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虚美,不隐恶

历史典故

不虚报美好的,不隐瞒丑恶的。 表示记事符合实际。语出《汉书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宋.咏《益州重修公记》:“稽事理,合化元,不虚美,不隐恶,文成笔端,动即不朽。”

词语分解

  • 隐恶的解释 1.隐瞒恶事。 汉 徐干 中论·谴交:“故民不得有遗善,亦不得有隐恶。” 宋 秦观 韩愈论:“考同异,次旧闻,不虚美,不隐恶,人以为实録,此叙事之文,如 司马迁 、 班固 之作是也。” 宋 王得臣 <麈史>序:“盖取出夫实録,以其无溢美,无隐恶而已。”参见“ 隐恶扬善 ”。2.指鲜为人知的恶行。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 张锄柄 ﹞时言人隐恶,能道未来祸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历史典故推荐:鲁连义不帝秦

战国策.赵策三:“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进一步,或释为失)而遂正(同政,指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战国时,魏国派辛垣衍出使赵国,欲说服赵王尊奉秦昭王称帝。齐高士鲁仲连去见辛垣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不虚美,不隐恶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