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牙为猾

历史典故

齿牙为猾怎么写好看

齿牙为猾怎么写好看

谓谗言造成灾祸。《国语.晋语一》:“献公卜伐骊戎,史苏占之,曰:‘胜而不吉。’公曰:‘何谓也?’对曰:‘遇兆,挟以衔骨,齿牙为猾。’”韦昭注:“齿牙,谓兆端左右衅坼,有似齿牙。中有从画,故曰衔骨。骨在口中,齿牙弄之,以象谗口之为害也。”亦作“齿牙为祸”、“齿牙之猾”。《史记.晋世家》:“初,献公将伐骊戎。卜曰:‘齿牙为祸。’及破骊戎,获骊姬,爱之,竟以乱晋。”唐 柳宗元《唐故邕管招讨副使试大理司直贵州刺史邓君墓志铭》:“然以忧栗间于多虞,卒成耳目之塞,道致齿牙之猾。”


主谓 猾,乱也。谗言造成祸害。《国语·晋语一》:“献公卜伐骊戎,史苏占之,曰:‘胜而不吉。’公曰:‘何谓也?’对曰:‘遇兆,挟以衔骨,齿牙为猾。’”△用于谗言。也作“齿牙为祸”、“齿牙之猾”。

词语分解

  • 齿牙的解释 1.牙齿。汉书·东方朔传:“ 朔 对曰:‘臣观其臿齿牙,树颊胲,吐脣吻……臣 朔 虽不肖,尚兼此数子者。’”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自从齿牙缺,始慕舌为柔。”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葡卜冰:“啟竇摘食,齿牙淅淅作声。”2.口头。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此特羣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况此小寇,安足置齿牙间?”3.称誉,说好话。 宋 苏轼 与
  • 猾的解释 猾 huá 奸诈:狡猾

历史典故推荐:恬淡寡欲

恬淡:安于淡泊的生活。不追求名利,很少世俗欲求。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然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中宗:“唐之子孙杀者囚者殆无遗类,而攸绪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齿牙为猾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