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掷

历史典故

孤注一掷怎么写好看

孤注一掷怎么写好看

    注:赌注。赌6*博者将要输光时,将所有的钱一并押上。此典为宋真宗时,参知政事王钦若以澶渊之盟谗害寇准事。寇准(961-1023年)华州(guī归,陕西省渭南县)人,字平仲。太平兴国进士。淳化五年(994年),召除参知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年八月,辽军大举南下,深入宋境,进抵澶州(今河南濮阳)。寇准力排众议,促真宗亲征,将辽军阻于澶州城下,并迫其由战趋和,签订了和约,史称澶渊之盟。真宗由于寇准在澶渊之盟中的功劳对他格外敬重。王钦若却对此十分嫉恨,有一天,真宗朝见群臣,寇准先退朝,真宗目送他离开。王钦若对皇上进言道:“陛下敬重寇准是因为他对社稷有功吗?”真宗说:“是。”王钦若说:“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却说寇准有社稷之功,为什么呢?”真宗十分惊讶,说:“为什么这样说呢?”王钦若说:“兵临城下,订立盟约,《春秋》都认为是耻辱的事。澶渊之举正是城下之盟。您以万乘之尊,结城下之盟,没有比这更为耻辱的了!”真宗听了,很不高兴。王钦若又说:“陛下听说过赌6*博吗?赌6*博的人把钱将要输光时,就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押上,叫做孤注一掷。陛下不正是寇准的孤注吗?万一不胜,后果不堪设想,寇准全不以陛下安危为念,这是多么危险的事啊。”真宗以为有理,从此对寇准便渐渐疏远了。第二年,将寇准由宰相职罢为刑部尚书、知陕州,改用王旦为宰相。

【出典】:

    《宋史》卷281《寇准传》9531-9532页:“准颇自矜(jīn今,自夸)澶渊之功,虽帝亦以此待准甚厚。王钦若深嫉之。一日会朝,准先退,帝目送之,钦若因进曰:‘陛下敬寇准,为其有社稷功邪?’帝曰:‘然。’钦若曰:‘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谓准有社稷功,何也?’帝愕(è,鄂,惊讶)然曰:‘何故?’钦若曰:‘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帝愀(qiǎo,巧,脸色改变)然为之不悦。钦若曰:‘陛下闻博乎?博者输钱欲尽,乃罄(qìng庆,尽;用尽)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寇准之孤注也,斯亦危矣’,由是帝顾准寝(qīn浸,渐)衰。明年,罢为刑部尚书、知陕州,遂用王旦为相。”

【例句】:

    明·宋濂等撰《元史·伯颜传》卷127:“备吾甲兵,决之今日,我宋天下,犹赌6*博孤注,输赢在此一掷尔。”


主谓 赌6*钱的人把全部赌本都押上去,以决最后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全部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语本《宋史·寇准传》:“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严沁《彷徨》:“每一条路都可能通向成功,只要自己努力,哪需要孤注一掷呢?”※掷,不读作zhèng。△贬义。描写最后挣扎。→铤而走险 破釜沉舟 一掷乾坤 ↔量力而行。也作“赌彩一掷”。

词语分解

  • 孤注的解释 1.谓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赌注。比喻仅存的可资凭借的事物。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六:“﹝ 王钦若 ﹞数乘间言於上曰:‘ 澶渊 之役, 準 以陛下为孤注与敌博耳。’” 王闿运 与曾侍郎言兵事书:“犹将回翔厉兵,孤注决胜,明示必死。” 柳亚子 吊鉴湖秋女士诗:“已拚侠骨成孤注,赢得英名震万方。” 王统照 搅天风雪梦牢骚:“二百二十吊不卖的猪从春初喂起,这是一年的最后孤注了。”2.指赌6*博时输者所押的零
  • 一掷的解释 1.赌6*博时以赌6*具投掷一次谓“一掷”。晋书·何无忌传:“ 刘毅 家无儋石之储,摴蒲一掷百万。”因赌6*博一掷决定胜负,故后亦常称把存亡大计付之不可知的冒险行动。晋书·孙绰传:“何故捨百胜之长理,举天下而一掷哉!”宋史·喻樗传:“六龙临 江 ,兵气百倍,然公自度此举果出万全乎?或姑试一掷也?” 叶圣陶 穷愁:“岂久处涸辙,贪图渐萌,乃欲为此一掷,以冀非分耶?”2.一扔。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回手解下那黄布包

历史典故推荐:弥山跨谷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于是乎离宫别馆,弥山跨谷。”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孤注一掷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