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阋于墙

历史典故

主谓 阋,争吵。墙,这里指家内,泛指内部。指兄弟龃龉不和睦,发生纠纷。后比喻内部纷争。语出《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所以从无产阶级的见地看来,不过是‘兄弟阋于墙 ’,两方一样是敌对。”△贬义。多指兄弟争吵。→兄肥弟瘦 同室操戈 ↔同仇敌忾。也作“兄弟阋墙”。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竹叶羊车

晋书.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附胡贵嫔传:“时帝(晋武帝司马炎)多内宠,平吴之后,复纳孙皓宫人数干,自此掖庭(古代皇宫中的旁舍,为宫嫔居住的地方)殆(大概,此约略之义)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兄弟阋于墙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