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籴

历史知识

和籴怎么写好看

和籴怎么写好看

古代指官府出钱向民间购买粮食及其他实物。始于北魏。《书·食货志》,明帝神龟、正光年间,“令番戍之兵,营起屯田,又收内兵资与民和籴,积为边备。”其后变和籴为强征。北魏末年,梁州之兵粮和籴,和籴者无不获厚利。东魏天平年间,且置和籴大使掌其事。唐贞观后,内地及西北边州皆已推行,往往抑价派购。安史之乱后,中残破,府库耗竭而军需、官用继增,积弊尤甚。贞元以降,朝廷虽屡诏于时价外加估,预付其值,但多不能实现。且常赊买欠负,不给分文,或以杂色缎匹支付搪塞,或虽给时价而官吏、豪富互相勾结,从中渔利,敲诈勒索,成为一种变相赋税。以至村闾之家,“所失过半”,“实不堪命”。白居易《论和籴状》痛其弊,称:“凡曰和籴,则官出钱,人出谷,两和商量,然后交易”,实则配户督限,“蹙迫鞭挞,甚于税赋。号为和籴,其实害民”。宋初,特指现金收籴,后则泛指各种形式的市籴。北宋末,则成为强制的敷配科索。南宋国用边饷,更加仰赖和籴。朝廷以定数责之州县,州县责之民户,强行抑配征购。所降籴本,层层克减,往往十不支一二,且以关子、会子或空名告身、度牒充折,成为民间的苛重负担。辽代沿边诸州设有和籴仓。金代和籴亦常有强行抑配之举,低价甚至不给价。宣宗南迁后,经费困难,和籴更重,以至民间弃业流亡者多。元代和籴项目除粮食外,还有草料。和籴粮食付给钱钞或盐引,用来供应上都、和林地区,以及备荒之用。每年所收粮食达数十万石。和籴草料主要在大都周围地区,每岁收草八百万束。

词语分解

  • 和籴的解释 古时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始于 北魏 。魏书·食货志:“又收内郡兵资与民和糴,积为边备。”新唐书·宦者传上·高力士:“和糴不止,则私藏竭,逐末者众。”中州集卷七引 金 李节 诗:“棓头打出和糴米,丁口签来自愿军。”
  • 和的字典解释 和 hé 相安,谐调:和美
  • 籴的字典解释 籴 (糴) dí 买进粮食,与“粜”相对:籴米

历史知识推荐:五谷

谷榖 五种粮食作物的总称,始见于周礼。古文献记载不一:1麻、黍、稷、麦、豆;2稻、黍、稷、麦、菽;3稻、稷、麦、豆、麻;4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等;也有泛指粮食作物的。大致反映某个时代、某个地区的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和籴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知识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