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

历史典故

钩:古人腰带环。 偷衣带环的小偷要杀头,而窃国大盗却成了王;王侯的门庭,也就存在着仁义。 形容法律的极端不公平。语出《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史记.游侠列传》:“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也单引〔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本是自古已有的道理。”

词语分解

  • 窃钩的解释 偷腰带钩。谓小偷小摸。 明 储国桢 杂咏:“羣盗窃钩终问鼎,元戎筹国并齎粮。” 续范亭 感言:“古人有窃国窃钩之喻,今日竟有窃党而兼窃国者,当得何罪?”参见“ 窃鉤者诛,窃国者侯 ”。

历史典故推荐:望风扑影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五十一回:“蒋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风扑影么?’”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