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簪坠屦

历史典故

遗簪坠屦怎么写好看

遗簪坠屦怎么写好看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孔子出游少之野。有妇人中泽(泽中)而哭,其音甚哀。孔子使弟子问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妇人曰:‘向者(不久前)刈蓍薪亡吾蓍簪(蓍草茎可以当簪用),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妇人曰:‘非伤亡簪也,盖不忘故也。”

汉.贾谊《新书》卷七《论诫》:“楚军败,昭王走而屦(音jǔ,鞋子)决,背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复旋取屦。及至于隋(隋,地名),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屦乎?’昭王曰:‘楚国虽贫,岂爱一踦屦哉?恶与偕出弗与偕反(返)也。”

上面第一件事说的是,少原之妇女因丢失了一只旧蓍簪而悲伤,是因为不愿忘掉故旧之情的缘故。第二件事说的是,楚昭王于败军之际,失落了一只旧鞋子,因愿与同出同返,不忍抛弃,走出三十步又回去把鞋捡了回来。后把这两件事合而为一,就成为“遗簪坠屦”一语,常以喻睹物怀旧之情。《北史.韦宽传》附“韦夐”“孝宽为延州总管,夐至州,与孝宽相见。将还,孝宽以所乘马及辔勒与夐。夐以其华饰,心弗欲之,笑谓孝宽曰:‘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而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于是乃乘旧马以归。”

韦夐不愿接受韦孝宽所赠马及辔勒,乃然乘旧马回去,是为了表明自己不愿忘旧的志趣。他以古人不弃遗簪坠屦为榜样,在自己的言行中恪不渝。

唐.罗隐《甲乙集》卷一《得宣州尚书书因投寄》诗之二:“遗簪坠屦应留念,门客如今只下僚。”


并列 遗、坠,遗落的。丢失的发簪和鞋子。汉·韩婴《韩诗外传》卷9:“孔子出游少源之野,有妇人中泽而哭,其音甚哀。孔子怪之,使弟子问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妇人曰:‘乡者刈蓍薪,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妇人曰:‘非伤亡簪也,吾所以悲者,盖不忘故也。’”汉·贾谊《新书·谕诚》:“昔楚昭王与吴人战。楚军败,昭王走,屦决眦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复旋取屦。及至于隋,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屦乎?’昭王曰:‘楚国虽贫,岂爱一踦屦哉?思欲偕反也。’”后以“遗簪坠屦”比喻旧友旧物或故旧之情。宋·曾肇《陈州谢上表》:“笃遗簪坠屦之仁,推藏疾纳污之谊。”△褒义。用于情谊方面。 →故旧不弃 ↔弃若敝屣 弃旧怜新。也作“遗簪弊屦”、“遗簪堕屦”、“遗簪堕履”、“遗簪坠履”。

词语分解

  • 遗簪的解释 亦作“ 遗簮 ”。1.指失落的簪子。史记·滑稽列传:“前有堕珥,后有遗簪。”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引 刘邦彦 上元十五夜观灯诗:“归迟不属金吾禁,争觅遗簪与坠鈿。” 清 钱谦益 房海客侍御初度赋长句十四韵为寿:“去国味如初下第,掛冠情比旧遗簪。”2. 孔子 出游,遇一妇人失落簪子而哀哭。 孔子 弟子劝慰她。妇人曰:“非伤亡簪也,吾所以悲者,盖不忘故也。”事见韩诗外传卷九。后以“遗簪”比喻旧物或故
  • 坠屦的解释 坠履。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十:“是以江汉之君,悲其坠屨;少原之妇,哭其亡簪。” 唐 温庭筠 上盐铁侍郎启:“某闻珠履三千,犹怜坠屨;金釵十二,不替遗簪。苟兴求旧之怀,不顾穷奢之饰。” 宋 曾巩 贺韩相公赴许州启:“持心素厚,未忘坠屨之微;引脰永怀,已动扫门之喜。”参见“ 坠履 ”。

历史典故推荐:昼伏夜动

白天隐伏不动,夜晚活动。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 见“昼伏夜游”。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鼠~,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遗簪坠屦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