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乌衣园)

作者:黎廷瑞 朝代:宋代

南乡子(乌衣园)原文

醉罢黑瑶池。
渺渺春云海峤归。
画楝珠帘成昨梦,谁知。
百姓人家几度非。
相对语斜晖。
肠断江城柳絮飞。
再见玉郎应不认,堪悲。
也被缁尘染素衣。

诗词问答

问:南乡子(乌衣园)的作者是谁?答:黎廷瑞
问:南乡子(乌衣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南乡子(乌衣园)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黎廷瑞的名句有哪些?答:黎廷瑞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瑶池

神话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住的地方;美池,多指宫苑中的池

渺渺

形容悠远;久远

云海渺渺无际

春云

春天的云。喻女子的美发。 元 徐再思 《梧叶儿·春思》曲:“鸦鬢春云嚲,象梳秋月敧,鸞镜晓粧迟。”《花月痕》第七回:“春云低掠两鸦鬟,小字新鐫在玉山。”

海峤

海边山岭。 唐 张九龄 《送使广州》诗:“家在 湘 源住,君今海嶠行。” 宋 文天祥 《战场》诗:“三年海嶠拥貔貅,一日蹉跎白尽头。” 明 何景明 《明月篇》:“ 长安 月,离离出海嶠。” 朱祖谋 《望江南》词:“不信明珠生海嶠, 江 南哀怨总难平。”

珠帘

用线穿成一条条垂直串珠构成的帘幕

散入珠帘。——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百姓

(1) 普通人——相对于官员、干部而言

并皆暴犯百姓。——《世说新语·自新》

百姓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

(2) (古代百姓是百官贵族的统称)

人家

(1) 代词,指说话人或听话人以外的人

人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2) 代词,指某个人或某些人

把信给人家送去

(3) 代词,指说话者本人

人家等你半天了

对语

(1).对偶的词句。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平头上尾,尤忌於时;对语儷辞,盛行於俗。”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其诗卷首有一对语云:‘隔岸水牛浮鼻渡,傍溪沙鸟点头行。’” 郭沫若 《我的作诗的经过》:“﹝我﹞做过《赋得体》的试帖诗,以及这种诗的基步--由二字至七字以上的对语。”

(2).交谈,对话。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诗:“入门相对语,天命良不疑。”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一:“老兵不执役,则屏於舍外,常闻其中若有对语者。近听之,则寂然。” 元 萨都剌 《夜泊钓台》诗:“山僧对语夜未央,不知风露满衣裳。”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同一禹域之民,而对语或须对译,曷若易之为便?”

(3).对偶句中的偶句。 清 梁章鉅 《浪迹丛谈·俞陶泉都转》:“今年在 扬州 ,闻 公眉观察 亦有一联云:‘敬以持己,恕以接物,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生不交利,死不属子,九京可作,捨公其谁与归。’出语本《朱子》,对语本《檀弓》。”

斜晖

亦作“ 斜辉 ”。指傍晚西斜的阳光。 南朝 梁简文帝 《序愁赋》:“玩飞花之入户,看斜暉之度寮。” 唐 杜牧 《怀锺灵旧游》诗之三:“斜辉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桥气象兼。” 清 龚自珍 《卜算子》词:“苹叶弄斜暉,兰蕊彫明镜。” 郭沫若 《牧羊哀话》一:“只见那往高城的路上,有群绵羊,可三十余头,带着薄暮的斜辉,围绕着一位女郎,徐徐而进。”

肠断

喻非常悲痛

江城

临江之城市、城郭。 唐 崔湜 《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闈。”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只听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 黄景仁 《舟中再迭前韵》:“江城雁带边声苦,泽国秋蒸海气腥。”

柳絮

成熟的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

再见

分别时最后说的话

玉郎

(1).道家所称的仙官名。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三:“上帝求仙使,真符取玉郎。” 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冯浩 注引《登真隐诀》:“三清九宫并有僚属,其高总称曰道君,次真人、真公、真卿,其中有御史、玉郎诸小辈,官位甚多。”

(2).对男子的美称。 唐 元稹 《送王十一郎游剡中》诗:“想得玉郎乘画舸,几回明月坠云间。”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引 蒋文恪 诗:“马上玉郎春应醉,满身香雪落梅花。”

(3).旧时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敦煌曲子词·鱼歌子》:“雅奴卜,玉郎至,扶不(下)驊騮沉醉。” 前蜀 牛峤 《菩萨蛮》词:“门外柳花飞,玉郎犹未归。”《群音类选·完扇记·幽阁相思》:“玉郎消息,何日到 金陵 。千里关山劳梦魂,新啼痕间旧啼痕。”《白雪遗音·岭头调·日落黄昏》:“拿过酒来斟上一杯,自斟自饮,閒解个闷,酒中好似玉郎陪。”

缁尘

黑色灰尘。常喻世俗污垢。 南朝 齐 谢朓 《酬王晋安》诗:“谁能久 京洛 ,緇尘染素衣。” 唐 李益 《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晚逐旌旗俱白首,少游 京洛 共緇尘。” 清 张之洞 《读史绝句·陈子昂宋之问》:“文人夸诞骋虚辞,多少緇尘浼素丝。”

素衣

(1).白色丝绢中衣。《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 沃 。” 陈奂 传疏:“素衣,谓中衣也…… 孔 疏云:‘中衣,谓冕及爵弁之中衣,以素为之。’”《论语·乡党》:“﹝君子﹞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 何晏 集解:“ 孔 曰:‘服皆中外之色相称也。’”

(2).白色丧服。《礼记·曲礼下》:“大夫、士去国,踰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 郑玄 注:“言以丧礼自处也。” 孔颖达 疏:“素衣、素裳、素冠者,今既离君,故其衣、裳、冠皆素,为凶饰也。” 唐 刘禹锡 《哭王仆射相公》诗:“羣吏謁新府,旧宾沾素衣。”

(3).泛指白色衣服。《列子·说符》:“ 杨朱 之弟曰 布 ,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 清 龚自珍 《霓裳中序第一》词:“惊鸿起,素衣二八,舞罢老蟾泣。”

(4).比喻清白的操守。 前蜀 韦庄 《酬吴秀才霅川相送》诗:“夫君别我应惆悵,十五年来识素衣。” 金 元好问 《自邓州幕府暂归秋林》诗:“归来应被青山笑,可惜緇尘染素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