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学士

历史知识

翰林学士怎么写好看

翰林学士怎么写好看

官名。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由翰林供奉改名,选任有文学才能的朝臣,置于学士院,入直内廷,以备随时宣召,撰拟文字。初为文学侍臣,后渐成定制,凡任免将相、册立太子、号令征伐、宣布大赦等机要内命,皆由其草诏,用白麻书写,其颁布不经政事堂,称为内制,分中书省出令之权,掌制诰之中书舍人则称外制。当时仅为职衔,无阶品俸禄,无官属员,一般置六人,由他官兼任,自诸部尚书、丞、郎至校书郎、京畿县尉皆得与选。选用甚重,礼遇甚亲,班次依其本官,内宴则居丞相之下。德宗以后,内参命,成为皇帝最亲近之顾问兼秘书官,职权益重,号称内相,升迁极易,宰相出此途者甚众。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罢其职归中书舍人,旋复置。宋代沿置,仍掌撰拟重大机要诏旨,加知制诰衔,称内制,隶翰林学士院。员六人,但常不满员。淳化二年(991)始兼领,其后三班院、审官院、审刑院、通进银台司、在京诸司库务、群牧使、三司使等常由其兼,三省、六部及诸省、寺、监亦多由其兼,或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除任三司使、权知开封府者外,兼领他职时仍轮流入院草制,多自中书舍人院知制诰依次递补,由皇帝亲自任命。他官初入院者称直学士院,资历深者始正式除授。元丰改制后,成为正员官,置二员,正三品,号称内相,为擢任宰执的主要人选。南宋时以其官高,多不除授,而以中书舍人兼掌内制。辽代为南面朝官,隶翰林院西夏、金隶翰林学士院,金代正三品,应奉文字时加知制诰衔,掌撰拟诏命。元代分别置于翰林国史院、蒙古翰林院,员皆二人,正二品。朱元璋吴元年(1367)置一员,正三品,为翰林院长官。明洪武二年(1369)增设翰林学士承旨居其上,遂降为从三品。十四年革承旨,复为翰林院长官,正五品。掌制诰、修史、文翰之事,参议政事、礼制,备皇帝顾问,教习庶吉士。拟诏之职移归内阁,权任转轻。诸部尚书由翰林出身者,则兼翰林学士衔。清代罢,唯特派大臣为翰林院掌院学士。光绪二十九年(1903)省詹事府,遂复置,以为翰林侍读学士升迁之阶,无实职,满、汉各一员,正三品。

词语分解

  • 翰林的解释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翰林天台陶先生。——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 学士的解释 1 ∶学位的一种,通常是初级或最低级学位文学士2 ∶古代在国学读书的学生

历史知识推荐:元稹

779—831 唐河南洛阳人,字微之,别字威明。北魏拓跋元氏后裔。生于万年今属陕西,九岁能赋诗文。贞元九年793以明经擢第。十九年,中书判拔萃科。后应制举,历校书郎、左拾遗、监察御史。曾上疏论谏,分司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翰林学士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知识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