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山

历史地名

白马山怎么写好看

白马山怎么写好看

①在今山西盂县东北。《山海经·北次三经》:“白马之山,其阳多石玉,其阴多铁,多赤铜,木马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滹沱。”北魏于此置白马关

②亦作扑马山。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辽史·地理志》:祖州有“白马、独石、天梯之山”。

③在今浙江遂昌县西北二十四里。《方舆纪要》卷94遂昌县:白马山“天日晴朗,远见衢婺, 邑之镇山也”。

④在今浙江武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4宣平县:白马山在“县(治今柳城镇)西五里。有石岩、瀑布之胜”。

⑤即白司马坂。在今河南阳市东北三十里。《资治通鉴》:南朝梁大通元年(527),“丹阳萧赞闻宝寅反,惧而出走,趣白马山”。即此。

⑥在今河南滑县东。《水经·河水注》引《开山图》曰:“(白马)山下常有白马群行,悲鸣则河决,驰走则山崩。”《方舆纪要》卷16滑县:白马山“今削落过半……盖河水决溢,山久颓圮也。今县东三十里有村曰白马墙,尚沿旧名云”。

⑦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南。《舆地纪胜》卷82襄阳府:白马山“以白马泉名”。

⑧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三十里。《水经·沔水注》:堵水旁“有白马山,山石似马,望之逼真。侧水谓之白马塞”。

⑨在今广东恩平市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白马山“高三百余丈,延绵二十余里,耸立如马”。

⑩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舆地纪胜》卷94封州:白马山在“在州东一百里。有巨石状如马”。《方舆纪要》卷101封川县:白马山在“县东北百里,与麒麟山对峙。周五十里。石坂甚长,飞泉如练。正德中,僮巢其上,参议周用等剿平之,改名白鹤山”。

(11)亦名宝峰山。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十里。《寰宇记》卷135绵谷县:白马山,“平子仕后汉侍中,少学业于此”。《舆地纪胜》卷184利州:白马山“又名宝峰山”。

(12)在今云南姚安县东十五里。《清一统志·楚雄府》 引《府志》:“旧有白马现其上, 土人立祠祀之。”

(13)在今陕西勉县西。《水经·沔水注》:“浕水又南径张鲁治东,水西山上有张天师堂,于今民事之。庾仲雍谓山为白马塞。”《寰宇记》卷133西县:白马山,“《汉水记》云,西县有白马山。又《张衡家传》云,衡于浕口升仙时乘白马,后人遥望山上往往有白马, 因以为名”。


(1)古山名。(1)在今山西省盂县东北。《山海经·北山经》:“白马之山,其阳多石玉,其阴多铁,多赤铜。木马之水出焉。”北于山上置白马关。(2)又称白马阪。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邙山北麓。《资治通鉴》:北魏昌三年(527年),宝寅以关中叛。萧赞在洛阳闻之,惧而出走,至此被擒。(2)今山名。在湖南省隆回县西北部与溆浦县交界处。属雪峰山。东北—西南走向,长12千米。主峰海拔 1781 米。由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构成。盛产杉和松。建有林场。山顶旧有宝莲寺,石墙铁瓦结构尚存。

词语分解

  • 白马的解释 1.白色的马。左传·定公十年:“ 公子地 有白马四。公嬖 向魋 。 魋 欲之。”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白马饰金羈,连翩西北驰。” 明 高濂 玉簪记·闹会:“分经来白马,洗鉢起黄龙。” 方然 白色花·报信者:“我底白马哟!大风来了,别让细砂与你长长的鬃毛蒙住你底眼睛。”2.古代用白马为盟誓或祭祀的牺牲。史记·吕太后本纪:“ 高帝 刑白马盟曰:‘非 刘氏 而王,天下共击之!’” 汉 赵晔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地名推荐:璧山县

唐至德二载 757 置,属渝州。治所即今四川璧山县。以重璧山为名。北宋崇宁元年1102 属恭州,淳熙中属重庆府。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 废入巴县。明成化十九年 1483 复置,属重庆府。清康熙元年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白马山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地名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