捺钵

历史知识

捺钵怎么写好看

捺钵怎么写好看

又译纳钵、刺钵、纳宝。辽、金、元皇帝外出渔猎的驻所。辽皇帝四时外出渔猎,设立的行帐称为捺钵。宋人记载译为“行在”。《辽史》译为“行营”。圣宗以后,逐渐形成定制:春捺钵在长春州鱼儿泊捕鹅,在鸳鸯泺或混同江钩鱼;夏捺钵在永安山或炭山鹰;秋捺钵在庆州伏虎林射鹿;冬捺钵在永州广平淀猎虎。皇帝出猎时,丹官员和部分汉人官员随行。夏季和冬季并在捺钵与契丹人、汉人大臣会议国事。金代也有捺钵制度,《金史》译为“行宫”。熙宗时在混同江、临潢好水川及撒里乃等地建行宫。海陵王迁都中都后,在大房山建行宫,在良乡等地射猎。蒙古和元代皇帝在北方驻冬或驻夏的行宫,有时也被称为刺钵或纳宝。

词语分解

  • 捺钵的解释 契丹语。相当于汉语的“行在”。 辽 主的行营。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六:“北人谓住坐处曰捺鉢……是 契丹 家语,犹言行在也。” 宋 王易 重编燕北录:“所谓捺鉢者,戎主所至处也。”辽史·营卫志中:“ 辽国 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嵗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鉢。”辽诗纪事·懿德皇后引回心院诗注:“君臣尚猎,故有四时捺鉢。”
  • 捺的字典解释 捺 nà 用手按,抑制:按捺
  • 钵的字典解释 钵 (鉢) bō 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的器具:钵子

历史知识推荐:司辰

官名。隋初于右武候府置,凡四人,正九品下,掌漏刻之事。大业初,改隶太史曹,更名司辰师。唐贞观元年627复置,员十九人,正九品下。乾元元年758加号五官司辰,置十五人,正九品上,为司天台属官。宋代仅存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捺钵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知识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