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

历史官职

宰相怎么写好看

宰相怎么写好看

① 初为君王辅政大臣如相国、相邦、丞相等官的泛称。《吕氏春秋 · 制乐》:“宰相所与治国家也。”《韩非子 · 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秦、汉以来成为对辅佐皇帝、统领百官、综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史记·丞相世家》: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其具体职名、职权范围因时因人而异,历朝各有不同。秦、西汉以相国、丞相当之,参决大政,综理要务,不亲庶事,职高权重;御史大夫为其副贰,偶亦有此名义。然武帝、昭帝以后,逐渐形成以大司马大将军为首,以尚书中书为核心,由皇帝高级侍从官员组成的中朝(内朝),掌握政务的决策之权,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策号外朝,仅负责奉诏命、执行政务之责。西汉后期罢丞相、御史大夫,改置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并号宰相,三分相权。东汉太尉司徒三公名义上仍为宰相,然位尊权轻,备员而已,实际上由尚书台总揽政务,统摄百官。太傅、太尉、大将军等大臣加录尚书事衔,始得预闻国政,行宰相职权。晋南北朝相国、丞相亦号宰相,实非寻常人臣之职,多用以安置权臣;三公皆为名誉宰相;诸公、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大臣加录尚书事衔者始得为实际主持政务的真宰相,或以数人同录尚书事;录尚书事缺而不授时尚书令尚书仆射亦可为真宰相。当时宰相无常官,皇帝所与商决政事、委以机者,皆可行其职权,故近臣如中书监中书令侍中黄门侍郎领军将军中书舍人等如受命参议国政,亦可称宰相。北周设六官府分管全国政务,如皇帝下达“五府总于天官”之诏命,则天官府长官大冢宰得为真宰相,然至末年,军政大权悉归由权臣担任的大丞相。隋朝以尚书省正副长官尚书令、仆射为真宰相,内史令纳言参掌政务,或有宰辅之称。唐初以尚书、门下、中书三省长官尚书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为真宰相,在政事堂共同商决处理政参务,轮番秉笔,即决断政务。太宗以后渐以他官加参知政事、参掌机密、参预朝政、参知机务、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衔为副宰相,入政事堂议政,削弱尚书左右仆射等正宰相的职权。玄宗以后,三省长官多虚而不除,或作为藩镇加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正式宰相职衔。宰相多置四员,皇帝初崩,新君始立,选一人摄冢宰名义,是为首相。首相多授太清宫使,次三相皆带馆职,以弘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为序。又置枢密使以分其职权。宰相用人渐轻,权力缩小,又常作为加官,用以赏功及安置大臣、藩镇,遂有使相之名。五代因之。北宋前期以同平章事为真宰相,无定员,以尚书丞、郎以上至三师为之。如置二相,则以首相兼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次相兼集贤殿大学士;如置三相,则分别兼昭文馆大学士、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而兼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衔者,称使相,不预政务,有时宰相虚位,即令其代宰相签敕书。又有参知政事,为副宰相之职,号执政。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兼领中书、门下二省事,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名太宰少宰。后又以太师、太傅、太保为真宰相,少师、少傅、少保为副宰相。钦宗靖康元年(1126)复行元丰之制。南宋初尚书左、右仆射皆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宗乾道八年(1172)改置左、右丞相。西夏建国初年设为官,以党项人充任。晚期称右丞相。金朝以尚书省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元朝以中书省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参政为副宰相。明初置中书省左右丞相,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不设宰相,皇帝亲揽政务,总领六部。又置诸殿、阁大学士,侍从左右,初仅备顾问而已;成祖以后,渐得参预机务,然品秩较低,不置属官,不得干预六部事务;仁宗、宣宗以后,其职渐崇,号为内阁,居六部之上,拟定诏旨,批答章奏,裁决政务,然其职权又受制于宦官、六部。诸阁臣权位虽不及前朝宰相,或有宰相之称。清朝内阁大学士为名誉宰相,雍正(1723—1735)以后实际上由军机大臣执行宰相职权,然名望职权较前皆有所不及。②吐蕃王朝仿唐所置官职译名。亦译作“大论”。总管政务,员数不定。③ 官名。辽朝北面官有北、南宰相府,各置左、右宰相为长官,分领部族,佐理军国大政,由皇族、外戚充任。诸大部族亦置左、右宰相,协助大王处理部族事务。元朝有内八府宰相,为近侍官员,凡八员,掌诸王朝觐傧介事务,并与蒙古翰林院官同译写、润色诏令文字。以其贵近,特以其名宠之,并无授受宣命。秩视正二品,以国戚勋贵子弟充任。


泛指佐天子,统百官的大官。帝、尧皆置相,商置左右相;周置大宰、小宰。《周礼·天官·大宰》说:“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诘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自黄帝到西周,宰和相,都是佐天子,统百官的大官,因此,后代便以“宰相”来指称佐天子统百官的大官。后来,历代佐天子,统百官的大官,又各有不同的官称。秦悼王时,宰相指左右丞相;秦始皇时指国相;西汉指丞相或相国、司空、司徒、司马;东汉指太尉、司徒、司空或丞相;魏指中书监令、大丞相、相国;晋指丞相、中书监令;宋齐梁陈沿用晋制,或称丞相,或称国相。后魏、北齐指丞相、侍中;北周指大冢宰、左右丞相;隋指内史、纳言;唐指侍中、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北宋初沿唐制,神宗元丰年间指尚书左右仆射;南宋指左右丞相;元指中书令、丞相等;明初指丞相,后指内阁大学士;清指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见《通典·职官一·宰相》、《宋史·职官一·宰相之职》、《元史·百官一》、《明史·职官一·内阁》、《清史稿·职官一·内阁、军机处》、《续通典·宰相》。

词语分解

  • 宰相的解释 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此为宰相听事诚隘。听事,即“厅事”,大厅;处理公事,接待宾客的厅堂。。——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实宰相之职也。——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 宰的字典解释 宰 zǎi 杀牲畜:宰杀
  • 相的字典解释 相 xiāng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

历史官职推荐:老秀才

官名。明洪武十四年 1381,置。选国子监监生中才学优等聪明俊伟之士,命之博极群书讲明道德经济之学,以期大用。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宰相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官职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