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拜国子祭酒释菜太学作

作者:王士祯 朝代:清代

初拜国子祭酒释菜太学作原文

雍雍礼乐地,肃肃堂庑深。

皑皑素雪零,郁郁青松阴。

堂上钟簴悬,壁中丝竹音。

末学愧承师,抚躬实难任。

文学盛邹鲁,流风感至今。

早入矍相圃,夙侍缁帷林。

未能习礼器,遂以玷华簪。

圣朝敷文德,憬彼胥献琛。

岧峣白1*1虎观,诸儒粲璆琳。

议郎悉承制,更老多横襟。

低徊宫墙下,如听师襄琴。

诗词问答

问:初拜国子祭酒释菜太学作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问:初拜国子祭酒释菜太学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王士祯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祯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侵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四

参考注释

雍雍

(1).鸟和鸣声。《北齐书·高元海传》:“先是童謡云:‘中兴寺内白鳧翁,四方侧听声雍雍,道人闻之夜打鐘。’”参见“ 雝雝 ”。

(2).声音和谐。《礼记·少仪》:“鸞和之美,肃肃雍雍。” 汉 蔡邕 《祖饯祝》:“鸞鸣雍雍,四牡彭彭,君既升舆,道路开张。” 王闿运 《上征赋》:“明执轡而虔恭,铃雍雍而徐动。”

(3).和洽貌;和乐貌。《汉书·王莽传上》:“是以四海雍雍,万国慕义,蛮夷殊俗,不召自至。” 宋 叶适 《北斋》诗之一:“友朋坐雍雍,燕雀鸣草草。” 清 王韬 《变法下》:“在其国内,各事其事,各业其业,雍雍然,其气静謐而专壹,故国易以治。”

(4).犹雍容,从容大方。《太平广记》卷四四引 唐 薛渔思 《河东记》:“既及弱冠,仪形甚都,举止雍雍,可为人表。” 茅盾 《劫后拾遗》四:“他雍雍然踱到一个壁角的座位去。”

乐地

快乐的境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王平子 、 胡毋彦国 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 乐广 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唐 司空图 《长安赠王注》诗:“乐地留高趣,权门让后生。”

肃肃

(1).恭敬貌。《诗·大雅·思齐》:“雝雝在宫,肃肃在庙。” 毛 传:“肃肃,敬也。” 汉 扬雄 《河东赋》:“穆穆肃肃,蹲蹲如也。” 明 方孝孺 《郊祀颂》:“斋于祠宫,盛服儼恪,肃肃于动,栗栗于言,上帝在兹,敢有弗虔。”

(2).严正貌。《诗·小雅·黍苗》:“肃肃 谢 功, 召伯 营之。” 郑玄 笺:“肃肃,严正之貌。” 汉 班固 《十八侯铭·御史大夫汾阴侯周昌》:“肃肃御史,以武以文,相 赵 距 吕 ,志安君身。”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 贞观 之末,有 昭庆 * 师,魁岸堂堂,威仪肃肃。” 清 龚自珍 《题鹭津上人书册》诗:“气庄志定欬肃肃,笔冲墨粹神亭亭。”

(3).疾速貌。《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毛 传:“肃肃,疾貌。” 汉 秦嘉 《留郡赠妇》诗之三:“肃肃僕夫征,鏘鏘扬和铃。” 唐 杜甫 《喜晴》诗:“出廓眺西郊,肃肃春增华。” 赵朴初 《南京访梅园新村》诗:“晨征肃肃访 梅园 ,犹有梅花着意妍。”

(4).形容网目细密。《诗·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马瑞辰 通释:“肃肃,盖缩缩之假借。《通俗文》:‘物不申曰缩。’兔罝本结绳为之,言其结绳之状,则为缩缩。” 闻一多 《古典新义·诗经新义五》:“肃当读为缩,缩犹密也……《诗》‘肃肃’,即‘缩缩’、‘数数’,网目细密之貌也。”

