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院有新罗罗汉,堂中法鼓特大

苏辙再游庐山三首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苏辙的《再游庐山三首》

全文:
当年五月访庐山,山翠溪声寝食间。
藤杖复随春色到,寒泉顿与客心闲。
岩头悬布煎茶足,峡口惊雷泛叶悭。
待得前村新雨遍,扁舟应逐好风还。
忆自栖贤夜入城,道边兰若一僧迎。
偶然不到终遗恨,特地来游慰昔情。
海外声闻安至此,堂中天鼓为谁鸣。
匆匆复向深山去,一盏醍醐饱粟罂。
〈罗汉院有新罗罗汉,堂中法鼓特大
〉此山岩谷不知重,赤眼浮图自一峰。
芒屩随僧践黄叶,晓光消雪堕长松。
石泉试饮先师锡,午饭归寻下寺钟。
胜处转多浑恐忘,出山惟见白云浓。

苏辙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苏辙罗汉院有新罗罗汉,堂中法鼓特大书法作品欣赏
罗汉院有新罗罗汉,堂中法鼓特大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罗汉

(1) 佛教称断绝一切欲念,解脱一切烦恼的僧人;已达到涅槃的佛教和尚(阿罗汉之省,梵 arhat)

(2) 指矮胖、腰围粗而神态庄严的人

罗罗

(1).疏朗放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司马太傅 为二 王 目曰:‘ 孝伯 亭亭直上, 阿大 罗罗清疎。’” 刘孝标 注:“ 恭 ,正亮沉烈; 忱 ,通朗诞放。”

(2).谓疏朗清晰。 清 朱彝尊 《疏影·黄梅花》词:“横斜满院,见蜂鬚乱叠,鶯羽新剪,冷缀苔枝,疎影罗罗。”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三章:“大纲细目,罗罗清疏,可说对于文体的辨析,基本上确定了基础了。”

(3).传说的兽名。《山海经·海外北经》:“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 袁珂 校注引 吴任臣 曰:“《駢雅》曰:‘青虎谓之罗罗。’今 云南 蛮人呼虎亦为罗罗,见《天中记》。”

(4).鸟名。《山海经·西山经》:“西三百五十里,曰 莱山 ,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郭璞 注:“罗罗之鸟,所未详也。”

(5).彝族的旧称。 元 代在今 四川 西昌 地区及 大凉山 一带设立“罗罗斯宣慰司”。

中法

(1).合法。《商君书·君臣》:“故明主慎法制,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2).犯法。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一·难荫异典》:“ 直 抚尚书 王登联 中法死。”

苏辙名句,再游庐山三首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