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运管安人孙氏

作者:薛嵎 朝代:宋代

挽陈运管安人孙氏原文

舅家如母在,恸哭泪沾襟。
平日经声断,兹晨佛力深。
墓庐犹手构,梱则是夫箴。
山上半慈竹,从知契夙心。

诗词问答

问:挽陈运管安人孙氏的作者是谁?答:薛嵎
问:挽陈运管安人孙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薛嵎的名句有哪些?答:薛嵎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恸哭

放声痛哭,号哭

听见青年和老人抽泣和恸哭

宫中皆恸哭。——唐· 李朝威《柳毅传》

捧诏恸哭。——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沾襟

浸湿衣襟。多指伤心落泪。《庄子·应帝王》:“ 列子 入,泣涕沾襟以告 壶子 。” 唐 白居易 《慈乌夜啼》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明 夏完淳 《大哀赋》:“瞻山而陨涕,抚草木而沾襟。”

平日

(1) 平时;平常的日子(区别于特殊的日子 ,如:节日、假日)

吾平日不信有鬼。——清· 林觉民《与妻书》

跟平日一样起得早

(2) 一周中除星期日以外的日子

佛力

佛教徒认为佛法有救济众生的功力,谓之佛力。 南朝 梁武帝 《以李胤之得牙像赦诏》:“宜承佛力,弘兹宽大。” 元 何中 《照武西塔上报恩寺》诗:“始知佛力宏,能使地灵现。”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南宋纪·高宗》:“ 潜善 这等有福,佛力耶?”

墓庐

墓旁之屋。古人为守父母、师长之丧,筑室墓旁,居其中以守墓。 明 刘基 《陈司户墓志铭》:“里有墓庐,为 * 夺取,我资俾直之,爰復乃宇。” 清 龚自珍 《乙酉腊见红梅一枝思亲而作时小客昆山》诗:“天地埋忧毕,舟车祖道频。何如抱冰雪,长作墓庐人。”参见“ 庐墓 ”。

慈竹

竹名。又称义竹、慈孝竹、子母竹。丛生,一丛或多至数十百竿,根窠盘结,四时出笋。竹高至二丈许。新竹旧竹密结,高低相倚,若老少相依,故名。 唐 王勃 有《慈竹赋》。 唐 杜甫 《假山》诗:“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 清 孙枝蔚 《追挽徐镜如》诗:“慈乌亦有儿,慈竹亦有孙;孤儿称丈夫,敢忘祖母恩!” 郭沫若 《南宁见闻》诗:“慈竹参天笼雨露,桄榔拔地入云霞。”

知契

犹知己,好友。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你莫不为黄金浮世寳,白髮故人稀,因此上把旧恩情,全不比新知契?” 明 张居正 《与广东按院唐公书》:“忝在知契,附此以慰悬念。” 清 刘大櫆 《<杨黄在文集>序》:“余之文何足以增重君,徒以君之子与余深相知契,而孝思不匱,能不忘其先人,故惓惓如此。”

夙心

平素的心愿。《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惟君明叡,平其夙心。”《周书·齐炀王宪传》:“吾之夙心,公寧不悉,但当尽忠竭节耳,知復何言。”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惟以稚女是怀,思配君子,既辱高义,乃叶夙心。” 明 高启 《过戴居士宅》诗:“不负沧洲约,重来论夙心。”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无怨於生,亦无怖於死,即将投我琼瑶,依然弄此笔墨,夙心旧习,不能改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