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

历史官职

太傅怎么写好看

太傅怎么写好看

官名。① 西周始置,为辅弼君王的大臣。相传周初与太师、太保并号三公。《尚书·周官》: “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春秋战国沿置,辅导君王,执掌军政。西汉不常置。平帝、新莽时皆列位“四辅”,名为皇帝师傅,在太师下,太保上,名崇位尊,无实际职掌。东汉不置太师、太保,上公唯太傅一人,秩万石。居百官之首,以授元老重臣,位尊而无常职。自明帝以后,皇帝即位时皆置,兼录尚书事,行宰相职权,有缺则不补。、晋沿置,位上公,在三司上,一品。两晋时常与太宰、太保并掌朝政,开府置僚属,为宰相之任。南朝用作赠官,名义尊荣,无职掌,多用以安置元老勋旧大臣。宋一品,梁十八班,一品、万石。北魏北齐则与太师、太保并号三师,位居太师下、太保上,一品。北齐后主时增员而授,所施颇滥。北周改号三公,正九命。隋初复号三师,无职事,不置府僚,与皇帝坐而论道,正一品; 炀帝时罢。唐朝复置,正一品,用作赠予德高望重元老大臣的荣衔,所施极严,玄宗天宝(742—756)以前有除授。晚唐五代用为藩镇加官,遂至冗滥。北宋初用作宰相、亲王、使相的加官,特拜者亦不预政事。后仅加予极少数尊贵大臣,正一品。然官场仍沿五代旧习,用作对高级官员的泛称。洪适《容斋三笔》卷五: “天圣(1023—1032)职制: 内外文武官不得容人过称官品,诸节度、观察,虽检校官未至太傅者,许称太傅,“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号三公,成为真宰相之任,执掌朝政,后亦作为勋臣加官,南宋因之。辽、金、元皆作为加官、赠官,正一品。辽、金号三师,元号三公。明、清因之,皆正一品。明初为皇帝的辅弼大臣,其职至重。建文(1399—1402)间罢。仁宗复设。宣宗宣德三年(1428)命公孤官各辍所,专侍左右,咨访政事,几成专授。后渐成虚衔,作为勋戚大臣的加官、赠官,无职掌、无定员、无专授。所施极隆,文臣罕有生加者,惟赠乃得。清朝亦然。② “太子太傅”简称。③西汉诸侯王国官名。职掌辅导国王,不预国政。遇有诸侯王不法,须谏诤或向朝廷举奏。秩二千石。成帝时去“太”字,称“傅”或“王傅”。


1、辅佐国君的官,为三公之一。位在太师下太保上。周朝始设此官,《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又说:“傅相天子。”春秋时晋设此官,掌辅佐国君,执掌军政。汉高后元年设太傅,与太师太保合称三公。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傅》、《通典·职官二·太傅》。明初为辅佐之官。

2、为重臣之首,位在三公之上。西汉哀帝元寿二年置,位在三公上。东汉每一帝即位都设太傅,总领尚书事,参与朝政,相当宰相。太傅与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合称五府。见《通典·职官十二·太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傅》、《后汉书·百官一·太傅》。新莽时位列四辅,名为师傅,地位尊崇,但无实权。见《汉书·王莽传》。魏晋沿置,位上公,在三之上,一品;两晋时常与太宰太保并掌朝政,为宰相之任。北宋徽宗政和二年改号三公,成为真正的宰相。明初也曾为皇帝的辅佐之臣,其权甚重。以后渐为虚衔。

3、辅佐太子的官,为太子太傅的省称。

4、赠官加衔。南朝时太傅多用作赠官,名义尊崇而实无职事,多用以安置元老勋臣。隋初复号三公,但无职事,只与皇帝坐而论道。明朝后期与清朝,太傅作为赠官加衔,没有实际职事,正一品。见《历代职官表·师傅保加衔》。

词语分解

历史官职推荐:司阍郎

阶官名。金朝置,为内侍阶官,属二十五阶之第二十二阶,秩正九品上。元朝沿置,属十四阶第十二阶,从七品。 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内侍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从九品上,称司阍郎。掌把守宫殿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太傅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官职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