(5).阴沉;萧瑟;清冷。《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 晋 潘岳 《寡妇赋》:“墓门兮肃肃,脩陇兮峩峩。” 宋 范成大 《寒夜》诗:“肃肃月浸树,满庭穠李花。” 清 魏源 《中四明山》诗之二:“肃肃空明气,时与诸天遇。”

(6).清幽;静谧。 汉 张衡 《思玄赋》:“出 紫宫 之肃肃兮,集 大微 之閬閬。” 唐 沉佺期 《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宫。” 宋 苏轼 《元祐三年端午贴子词·夫人阁》之二:“肃肃槐庭午,沉沉玉漏稀。”

(7).象声词。鸟羽、虫翅的振动声。《诗·小雅·鸿雁》:“鸿鴈于飞,肃肃其羽。” 毛 传:“肃肃,羽声也。” 南朝 宋 谢惠连 《捣衣》诗:“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螿啼。” 唐 畅当 《自平阳馆赴郡》诗:“溶溶山雾披,肃肃沙鷺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二》:“鳶肃肃展翼,似鶼鶼之鸟,比翼而飞。”

(8).象声词。风声。《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漯水》:“南崖下有风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测,而穴中肃肃,常有微风。” 宋 苏轼 《寿星院寒碧轩》诗:“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清 孙枝蔚 《乌夜啼》诗:“北风肃肃雁不至,残灯欲灭还復燃。”

(9).象声词。泛指其它声音。 唐 杜甫 《春远》诗:“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明 徐祯卿 《杂谣》:“狗觫觫,鸡鸣飞上屋,风吹门前草肃肃。” 清 梁廷枏 《夷氛闻记》:“火箭巨弹,自下上者,肃肃过耳畔, 芳 谈笑自若。”

堂庑

(1).堂及四周的廊屋。亦泛指屋宇。《列子·杨朱》:“庖厨之下,不絶烟火;堂廡之上,不絶声乐。” 南朝 宋 鲍照 《伤逝赋》:“忽若谓其不然,自惆悵而惊疑。循堂廡而下降,歷幃户而升基。”

(2).比喻作品的意境和规模。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词曲》:“至如《王粲登楼》第二折,摹写覉怀壮志,语多慷慨,而气亦爽烈。至后《尧民歌·十二月》,托物寓意,尤为妙絶。是岂作调脂弄粉语者,可得窥其堂廡哉。” 王国维 《人间词话》六:“ 冯正中 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廡特大,开 北宋 一代风气。”

皑皑

形容洁白的样子。常用来形容雪和为雪所覆盖的事物

白雪皑皑

素雪

白雪。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流风冽惨,素雪飘零。” 三国 魏 曹植 《朔风》诗:“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唐太宗 《望雪》诗:“冻云宵徧岭,素雪晓凝华。”

郁郁

(1) 生长茂盛

郁郁葱葱

(2) 形容忧伤苦闷

郁郁不乐

青松

青翠的松树

堂上

(1) 尊长居住的地方。

拜夫人于堂上。——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父母居住的正房

堂上启阿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堂上阿奶仅汝扶持。——清· 袁枚《祭妹文》

钟簴

见“ 钟虡 ”。

(1).即钟虡。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赋》:“骋神形於鐘簴,舒恠物与雷电。”一本作“ 钟簴 ”。 明 屠隆 《昙花记·讨贼立功》:“荡寇已展云旗,搦管先成露布,报道鐘簴不移,更言庙貌如故。” 清 黄遵宪 《久旱雨霁丘仲阏过访饮人境庐仲阏有诗兼慨近事依韵和之·四用前韵》:“撼门环哭呼高皇,鐘簴何人奉太常?”参见“ 鐘簴 ”。

(2).借指社稷王朝。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应聘》:“ 王敦 志图大寳,手移鐘簴。” 明 夏完淳 《讨降贼大逆檄》:“三百年之鐘簴,德迈五三。” 清 侯方域 《拟思宗改元廷臣谢表》:“安鐘簴於震荡之后,岂曰谋身不臧?”《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公私篇》:“沉沉二千餘年,暗暗二十四姓,籀其史焉,徘徊其鐘簴焉,吾民族之性质,未始不如是,是其足道者!”

