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上虎

历史典故

殿上虎怎么写好看

殿上虎怎么写好看

    对敢谏之臣安世的称谓。刘安世(1048-1125年)字器之,宋大名(今河北大名)人。神宗熙宁进士。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由吕公著推荐为右正言,累迁左谏议大夫。他身材魁伟,声如宏钟,而且十分敬。起初,朝廷授他为谏官,他先征求母亲意见说:“朝廷不因为我的不贤,让我任谏官之职。我一旦身在其位,就应敢作敢为,尽职尽责。如稍有不顺从触犯了朝廷,就会灾祸临头,无法伺奉母亲。当今皇上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亲为由而辞去此职,一定可以得到皇上的同意。”他母亲不同意这样做,说:“我听说谏官是能直言规劝天子的大臣。你父亲一生都想以此为职而未得到。你非常幸运,既能有此职,就应当舍身尽职以报效国家。如将来因敢谏而获罪流放,无论远近我都会跟随着你。”听了母亲的劝说,刘安世遂受命赴职。他做谏官多年,立朝刚正,直言敢谏。有时皇上发怒,他仍在一旁侍立,待皇上怒消,上前复奏。旁边的大臣看到这种情况,无不胆战心惊,吓得直冒冷汗。他们都说刘安世是“殿上虎”,当时对他无不敬畏。此后常用该典比喻敢谏之臣。

【出典】:

    《宋史》卷345《刘安世传》10954页:“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fú扶,不)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例句】:

    明·良有等编撰《龙文鞭影》卷1:“刘公殿虎,庄子涂龟。”

词语分解

  • 殿上虎的解释 宋 谏议大夫 刘安世 的绰号。宋史·刘安世传:“﹝ 刘安世 ﹞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伺怒稍解,復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后用以称颂敢于抗争的谏官。亦省作“ 殿虎 ”。 清 黄遵宪 铁汉楼歌:“自许 稷 契 君 唐 虞 ,英名卓卓惊殿虎。”
  • 虎的字典解释 虎 hǔ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

历史典故推荐:不得其所

穀梁传.成公八年:“媵,浅事也,不志。此其志何也?以伯姬之不得其所,故尽其事也。”范宁注:“不得其所,谓灾死也。”本指未得善终,后谓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汉 荀悦汉纪.文帝纪论:“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而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殿上虎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