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州

历史地名

司州怎么写好看

司州怎么写好看

①三国通称司隶校尉部为司州。西晋始正式定名,治所河南尹(今河南阳市北汉魏故城)。辖境相当今山西永和、汾西等县以南,沁水、阳城等县以西,陕西黄河华山以东,河南卢氏、栾川、汝阳、新等市县以北及河北邢台市、任县、鸡泽、丘县、馆陶以南,河南滑县、濮阳、范县以北地。永嘉末废。十六国后赵石勒复置,石虎改为洛州东晋永和中复置司州。北魏改为洛州。太和十七年(493)复为司州。东魏天平初改为洛州。西魏改为司州。北齐复为洛州。

②东晋侨置司州于徐县(今江苏泗洪县南)。此后或侨治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或侨治襄阳县(今湖北襄樊市襄阳)。永和十二年(356)桓温收复河南地,还治洛阳县,后没于前秦淝水之战后又还治洛阳县,隆安中没于后秦。义熙十二年(416)裕北伐,置司州于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南朝宋景平元年(423)陷于北魏。

③东晋义熙十二年(416)置,治所在虎牢(今河南荥阳市西北三十六里)。辖境相当今西起河南灵宝市,东至中牟县;北起古河,南至卢氏、临汝、新郑等县市及开封市西南地。北魏泰常八年(423)改为豫州

④十六国汉刘渊置雍州,镇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后改为司州;后赵石虎置司州,镇邺县(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镇);前秦、后秦置司州,镇长安县(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⑤南朝宋元嘉末侨置,治所在悬瓠城(即今河南汝南县)。北魏皇兴中改为豫州。

⑥南朝宋泰始中置,寄治义阳平阳县(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淮河以南、竹竿河以西,湖北省大洪山以东,澴水以西,应城、黄陂以北地。北魏正始元年(504)改为郢州

⑦南朝梁天监三年(504)置,治所在南义阳郡(今湖北感市北)。《梁书·武帝纪》:天监三年八月,“魏陷司州,诏以南义阳置司州”。即此。七年(508)十月废。寻复置,移治安陆郡(今湖北安陆市)。史称南司州。后废。

⑧北魏天兴中置,治代都平城县(今山西大同市东北),统近畿诸郡。太和中迁都洛阳后,改名恒州

⑨北魏太和十七年(493)自平城迁都洛阳,改洛州为司州。东魏天平初迁都邺县,复改为洛州。

⑩东魏天平元年(534)自洛阳迁都邺,改相州为司州。北周建德六年(577)灭北齐,复改为相州。


(1)三国魏通称校尉部为司州,西晋始定为正式名称。治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东北)。西晋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石楼山、霍山以南、沁水以西,河南省濮阳、辉、朱仙镇以西、外方山以北及陕西省黄河、华山以东,山东省冠县、莘县,河北省邢台、任县、鸡泽、丘县、馆陶以南等地。永嘉后废。(2)东晋侨置,治徐县(今江苏泗洪县南)。此后或侨治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或侨治襄阳县(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区)。永和十二年(356年)还治洛阳县,寻没于前秦。淝水之战后又还治洛阳县,隆安中没于后秦。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置司州于虎牢(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没于北魏。(3)十六国汉刘渊改雍州置,治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后赵石虎亦置,治邺县(即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4)南朝宋元嘉末侨置,治悬瓠县(今河南汝南县)。北魏献文帝改为豫州。(5)南朝宋泰始中置,治平阳县(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淮河以南、竹竿河以西,湖北省大洪山以东,倒水以西,应城市、武汉市黄陂区以北地区。梁大通二年(528年)改名北司州,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改名南司州。北周平北齐改名申州。(6)北魏天兴中置,治平城县(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太和中改名恒州。(7)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自平城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旧置洛州于洛阳,至是改为司州。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洛阳、偃师孟津、登封、禹县等市县。东魏天平元年(534年)迁都邺,复改为洛州。西魏大统三年(537年)攻取洛阳,又改为司州,寻陷入高齐,又改为洛州。(8)东魏天平元年自洛阳迁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旧置相州于邺,至是改为司州。北周建德六年(577年)灭北齐,复改司州为相州。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渠口堡

明建,属宁夏西路广武营。即今宁夏中宁县东北渠口农场。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司州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地名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