(3).指钟或钟声。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岂能若西域之鐘簴,不叩自鸣者哉!”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十四:“鐘簴苍凉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瘖。”

丝竹

(1) 弦乐器和管乐器(箫笛等)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2) 泛指音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末学

(1).肤浅无本之学。多用作自谦之词或自称的谦词。《庄子·天道》:“本在於上,末在於下。要在於主,详在於臣。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形名比详,治之末也;鐘鼓之音,羽旄之容,乐之末也;哭泣衰絰,隆杀之服,哀之末也。此五末者,须精神之运,心术之动,然后从之者也。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 成玄英 疏:“先,本也。五末之学,中古有之,事涉浇伪,终非根本也。” 汉 蔡邕 《答诏问灾异八事》:“臣伏惟陛下圣德允明,深悼变异,德音恳诚,褒臣末学,特垂访及,非臣螻蚁所能堪副。” 唐 司空曙 《下第日书情寄上叔父》诗:“微才空觉滞京师,末学曾为叔父知。” 宋 苏轼 《与封守朱朝请》:“前日蒙示所藏诸书,使末学稍窥家法之秘,幸甚,幸甚。” 明 杨慎 《孔明渊明》:“ 朱子 谓 孔明 之学本 申 韩 , 渊明 之学本 老 庄 。此语末学不敢议,亦不敢从。”参见“ 末学肤受 ”。

(2).指浅薄的学者。 汉 蔡邕 《刘镇南碑》:“深愍末学远本离直,乃令诸儒改定五经章句,删剗浮辞,芟除烦重。”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论》:“末学庸浅,不达名教之本,牵於事用以惑自然之性。”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清 黄宗羲 《戴西洮诗文题词》:“所接不过腐生末学,所读不过毛头制义。”

(3).犹后学。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闕里既已千载,深儒流於末学。” 唐 韩愈 《读墨子》:“余以为辩生於末学,各务售其师之説,非二师之道本然也。” 宋 苏轼 《谢应中制科启》:“思天下所以太平,必用芻蕘之説。亟收末学,以辅大猷。”

(4).指非正统之学。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儒主传统翼教,而硕士名贤之训附之;杂主饰治捄偏,而傍蹊末学之谈附之。”

抚躬

谓反躬,反躬自问。 唐 李商隐 《为安平公兖州谢上表》:“退省何人,合安兹地,抚躬而沾背汗下,仰恩而溢眥泪流。” 宋 秦观 《辞史官表》:“臣於二者,实无一堪,闻命若惊,抚躬增惧。”参见“ 抚躬自问 ”。

难任

犹难当。《左传·僖公十五年》:“重怒,难任;背天,不祥。”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一:“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余冠英 注:“难任,难当。” 唐 韩愈 《县斋读书》诗:“讁谴甘自寧,滞留愧难任。”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满鬢清霜残雪,思难任。”

文学

(1) 用语言文字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

文学之趣味。——蔡元培《图画》

(2) 学问

胸中又没文学

邹鲁

(1). 邹国 、 鲁国 的并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里为冠盖,门成 邹 鲁 。” 唐 杨炯 《益州新都县学碑》:“国成 陶 唐 ,家成 邹 鲁 。”

(2). 邹 , 孟子 故乡; 鲁 , 孔子 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 清 钱谦益 《河南河南府永宁县知县孙志元授文林郎制》:“具官某服 邹 鲁 之遗教,作 江 汉 之名儒。”

(3).借指 孔 孟 。

流风

(1).前代流传下来的风气。多指好的风气。《孟子·公孙丑上》:“ 紂 之去 武丁 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 宋 叶适 《祭石似之文》:“初美俗之愿成,扶众俊以济艰;及流风之欲泯,忌独洁之胜顽。” 郑振铎 《文学杂论·谴责小说》:“这个时候,小说真成了谴责的工具,小说家真成为人家隐事的侦探者与揭发者了。其流风至今而未衰。”

