和遗事》后集:“神京者, 太祖 、 太宗 一统之本根。”

(5).本原,初始。《北齐书·杜弼传》:“窃惟《道》《德》二经,阐明幽极,旨冥动寂……实众流之江海,乃羣艺之本根。”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原其本根,皆是国家百姓,进退皆死,诚可閔伤。” 宋 陈亮 《普明寺长生谷记》:“及至后世,於民之中又有为释老之徒者,坏形恶服,不耕不蚕,以自枯槁于山林,而求识其所谓心性之本根者。”

(6).指最初的。 汉 王充 《论衡·正说》:“説《论语》者,但知以剥解之问,以纤维之难,不知存问本根篇数章目。”

(7).根由,根源。《汉书·张耳陈馀传》:“具道本根所以,王不知状。” 宋 范仲淹 《润州谢上表》:“议治乱之本根,求治乱之故事。” 章炳麟 《四惑论》:“法律本浮栖之物,无可索其本根,类如是矣。”

(8).喻指帝室。《汉书·诸侯王表序》:“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二邵王建白》:“天下将谓主上薄于本根,非亲亲盛节。”

(9).喻指家乡,故土。 明 刘基 《题解于伯机杜工部诗后》诗:“我今亦飘泊,不得归本根。”

顽石

类似磐石般的事物,常指无知觉的人

琼瑰

(1).次于玉的美石。《诗·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毛 传:“琼瑰,石而次玉。”

(2).泛指珠玉。《左传·成公十七年》:“初, 声伯 梦涉 洹 ,或与己琼瑰食之。” 杜预 注:“琼,玉;瑰,珠也。”《晋书·庾亮传论》:“古者右贤左戚,用杜溺私之路……是以厚赠琼瑰,罕升津要。” 宋 欧阳修 《和刘原父澄心纸》:“ 子美 生穷死愈贵,残章断稿如琼瑰。”

(3).喻美好的诗文。 唐 罗隐 《县斋秋晚酬友人见寄》诗:“中和节后捧琼瑰,坐读行吟数月来。”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和李兼济提举》词:“琼瑰千字已盈怀,消得津头一醉。” 元 耶律楚材 《和南质张学士见赠》之一:“和我新诗使予起,却得琼瑰酬木李。”

(4).喻珍贵的赠物。 宋 宋祁 《送梵上人归天台》诗:“嗟予投报乏琼瑰,目睇金园剩九回。”

朽壤

腐土。《左传·成公五年》:“山有朽壤而崩。” 南朝 梁 沉约 《连珠》之一:“朽壤诚微,遂霣崇山之峭。”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敞秀才》:“正如种青松,而欲託朽壤。”

絺绣

古代贵族礼服上的刺绣。引申为辞采,文采。 宋 陈深 《曹叔时见过索饯篇》:“词华烂絺绣,问学滋新畬。”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 子美 诗……譬如上官公服,而有黼黻絺绣,其文彩照人,乃朝端之伟观也。”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叹息

(1) 叹气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闻琵琶已叹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仅叹息曰。——《资治通鉴》

御史叹息去。——清· 张廷玉《明史》

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清· 魏源《圣武纪》

(2) 叹美;赞叹

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儿女英雄传》

章句

(1) 古籍的分章分段和语句停顿

(2) 分析古文的章节和句读

复习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后汉书》

堂堂

(1) 形容盛大

人狮惊岳岳,王庙忆堂堂。——郭沫若《访埃杂吟》

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庄严大方

仪表堂堂

(3) 形容志气宏大

我们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还怕这一点困难吗?

(4) 阵式或气势很大

堂堂的军乐队走过去了

柱下史

(1). 周 秦 官名,即 汉 以后的御史。因其常侍立殿柱之下,故名。《史记·张丞相列传》:“而 张苍 乃自 秦 时为柱下史,明习天下图书计籍。” 司马贞 索隐:“ 周 秦 皆有柱下史,谓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恆在殿柱之下。”

(2).为御史的代称。 唐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诗:“公为柱下史,脱绣归田园。”

(3).指老子。参见“ 柱下 ”。

(4).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极东一星,曰柱下史,主记过,左右史,此之象也。”

退食

(1).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郑玄 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於公,谓正直顺於事也。” 朱熹 集传:“退食,退朝而食於家也。自公,从公门而出也。”后因以指官吏节俭奉公。 南朝 梁 任昉 《梁武帝断华侈令》:“若能人务退食,竞存约己,移风易俗,庶期月有成。”

(2).退朝就食于家或公馀休息。《北史·高允传》:“﹝ 司马消难 ﹞因退食暇,寻 季式 ,酣歌留宿。”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予以諫议大夫奉朝请,每退食,观 唐 人洎本朝名辈撰著以补史遗者,因纂所闻见继之。” 清 孙枝蔚 《题王金铉明府琴趣轩》诗之二:“簿书亦云劳,退食有好怀。”

(3).归隐;退休。《后汉书·杨秉传》:“﹝ 杨秉 、 韦著 ﹞俱徵不至,诚违侧席之望,然逶迤退食,足抑苟进之风。” 唐 方干 《与桐庐郑明府》诗:“莫道耕田全种秫,兼闻退食亦逢星。” 金 刘迎 《题刘德文戏彩堂》诗:“先生遣决谈笑间,退食归来奉慈母。”

