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索

历史知识

溜索怎么写好看

溜索怎么写好看

又名溜壳桥、溜筒桥或称悬筒渡索。即绳渡。分布在西南藏、彝、羌等民族地区的一种古老渡河设施。索桥最早形制分单索、双索两种。溜索方法分平溜、陡溜。仅用一根或两根直径10厘米左右的竹缆,取倾斜之势,横跨于急流山涧之两岸。竹缆上套长约尺许的木筒一节,称为溜壳。渡者以皮带或麻绳紧束腰间,身体挂在溜壳上,手拉足推,随溜壳滑越而过。溜索不仅渡人,还可运货或载牲畜。最早者为《后汉书》中所称“跨涉悬度”,唐有独孤及《笮桥赞》对溜索桥的文学描述。

词语分解

  • 溜索的解释 用青竹扭成的粗绳系在河的两岸以代桥梁。 孟食棋 在原始森林里勘测:“河上面没有桥,只有一根手腕粗的、用青竹编就的绳子,紧绷绷的拉在河的上空……这种桥,就叫溜索,有人把它叫‘索桥’。”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你卷起漫天风雪将我遮掩,有你那悬崖险峰天梯溜索。”
  • 溜的字典解释 溜 liū 滑行,(往下)滑:溜冰
  • 索的字典解释 索 suǒ 大绳子或大链子:索子

历史知识推荐:呼图克图

一作胡土克图。蒙古语,原意为福禄。藏语称朱必古。清代专用为藏族、蒙古族地区藏传佛教大活6*佛的封号。凡属这一级的活6*佛,均载于理藩院册籍,每代“转世”必经中央政府予以承认和加封。乾隆以后,“转世”须经清廷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溜索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知识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