(2).随风流行。《楚辞·九章·悲回风》:“凌 * 而流风兮,託 彭咸 之所居。” 洪兴祖 补注:“言乘风波而流行也。” 汉 张衡 《南都赋》:“弹琴擫籥,流风徘徊。”

(3).疾风;长风。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流风惨冽,素雪飘零。” 唐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流风入座飘歌扇,瀑水当阶溅舞衣。” 郭沫若 《登阅江楼怀叶挺及独立团诸同志》诗:“ 閲江楼 上流风远,心绕 延河 烈士园。”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矍相圃

借指学宫。 王国维 《海上送日本内籐博士》诗:“豆籩鐘磬瑟琴鼓,何所当年 矍相 圃。”参见“ 矍相 ”、“ 矍圃 ”。

缁帷

喻林木繁茂之处。《庄子·渔父》:“ 孔子 游乎緇帷之林。” 成玄英 疏:“緇,黑也。 尼父 游行天下,读讲《诗》《书》,时於江滨,休息林籟,其林鬱茂,蔽日阴沉,布叶垂条,又如帷幕,故谓之緇帷之林也。”后因以为高人贤士讲学之典。 唐 吴筠 《高士咏·通元真人》:“已陈緇帷説,復表沧浪謡。” 清 顾炎武 《过张贡士尔岐》诗:“緇帷白室覩风标,为嘆斯人久寂寥。”

礼器

古时祭祀用的各种器物,如鼎、簋、觚、钟等

华簪

华贵的冠簪。古人用簪把冠连缀在头发上。华簪为贵官所用,故常用以指显贵的官职。 晋 陶潜 《和郭主簿》之一:“此事真復乐,聊用忘华簪。” 宋 司马光 《送吴耿先生》诗:“人生贵适意,何必慕华簪。” 清 方文 《萧先生六十》诗:“华簪曾佐大长秋,六十悬车未白头。”

圣朝

封建时代称本朝

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敷文

铺叙文辞。指作文。《晋书·夏侯湛潘岳等传论》:“覩其《抵疑》詮理,本穷通於自天;作誥敷文,流英声於孝悌。旨深致远,殊有大雅之风烈焉。”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研书赏理,敷文奏怀。” 南朝 梁 陆倕 《以诗代书别后寄赠》:“娱谈终美景,敷文永清夜。”

憬彼

(1).遥远貌。语出《诗·鲁颂·泮水》:“憬彼 淮夷 。”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憬彼危臺,在 滑 之坰。”

(2).引申指目标遥远。 明 杨慎 《楚雄府定远县新建儒学记》:“咨尔多士,涵泳圣涯,岂可以憬彼自弃乎?”

献琛

进献珍宝。表示臣服。语出《诗·鲁颂·泮水》:“憬彼 淮夷 ,来献其琛。”《宋书·武帝纪中》:“是以絶域献琛,遐夷纳贡。”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 武德 之始,奉使 岭 南, 冯盎 等稽首称臣,献琛奉贄。”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南北凯旋》:“繫 呼韩 聊舒宿忿,绥 淮夷 皆来献琛。”

岧峣

山高峻貌

践蹊隧之危阻,登岧峣之高岑。——曹植《九愁赋》

虎观

* 观 的简称。为 汉 宫中讲论经学之所。后泛指宫廷中讲学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及 明帝 叠耀,崇爱儒术,肄礼璧堂,讲文 虎观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备礼乐於 虎观 ,絶烽火於狼烟。” 清 吴伟业 《送周子俶张青琱往河南学使者幕》诗:“置酒 龙门 夜,论文 虎观 秋。”

璆琳

(1).泛指美玉。《尔雅·释地》:“西北之美者,有 崐崙虚 之璆琳、琅玕焉。” 郭璞 注:“璆琳,美玉名。”《魏书·西域传·大秦》:“其土宜五穀桑麻,人务蚕田,多璆琳、琅玕、神龟、白马朱鬣、明珠、夜光璧。” 清 李必恒 《谒浮山禹庙次昌黎石鼓韵作歌》:“蠙珠璆琳贡银鏤,铅松篠簜浮青柯。”