(4).食量减退;不进食。 王西彦 《福元佬和他戴白帽的牛》:“那个乌花小猪又退食啦,昨晚还是好好的,刚才我去喂麦粥,只把鼻子往槽里搅两下,就不吃啦。”

(5).见“ 退鱼 ”。

清昼

白天。 唐 李白 《秦女休行》:“手挥白杨刀,清昼杀讎家。” 宋 杨万里 《题望韶亭》诗:“ 嶧山 桐树半夜鸣, 泗水 石头清昼跃。” 清 王贵一 《观仲儒熹儒煮茗》诗:“熏风破微炎,细雨洒清昼。”

前车

见“ 前车之鉴 ”。

求见

请求谒见上级或长辈

容貌

人的长相;容颜相貌

饮酎

喝反复多次酿成的醇酒。一种正尊卑的古礼。《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天子饮酎,用礼乐。” 郑玄 注:“酎之言醇也,谓重酿之酒也。春酒至此始成,与羣臣以礼乐饮之於朝,正尊卑也。”《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诸王归国。上特留 苍 ,赐以秘书列图、道术秘方。至八月饮酎毕,大鸿臚奏遣发,乃许之。”

从容

(1) 悠闲舒缓

听小子从容的表白出来。——《初刻拍案惊奇》

从容应付

(2) 充裕;宽裕

时间从容

(3) 休息

神僧且从容一日。——《西游记》

得句

谓诗人觅得佳句。 唐 周贺 《上陕府姚中丞》诗:“成家尽是经纶后,得句应多諫諍餘。” 宋 陆游 《晴甫一日复大风雨连日不止遣怀》诗:“得句已无前辈赏,开编时与古人游。” 元 萨都剌 《高邮至邵伯》诗之一:“有时得句无人和,风雨寒窻夜读书。” 清 曹寅 《秋日过访芥公》诗:“得句闻敲鉢,逃禪媿闭关。”参见“ 觅句 ”。

细读

仔细地读

令人

使人

令人发指

令人兴奋

深省

深深地觉醒

发人深省的教训

咀嚼

(1) 含在嘴里细细嚼以使烂

(2) 比喻反复体会;玩味

(买臣)肩上虽挑着柴担,手里兀自擎着书本,朗诵咀嚼,且歌且行。——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华茂

华美;繁盛。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 魏 陈思王 植 ﹞其源出於《国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明 刘基 《王彦中哀辞》:“棠棣华茂兮,亲乐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苏仙》:“后桃结实甘芳,居人谓之‘苏仙桃树’,年年华茂,更不衰朽。”

要须

(1).必须;需要。《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天下未寧,要须良臣以镇边境。”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满二石米以外,任意斟裁。然要须米微多,米少酒则不佳。” 宋 李纲 《又与张相公书》:“昨日得报,止遣水军屯 蘄阳 ,要须 九江 有兵与之相照应,乃为得策。”

(2).必定;总会。 唐 雍陶 《感兴》诗:“贫女貌非丑,要须缘嫁迟。” 宋 苏辙 《病后》诗:“芭蕉张王要须朽,云气浮游毕竟虚。” 清 顾炎武 《祖豫州闻鸡》诗:“岂足占时运,要须振羽翰。”

所见

(1).看到的。《晋书·嵇康传》:“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唐 韩愈 《谢自然诗》:“入门无所见,冠屨同蜕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目习於所见,则喜柔而恶刚。”

(2).犹见解;意见。《汉书·儒林传·严彭祖》:“ 孟 弟子百餘人,唯 彭祖 、 安乐 为明,质问疑谊,各持所见。”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蒙陛下厚恩,苟有所见,不敢不言。”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奏请午朝》:“惜乎当时外间诸公所见不同,反不足以副其意耳。”

快手

能手;做事迅速灵敏的人

编席快手

蒙陋

蒙昧浅陋。《宋史·隐逸传中·松江渔翁》:“愿丐绪言,以发蒙陋。”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附呈拙製,祈不吝金玉,启诱蒙陋。”

兰香

(1).草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兰香》:“三月中,候枣叶始生,乃种兰香。”原注:“兰香者,罗勒也。中国为 石勒 讳,故改,今人因以为名焉。且兰香之目,美於罗勒之名,故即而用之。”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军伍名额·兰香》:“本名罗勒, 后赵 石勒 以罗勒犯己名,改为兰香,至今以为名也。”

(2).泽兰。 宋 洪刍 《香谱》卷上:“兰香,一名水香,生 大吴 池泽。叶似兰,尖长有岐,花红白色而香。煮水浴以治风。”

深林

茂密的树林。《荀子·宥坐》:“夫芷兰生於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 唐 贾岛 《咏怀》:“ 中岳 深林秋独往,南原多草夜无邻。”《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绕山走去,多是深林,仰不见天。” 叶圣陶 《倪焕之》五:“银杏和柳树都已绿叶成荫,树下有深林幽壑那样美妙。”

意乌

怒吼声。《汉书·韩信传》:“ 项王 意乌猝嗟,千人皆废。”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意乌,恚怒声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