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作者:向子諲 朝代:宋代

减字木兰花原文

翠鬟双小。
绿绮朱弦心未了。
画戟森间。
玉子纹楸手共谈。
不妨扶老。
未说他年无限笑。
且要忘忧。
莫问今朝胜几筹。

诗词问答

问:减字木兰花的作者是谁?答:向子諲
问:减字木兰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减字木兰花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向子諲的名句有哪些?答:向子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翠鬟

(1).妇女环形的发式。 唐 高蟾 《华清宫》诗:“何事金舆不再游?翠鬟丹脸岂胜愁?”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越叹》:“春衫袖,血泪斑,风沙满面捲翠鬟。”

(2).指美女。 宋 梅尧臣 《次韵和永叔退朝马上见寄兼呈子华原甫》:“吟寄侍臣知有意,翠鬟争唱口应乾。”

(3).比喻秀丽的山峦。 宋 杨万里 《题王亚夫检正岘湖堂》诗:“西峴山光照旧庐,北湖水色漾新居。翠鬟夜欲凌波去,玉镜晨当扫黛初。”

朱弦

即练朱弦,用练丝(即熟丝)制作的琴弦

朱弦漏越。——《淮南子·泰族训》。高诱注:“朱弦,练丝。”

未了

(1) 没有了却、结束

未了的心事

(2) 漫漫,没有终点

未了的欠债

画戟

(1).古兵器名。因有彩饰,故称。 唐 王维 《燕支行》:“画戟彫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 宋 张孝祥 《蝶恋花·送刘恭父》词:“画戟斿闲刀入鞘。安石榴花,影落红栏小。”《花月痕》第五四回:“一枝画戟,东驰西突,所向披靡。”

(2).旧时常作为仪饰之用。 唐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宋 苏轼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之二:“森森画戟拥朱轮,坐咏 梁公 觉有神。” 清 陈沂震 《试院即事》诗:“画戟森严昼漏迟,凝香燕寝日斜时。”

玉子

(1).玉苗。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乃种其石。数岁,时时往视,见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 唐 张鷟 《游仙窟》:“自怜无玉子,何日见 琼英 。” 元 张宪 《玉壶歌》:“ 蓝田 四万八千亩,玉子团圞大如斗。”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三:“ 叶尔羌河 产玉子,如斗如碗,如拳如粟,曾有重三百斤者,五色皆备。”

(2).玉制的围棋子。 南朝 梁武帝 《围棋赋》:“枰则广羊文犀,子则白瑶元玉。” 唐 杜牧 《送国棋王逢》诗:“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簷雨竹萧萧。” 宋 陆游 《春晴》诗:“静喜香烟縈曲几,卧惊玉子落纹枰。” 清 陆葇 《燕山亭》词:“楸局未停,玉子声声。”

(3).侍奉仙人的仙童。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九三:“先差玉子开南殿,后遣青龙入紫微。”

(4).仙人名。 晋 葛洪 《神仙传·玉子》:“ 玉子 者,姓 韦 名 震 , 南郡 人也。 周幽王 徵之不起……后入 崆峒山 合丹,白日升天而去。”

纹楸

围棋棋盘。 唐 杜牧 《送国棋王逢》诗:“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簷雨竹萧萧。” 宋 向子諲 《减字木兰花》词:“画戟森间,玉子纹楸手共谈。”

不妨

(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扶老

(1).谓手杖可供老人凭借扶持。后因用以为手杖的别名。《艺文类聚》卷九二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周官·罗氏》:‘献鳩养老。’ 汉 无罗氏,故作鳩杖以扶老。”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憇,时矫首而遐观。” 宋 黄彻 《郊行》诗:“江干食息呼扶老,木末攀缘讶宛童。” 金 宇文虚中 《和高子文秋兴》:“散步双扶老,栖身一养和。”

(2).一些可供做手杖的树、藤、竹的名称。《诗·大雅·皇矣》“其檉其椐” 三国 吴 陆玑 疏:“椐,樻。节中肿,似扶老,今灵寿是也。” 阮元 校勘记:“扶老,木名,可以为杖。”《山海经·中山经》“﹝ 龟山 ﹞多扶竹” 晋 郭璞 注:“邛竹也,高节实中,中杖也。名之扶老竹。”《后汉书·周磐传》“ 磐 同郡 蔡顺 ,字 君仲 ,亦以至孝称” 李贤 注引 晋 周斐 《汝南先贤传》:“ 蔡顺 事母至孝。井桔橰朽,在母生年上,而 顺 忧,不敢理之。俄而有扶老藤生,绕之,遂坚固焉。”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 汉成帝 顾成庙 有三玉鼎,二真金罏,槐树悉为扶老拘拦,画飞云龙角於其上也。”

(3).秃鹙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扶老,秃秋也。状如鹤而大,大者头高八尺,善与人鬭,好啖蛇。”一说为刻有秃鹙头形的拐杖。 宋 无名氏 《采兰杂志》:“山中老人以秃鶖头形刻杖上,谓之扶老,以此鸟能辟蛇也。《古今注》以秃鶖为扶老,甚谬。”

(4).搀扶老人。参见“ 扶老携幼 ”。

他年

(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无限

没有尽头;没有限量

前程无限

忘忧

(1).忘却忧愁。《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夫酒忘忧,故能消之也。” 唐 张说 《喜度岭》诗:“见花便独笑,见草即忘忧。”

(2).萱草的别名。 唐 陈子昂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诗:“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本草经》云:萱,一名忘忧。” 元 钱抱素 《琐窗寒·题玉山草堂》词:“书带生香,忘忧弄色,四窗虚悄。” 清 黄宗羲 《小园记》:“因买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忘忧、含笑。”

今朝

(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