(2).喻贤才。 唐 王昌龄 《宿灞上寄侍御璵弟》诗:“吾宗秉全璞, 楚 得璆琳最。” 宋 沉辽 《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戏为之》:“为赋奕碁句,璆琳吐胷胁。”

议郎

官名。 汉 代设置;为光禄勋所属郎官之一,掌顾问应对,无常事。 汉 秩比六百石。多征贤良方正之士任之。 晋 以后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晋书·山涛传》:“除议郎,帝以 涛 清俭无以供养,特给日契,加赐牀帐茵褥。” 章炳麟 《东夷诗》之七:“长兄专城居,仲兄为议郎。”

承制

(1).谓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后汉书·吴汉传》:“ 鸿 召见 汉 ,甚悦之,遂承制拜为 安乐 令。”《晋书·宣帝纪》:“ 申仪 久在 魏兴 ,专威疆埸,輒承制刻印,多所假授。”《明史·陈友定传》:“﹝ 友定 ﹞颇任威福,所属违令者輒承制诛窜不絶。”

(2).称开府承制之官。 宋 苏舜钦 《庆州败》诗:“国家防塞今有谁?官为承制乳臭儿。”

更老

三老五更的省称。《文选·潘岳<闲居赋>》:“祗圣敬以明顺,养更老以崇年。” 李善 注:“养三老五更,所以崇年也。” 明 陈子龙 《封给谏姚公八十寿序》:“新天子中兴 江 左,敷求耆硕,以备更老。”

低徊

(1).徘徊,流连。《汉书·司马相如传》:“低徊 阴山 翔以紆曲兮,吾乃今日覩 西王母 。” 唐 韩愈 《驽骥》诗:“騏驥不敢言,低徊但垂头。”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良朋至止,无不耳目一新,低徊留之而不能去者。” 秦牧 《社稷坛抒情》:“平时则有三三两两的游人在那里低徊。”

(2).回味;留恋地回顾。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此种眼前琐事,随手写来,不使一典,不著一词,而情味悠然,低徊不尽,较之运古鍊句者更进矣。”《花月痕》第五一回:“ 荷生 低徊往事,追忆旧游,恍惚如烟,迷离似梦。” 邓家彦 《有忆》诗:“低徊往事心如醉,棖触新愁貌亦癯。”

(3).形容萦绕回荡。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什不闲有旦有丑而无生,所唱歌词别有腔调,低徊婉转,冶荡不堪。” 郑振铎 《蝉与纺织娘》:“他们的歌声,是如秋风之扫落叶,怨妇之奏琵琶,孤峭而幽奇,清远而凄迷,低徊而愁肠百结。”参见“ 低回 ”。

宫墙

(1).住宅的围墙。《管子·八观》:“宫墙毁坏,门户不闭,外内交通,则男女之别毋自正矣。”

(2).《论语·子张》:“ 叔孙武叔 语大夫於朝曰:‘ 子贡 贤於 仲尼 。’ 子服景伯 以告 子贡 。 子贡 曰:‘譬之宫墙, 赐 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后因称师门为“宫墙”。 汉 蔡邕 《郭有道太原郭林宗碑》:“宫墙重仞,允得其门。” 元 刘詵 《咏归亭赋》:“屹宫墙之数仞,接道义之通衢。” 孔尚任 《出山异数记》卷五引 清圣祖 ( 康熙 )《过阙里》诗:“鑾輅来 东鲁 ,先登夫子堂。两楹陈俎豆,万仞见宫墙。” 陈去病 《自兖州过曲阜谒圣庙孔林》诗:“宫墙高万仞,循走傴吾躬。”

(3).指宫廷的围墙。 唐 岑参 《送郑少府赴滏阳》诗:“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墙。” 唐 杜牧 《阿房宫赋》:“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恣劫》:“ 咸阳 王气都沦丧,离离满宫墙。”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仰望森森的宫墙,隔断了春天,隔断了人世。”

(4).借指朝廷。《晋书·段灼传》:“﹝古之明王﹞仁孝著乎宫墙,弘化洽乎兆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宝》:“起烟尘, 金陵 气暗,怎救宫墙!”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