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院

历史事件

资政院怎么写好看

资政院怎么写好看

清政府在“预备立宪”中设置的中央咨议机构。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开始“预备立宪”,次年9月(八月)谕令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任命溥伦、孙家鼐为资政院总裁,主持筹备。1909年(宣统元年) 7月(六月)资政院奏拟院章,规定议员二百名,分钦选和民选两种,各占半数。钦选议员包括王公世爵、宗室觉罗、各部院衙门七品以上官员、硕学通儒和多额纳税者;民选议员由各省咨议局推选,总裁则从王公大臣中6*特旨简充。章程规定资政院不得参议宪法,只能参议预算、决算、税法、公债、新定法律及其修改和奉特旨交议等事项。对其议决案政府可持异议,提交资政院复议,如仍持议,则资政院总裁与军机大臣或部院大臣同时分别具奏,请旨裁夺。资政院的议决案还必须由总裁会同有关行政大臣具奏请旨,不能单独具奏。可见,资政院不同于资产阶级议会,没有一般议会所具有的独立的立法权,也起不到监督行政的作用,只不过是清政府御用的咨议机构。1910年10月(宣统二年九月)资政院在北京正式成立。由于民选议员多为立宪派,所以资政院曾通过了请速开国会的议案,并被用作合法讲坛批评过朝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清帝退位后,资政院也随之解散。

词语分解

  • 资政院的解释 清 末所设的中央谘议机关。由皇帝指派及各省谘议局选举议员。于1910年10月正式开院。辛亥革命时,资政院推举 袁世凯 为内阁总理,不久即解散。 郑观应 上摄政王请速行立宪书:“惟议员虽出自公举,而人才必须由资政院选定。”
  • 资政的解释 1.帮助治理国政。 唐 道宣 叙元魏太武废佛法事:“帝讳 燾 ,以 明元帝 泰常 八年即位,时年八岁,尚在幼冲,资政所由,唯恃台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有资政新篇。2.官职名。 宋 代置 资政殿 大学士,授予罢政的宰相或其他大臣。简称“资政”。3.官职名。 金 置资政大夫一职,系正三品的文散官。 元 改为正二品。 明 清 皆因之。4.官职名。 民国 时期,总统府亦置资政若干人,由总统选聘
  • 院的字典解释 院 yuàn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院子

历史事件推荐:民政部

清末官署名。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由巡警部改设,主官为尚书、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承政总务、参议议订法令章程两厅及民治地方行政、警政、疆里、营缮、卫生五司。所属还有内城巡警总厅、外城巡警总厅、教养局、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资政院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事件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